1.八十年代高考考上县电大难吗

2.1980年高考年龄限制

3.八十年代怎么顶替别人上大学

4.高加林复读为什么没考上大学

八十年代高考预考淘汰率_八十年代的高考预考

80年代的大学生和现在的大学生相比,他们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他们那个时代没有这么多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和电子设备。其他方面还是大同小异的。比如说那个时代并没有手机电脑可以玩。所以到时再当大学生要想查点资料是非常困难的,他们只能通过书籍,图书馆和老师。学习条件上,虽然比不过今天,但是他们的学习热情却非常的高。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思想比比较单纯正直。这也是那个时代思想特征。另外在课余生活方面也非常的不一样,我们现在的学生往往会选择玩手机,玩电脑,一些电子竞技的方式来自己。而那时候男孩子的游戏基本上就是打球和一些比较正能量的游戏。当然,哪个时代都有一些孩子年轻气盛,他们也存在打架斗殴的现象。也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产生。

八十年代高考考上县电大难吗

? 看了路遥的《人生》让我感觉到人的一生真得要靠自己努力,但有时你自己再努力也没有人家的起点高。家庭背景有时左右你的人生,自己的努力也能改变人生,别人的一个档子也可以改变你的人生,甚至别人的一句话也能使你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人生有时会一帆风顺,人生有时会血雨腥风,时代可以改变你的人生,社会可以改变你的人生,家庭可以改变你的人生,知识可以改变你的人生,贵人可以改变你的人生,小人也可以改变你的人生。人生往往难以预料。有的人一出生,就有美好的人生,有的人一来到世间,就可能面对曲折的人生。人生有千万种,但说到底,最能把握人生的还是自己。但有时自己又身不由己。靠天,靠地,靠别人,最后都不如靠自己。

? 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真的是瞬息几变,如果没有大队书记髙明楼的不地道,高加林好好当他的民办教师,也许他的人生就可以顺着这条道一真走下去,直到转为正式老师,桃李满天下,不显山,不显水,终老一生。

如果他被书记的儿子顶替以后,在家安心当他的农民,娶了巧珍幸福美满也可以在他自己的小山村度过平淡的一生。说不定也可能成为农村地里一把好手。老婆孩子热炕头。但欲望(也可以说是理想)让他根本不安心在农村的土地上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干一辈子,所以一旦有了机会他就会放弃自己的真爱而另寻新欢。他心里憧憬着自己到大城市里以后的真正的、自己向往的、也是自己非常期待的可以实现自身价值的人生。因为他夺人之爱,所以克南妈妈的一封举报信,让他的美好一切都成了泡影,他的所谓的理想也像空中美丽的肥皂泡一样瞬间破裂,更像雨后彩虹刚一出现在天空还没来得及闪现风就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随后他又回到自己的家,又回到那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上,而他的真爱巧珍也在他被抛弃后的第一时间快速的闪婚,没有给高加林留一点余地。所以回家后的高加林真的已经是一无所有,工作没了,真爱没有,新欢也没了......这一切的一切都像是一场梦。梦醒时分才是真正的现实生活。

? 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不一样的人生,但人生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有时因为一时错误,有时因为一小步,会让你付出一生的努力去改变。我也有部分类似高加林一样的人生,高中后也没有考上大学,本来八十年代那时考大学都先预考的,一个班五十八个人,结果只预选上四个人,而这四个人当中就有我。只是预选后,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放松了学习,在正式高考后竟然没有考上大学。而由于自己性格内向,又不好意思再回校复读怕见到自己的老师,所以就回到了家乡,只是我的家乡是平原,而高加林的家乡是黄土高坡,但农村的生活却和他的家乡差不多,生活也极其艰难,我还有一个较之他优越一点的条件,那就是我的爸爸是军人,后来转业到地方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家里就有了经济来源。但即使这样,家庭的生活也没有脱离那种困难的境况。我在家干了一年的农活,就外出打工了,通过努力也转正了,又通过自己的奋斗也把在家务农的妻子安排了工作。但这一些对我来说,仍然心有不甘,因为我高考落榜的时候,有好几个同学要我去复读,可我没有去。又有几个同学让我去外地参加高考(现在叫高考移民)因为家庭困难没有路费及其它费用,也没有去,最后有人劝我去当兵,可是因为体检的那天正好家里的自留地耕种,所以又没有去。 一次次的机会都让我失去,所以才让我的人生一直暗淡无光,生活平淡的没有一点涟漪,到头来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而已,而其它没有预选的五十四个同学,经过努力复读最后竟然考上了四十三个(大专及高中中专),而我却因为一时放弃,就成了一名最普通的工人。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到来,九六年企业改制,一下子都成了下岗工人(其实是下岗)既没有失业救济金,也没有其它的补贴,单位只是硬性地让员工各自回各家了。这一点和最后的高加林回到故乡是一样的。但人永远不会被打倒,后来我又再就业(也就是外出打工),这样说可能比较好听一点,去的地方是国营的一个单位,一个省铁路局组建的物流公司,我做收发工作,虽说是做收发工作,但还兼职着当仓库管理员,别人干过工作后就可以下班了,而我仍要继续工作,把当天所有进出的货物都要登记在台账上,然后再输入电脑。这样才算完成了一天的工作。

我所在这个物流公司,说白了就是铁路部门为了照顾即将退休的内部职工而设立的。他们铁路局的员工每两天上一次班,工资奖金照拿,而我及和我一样的临时人员除了干最苦、最累的活以外,每个月要比正式员工多上一百多个小时。没有社保,连工作餐也没有,工资比他们少一倍,任何待遇都没有,铁路局为了摔包袱就把收发室这几个人外包,这样一来他们就把全部的责任都推的一干二净。《劳动法》对他们似乎不起作用,我们起早贪黑每个月都工作三百五十个小时左右。

? 累是累了点,不管怎么说,这一点比高加林还强一些,毕竟有了一份在城市里的工作,虽然每天都腰酸腿痛,但心里仍然对生活充满希望,最起码每个月可以领到三千多元的工资,可以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唯一希望的就是身体不要出现问题,不然不但不能正常上班,就是看病也没有医保,真的是病不起。所以工作虽累,但只要身体健康就比什么都好。

? 如果当初继续复读,如果当初外出当高考移民,如果当初去当兵(那时的成绩考军校是100%的把握),一切都可能不是这样的结果,可是这一切都没有做,所以人生的道路才一直向着下坡的方向延伸。但我坚信,过了这一段下坡路,应该有一段顺坡的路了,人生不可能永远是上坡路,正你股票曲线图一样,有谷底就会有高峰点。

? 虽然前期的人生之路没有把握好,我想在以后的人生路上,继续努力,把自己的后半生过得更加有意义,更加的有成就。做一个大器晚成之人,目前我正在这方面努力,希望十年后的我能凤凰涅槃得以重生。也希望生活中的高加林能和我一样,抛弃一切埋怨,努力掌控好自己的人生航船,什么时候都要坚信,只有努力向前,才能离目标更近。

1980年高考年龄限制

年,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本科+专科)人数为28.7万。考虑到那些人中大专生比例较大,当年的本科生毕业生人数预计不会超过10万。

而在2020年,985院校本科招生人数在18万人左右。

如仅从难度上说,目前的考985的难度还不如当年考个普通本科。即便你考上了中上游985,在当年也就是能考个普通本科而已。所以,目前农村里老一辈的人常常会认为“村子里出个大同学不容易”就是从那个时候形成的观念。你也能够去问一问认识的农村人,看看村子里每年能考出几个985大同学——那基本上就是当年能考上本科人的人数。

你明白了这个数字的差异,也就知道 许多人对个别现象的批判并不能根本站住脚。比如有些人说,80年代硕士就能留985,目前博士都要非升即走。然而,看看刚才的人数对比,你就能知道在80年代能考上目前的985再读硕留校,难度绝对堪比今日考上TOP5本科再加海外TOP20名校硕博。

你能够说当年留校的那批教师水平比目前的博士差 许多 许多,但要是由此认为当年考上名校然后留校太轻松,那可就真的是低估了当年的高考难度了。

至于这些“80年代的本科生享受尽了时代红利bulabula”的说法,也是完全没有意识到80年代仅有前1%的人才有资格成为本科生!而在今日,如你能考到前1%,能上什么学校呢? 那样,目前的问题是,你能考上电子科技大学吗?

如你考不上,那你在80年代连个本科都上不了。

当然,反过来讲,如有人因此说当年的中专生、专科生比今日的985还要厉害,那也是扯淡。当年中国的教育非常有限,中专生能得到的教育就更有限。那个时代上大学很难,不代表那个时代的大学的教学质量和科研实力就比今日更好。这就好比你不能因为在80年代仅有极少数人买得起电脑,你就说80年代的电脑运算能力吊打今日的电脑一样。

最后,如要对当年的高考难度有一个恰当的理解的话,那当年的高考其实类似于今日的公务员考试。2020年我国公务员的招考人数(省考人数)大概也就是10万多,跟当年的本科生人数大致相当。目前你认为省考和国考上岸有多难,当年的人也就认为高考有多难。

八十年代怎么顶替别人上大学

年龄限制是不超过二十五岁。

在2001年改革以前是对考生有年龄限制的:教育部对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有规定,报名年龄不超过25岁且未婚。

2001年,教育部对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条件进一步放宽。取消了普通高考报名年龄不超过25岁、未婚的限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也不再限报高等职业学校,也可报考普通高校。

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高考

17、18年,规定高考报考年龄不超过25岁,部分放宽到30岁。但从入学之后新生的年龄差来看,参加考试的考生年龄差异很大。为了尽可能让“老三届”考生有更多机会,实际报考中超过30岁的考生大有人在。

直到1980年以后,“25岁以下”和“未婚”的限制条件才逐渐在高考报名环节被长期执行。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2001年,这两个限制条件被取消,高考成为“终身教育考试”。

考试题型有变。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高考中大部分用记忆类题型和填充题型。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语科目开始引入标准化考试,出现选择题,后来运用到所有学科。

高加林复读为什么没考上大学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1、高考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教育制度,旨在选拔出具有潜力和素质的学生,为国家培养人才。高考制度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根据考生的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和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和选拔人才的一项制度。

2、因此,不存在顶替别人上大学的情况。高考是一项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制度,每个考生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顶替别人上大学是一种违法行为,它不仅侵犯了其他人的权利,而且也破坏了教育公平和公正。

八十年代的高考情况

1、八十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教育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八十年代的高考情况:

2、八十年代高考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科目。与现在不同的是,当时的考试内容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而且由于科技水平有限,考试形式以笔试为主,口试和面试等形式尚未普及。

3、八十年代高考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用闭卷考试形式,总分为710分。其中,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的总分为400分,政治、物理和化学三科的总分为200分,生物和历史两科的总分为110分。

4、此外,还有体育与健康和基本能力测试两个科目,总分为100分。在录取方式上,当时实行“裸分”录取制度,即所有考生按照总成绩进行排名,根据排名顺序逐一录取。这种录取方式较为单一,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尚未展开。

5、由于当时中国的教育体制刚刚改革,教育有限,许多考生都来自普通家庭,缺乏良好的教育和背景。因此,高考成为他们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在竞争程度上,由于当时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众多,而高校招生名额有限,竞争非常激烈。

6、在八十年代,由于高考的重要性,考生们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纷纷参加各种形式的考试辅导班。此外,书店和图书馆里也有大量高考资料出售。这些资料主要涵盖了各科目考试的要点、题库和模拟试题等,成为考生们备考的重要参考。

高加林本来是想重考的,成绩还不错。然而,的母亲倒下了,导致高加林无法复读。

此片段出自电视剧《人生之路》讲述了生活在陕北高家村的青年高加林为了改变命运,努力奋发图强,历经世事变迁和命运接二连三的考验后,在时代的浪潮中谱写平凡人不平凡人生的故事。

高加林是高家沟里的秀才,出了名的学习好,他的愿望就是考上大学,走出山沟沟。高中预考,高加林的成绩是他们县里的第一名。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高加林所在的县已经连续五年没有人考上大学了,哪怕是一个专科生都没有出过。

换句话说就是,高加林所在县的高考升学率是零。正因为这样,县里的领导对高考尤为重视,尤其是新到任的秦县长,他上任后第一抓的就是高考工作。在预考结束后,秦县长还特意和排名前十的学生见面,并亲自出钱给每个学生都买了一个暖水瓶,以示鼓励。

高加林有个好兄弟,名叫高双星。两个人是一个村子的,也是一个班级的,上学、放学、吃饭、看书都在一起,甚至连高考报志愿都一样。高双星的爸爸高明楼是村支书,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他管。这一天,邮递员把一封高加林的信交给了高明楼,让他转送一下。

因为是高考结束,高明楼就动了歪心眼,他在没人的地方把信打开了。看到里面是录取通知书后,高明楼犹豫了一下,然后就找到县教育局的马股长,接着高双星就顶替了高加林,去上海读大学了。那么问题就来了,前面说过了,这个县已经连续五年没有一个人考上大学了,从县长到县教育局,再到学校,都很重视这次高考。

《人生之路》的启示

作者出生60年代初,虽然没有读过高中,没有高加林参加高考被人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伤心事,高加林靠写文章,从农民成为县通讯组记者,笔者80年代靠写文章,从农民成为公社邮电所邮递员,高加林到大上海成为一名记者、作家,笔者到大郑州成为记者、摄影师,高加林娶个多才多艺的黄亚萍,笔者娶了个和刘巧珍一样心地善良的村姑。

通过电视剧《人生之路》让我们看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年代,中国农村青年为了改变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为了改善一穷二白的家庭贫困面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纷纷走出家门到经济发达地区拼搏,从农民变市民,成为回报家乡,改变家乡面貌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