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让高考历史在困境中寻求发展

2.近五年新课标高考文综历史答题趋向

3.2012历史高考新课标全国卷

如何让高考历史在困境中寻求发展

15年历史高考真题解析-2015高考历史41题

在历史高考试题中,大多提供新材料作为设问背景,因此,解读历史材料,学会提取有效信息,这是考生所应具备的重要的基本功。本文立意在于探寻解读历史材料的正确方法,帮助考生提升解题能力。

一、考纲要求

考纲所规定的四种能力中,第一种能力是获取和解读信息,具体包括以下三点:(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2)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地解读。

二、什么是 “解读历史材料”和“有效信息”

根据考纲的要求,我们得先弄明白以下两个问题。

1.何谓“解读历史材料”

所谓“解读”,一般包括以下三层含义:(1)阅读、解释;(2)分析、研究;(3)理解、体会。由此可知,解读历史材料,就是要对历史材料进行阅读解释,并通过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得出结论和认识。解读历史材料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解释材料,即材料说明的历史信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史”;第二个层面是这些信息所反映的历史问题、所得出的认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论”。

2.何谓“有效信息”

所谓“有效信息”,就是指蕴涵在材料中的、对试题的设问具有针对性、对解答问题具有实用性的信息。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材料中所反映的基本史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以及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这些信息我们一般可以直接从材料的出处、注释、内容中获取;二是材料中所反映的作者的观点主张、历史发展规律等,这需要我们通过对材料进行解析而获得。

三、历史材料解读的具体内容

解读历史材料,具体来讲,主要是解读出以下这些内容。

1.读懂历史语境,探明原意。所谓“历史语境”,是指与该材料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各种史学信息及历史背景的总和。只有把具体材料置于一定的历史语境中进行分析,才能真正理解材料的原意(本意)。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Ⅱ卷第41题,材料提供了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以及白金汉宫和唐宁街10号(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的,其历史语境为清朝中国君主专制和18世纪中期至今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弄明白了这些内容,就能较好地理解材料中这两幅的意思。

2.概括文字、解释历史材料字面含义。就是把材料的全部字面含义用文字表达出来,而不仅仅是从材料中摘取可以利用的信息。如2013年天津卷历史部分第4题,求答项“结尾的简短一章”,即要求解释材料的字面含义。再如2013年江苏地理卷第3题,即要求考生解释材料中“违制”的含义。

3.分析材料所反映出的规律性知识。历史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不仅仅是历史、历史现象的基本情况,还包括这些历史和历史现象所发生的原因、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特点(特征)、历史意义(影响)以及历史认识和启示。如2013年山东文综卷第28题(1)小问,“据表1,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即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中所反映出的历史特点。

4.要深入理解史料信息的本质。历史材料所表述的内容可能只涉及历史现象的表面,我们应透过材料信息的现象,从深层次上进行认识,认清历史现象所反映的本质。

5.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甄别取舍。在材料中,可能有一些与题目要求无关、没有价值的文字。因而我们必须对材料所反映的信息进行取舍,把无关的、无效的东西删除,保存有价值的信息,或把繁杂的内容加以精炼,选取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如非选择题中常见的设问“依据材料……概括……”

四、正确解读历史材料的方法

1.仔细审读题干设问,寻求思考的维度。在解读材料前,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仔细审读题干设问。一般来说,命题者会根据材料设置问题,如设问中常见的“依据材料……”“指出、概括、分析”“特点、变化、原因、影响”,这些试题中的设问就为解读材料确定了方向,使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依据设问来确定哪些材料是有用的,从而提取出对解答问题有用的信息。理解了题干内容与要求,思考问题的方向和维度就凸显出来了。如有些设问是根据材料得出结论,在解读材料时,就不能仅仅是对材料内容进行简单概括,也不能仅仅是提取材料的局部信息,而必须通过对材料的宏观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认识,得出历史结论。如果对设问的要求解读不明确,就会使解题不到位。

2.认真研读材料,读懂材料意思。在阅读材料时,不仅要读正文,还要注意提示性文字(多在材料的开头)和材料出处(多注在材料末尾),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应给予重视。在解读材料信息时,首先弄清楚材料中涉及的时间、人物、地点、。然后,用符号(直线或曲线)圈点出关键词句,借助标点符号(特别是分号和句号)划分层次,理解各层次的含义和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各段侧重点是什么,作者对所持的态度,材料反映的作者的立场、观点等。如2012年北京文综卷第37题,材料四文字量约245个字,但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宪法”“总统”“国会”,就可以知道该材料所要反映的核心问题是三权分立问题,这样,思考问题的方向就应该围绕三权分立展开,然后再寻找相关有效信息进行说明,解答问题就容易了。

3.分析材料间的相互联系,确定材料所体现的主题。历史材料的组合是有一定的逻辑性的,根据命题的思维过程,命题者在命制材料题时,会先确定命题主题,然后再去选取材料。这样,每一道材料题都会有一个主题,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题的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它们也是围绕一个主题而设计的。试题所引用的几段材料或图文之间联系紧密,会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事实的本质,共同说明一个历史问题。找出了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确认材料间的相互关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解读材料时,我们不仅要认真读懂每一则材料的内容,同时又要注意其内在联系,切不可把它们割裂开来。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I卷第40题,材料一叙述了汉代丝绸之路、宋代指南针、清取“海禁”方法,材料二叙述了中国近代对外贸易、洋务派创办的轮船相关企业、发展海洋渔业等,由此可知,两则材料都是围绕对海洋的利用来选材,其主题也就明了了。

4.寻找材料与所学知识的关联点。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不管多新,材料内容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我们在解读材料时,一定要边读材料,边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有意识地、主动地联系所学知识,建立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的内在关联。依照材料与教材的关系,可以把材料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材料源于教材,依托于教材,二者具有一致性和相辅相成性。要处理好材料,必须把材料同教材的内容相联系,把材料的观点和教材的观点结合起来。第二类是材料虽然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这类材料打破了教材的束缚,提供了新的材料,让考生在全新的情境下进行历史思维活动,这类材料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拓展,要处理好这类材料题,必须依照材料的内容进行解读。此类题的设问结构一般是“根据材料,指出(或比较材料、概括、归纳)情况、分析原因、影响等”或“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比较材料、概括、归纳等)”。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中的史实、结论相对照,确认材料信息与课本内容的关联点,再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与课本知识进行迁移,有助于考生理解材料信息,通过归纳推断形成正确的历史结论。

5.运用历史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来处理信息。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材料,是特定历史时期留下来的历史资料,肯定会受到时代、阶级的影响。我们在解读材料时必须去伪存真,按照马克思主义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进行辨析。第一,要用辩证的观念去运用材料信息、评价历史。第二,要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看待材料信息,看到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第三,利用材料信息评价历史时,要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认识。我们只有用科学的历史观来对待材料信息,才能形成对历史和人物的正确认识。如2013年安徽文综卷第37题(3)小问,“对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妇女地位分别进行辩证解读”,就是要求我们从积极性与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近五年新课标高考文综历史答题趋向

答:答题趋向:近年来新课标历史卷命题越来越科学,从题型上来看,主要由材料题组成,无论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基本都以材料的形式出现;从题型分布上来看,经济史比重越来越大,文化史比重比较稳定,相对比重也较小。答题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对材料进行认真的解读,掌握了材料的解读方法,也就抓住了高考历史的命脉了。

41题答案一:赞成该模式。中国近代的历史本就是一部被动屈辱的历史,自从明清闭关锁国之后,中国应对外来文化的反应都是消极被动的,这也造就 了这种惯性,使得近代面对西方的冲击时也表现得被动,呈现出一种:“冲击——反应”的模式。具体表现如下:①战争之后,列强打开了中国紧闭的大门,面对这种冲击,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开始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学习历程,再第二次战争之后,列强对华的侵略进一步加深,更进步一步刺激了国人图强救国的决心,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官僚地主开始了“中体西用”的探索过程,但这两个阶段仅仅停留在学习西方技术的层面上;②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灌粉中国的狂潮,再这一刺激下,资产阶级改良派推动了戊戌变法,企图是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最终失败,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加深,为了改变这一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到了多次武装起义,最终在辛亥革命时推翻清,但仍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这一时期面对列强的入侵,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的历程;③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的统治,但之后中国又陷入北洋军阀的统治,社会性质仍未改变,为了完成最终的变革,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最深刻的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学文化,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领导了,宣传民主与科学,并宣传马克思主义,使得国人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从以上阶段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所做出的反应都是在上到外来的刺激下完成的,因此,“冲击——反应”的模式是很适合解释中国近代的发展的历程的。

答案二:反对。可从洋务运动、百日维新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三者的阶级属性、经济基础变化出发,突出强调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

答案三:认为有一定道理,但极不准确也不全面。从外因角度予以肯定,从内因角度予以否定。

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2历史高考新课标全国卷

2012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卷第41题,历史题 答案是略 求高手作答

新课标文综41题为评述题,这样的题历来没有标准答案,只是根据材料的意思自己去体验。明确提出论点 然后在材料和课本里找论据。对于开放性的材料型问答题,其实不论赞同哪一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答题时,只要选取一种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按要求回答即可。

我考试时,是结合和中国的反应来作答的,因为从这样下手比较容易。可以结合晚清中国的几次探索,答出其意义,并结合材料,对其进行概括性总结,最后点题。今年的评述题比去年的西方崛起好答多了,应该没什么问题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包括哪些题型

就非选择题部分来说,根据设问方向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八大类: (1)内容、措施类,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第(2)问“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等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2)背景、原因类,如2012年北京卷第37题第(1)问“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 (3)比较类,如2012年山东卷第28题第(2)问“指出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4)影响、意义类,如2012年天津卷第13题第(2)问“分析开埠通商对天津发展的意义”。 (5)评价、评述类,2012年浙江卷第39题第(1)问“评述西方大国的宪法”。

(6)特点类,如2011年安徽卷第35题第(1)问“概括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 (7)启示、认识类,如2012年山东卷第29题第(3)问“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

(8)开放探究类,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明确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的基本结构,可以帮助同学们把握基本的解题方向,在平常备考复习中培养相关的能力,对迎战高考有事半功倍之效。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包括哪些题型

就非选择题部分来说,根据设问方向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八大类:

(1)内容、措施类,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第(2)问“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等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2)背景、原因类,如2012年北京卷第37题第(1)问“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

(3)比较类,如2012年山东卷第28题第(2)问“指出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4)影响、意义类,如2012年天津卷第13题第(2)问“分析开埠通商对天津发展的意义”。

(5)评价、评述类,2012年浙江卷第39题第(1)问“评述西方大国的宪法”。

(6)特点类,如2011年安徽卷第35题第(1)问“概括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

(7)启示、认识类,如2012年山东卷第29题第(3)问“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

(8)开放探究类,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明确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的基本结构,可以帮助同学们把握基本的解题方向,在平常备考复习中培养相关的能力,对迎战高考有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