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科举和现在的考试制度有哪些异同

2.怎样看待当代的高考和古代的科举的联系与不同?

3.高考和科举制有什么区别?

4.古代的科举类似现代的高考,但你真的以为科举比高考简单吗?

5.当今高考与唐朝的科举考试有什么不同

科举制度与高考的异同_科举制度与高考的异同点

古代的科举制比现在的高考难。

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隋朝以前采用的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制度导致出身寒门的普通人无法步入仕途,隋朝开始改为科举制,使得任何参加者都有成为官吏的机会。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逐渐僵化,被称为八股取士,后于20世纪清末初废除。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起自于隋朝,科举是由分科取士而得名,为隋朝以后各代选拔官吏的制度。两晋时,朝廷已对所举孝廉、秀才采取考试录用的方法。

殿试简介:

是科举制度最高级别的考试,又称御试,廷试,亲试。殿试试题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有时由读卷官预拟后径送皇帝圈定或由皇帝直接拟题。

殿试题一开始是策问,后来改为诗赋,到明清时,主要仍是策问。录取分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二甲的第一名称为“传胪”,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三甲的第一名称为“传胪”赐“同进士出身”称号。由于二甲第一名与三甲第一名名称相同,所以判断某人属于二甲还是三甲,就从赐予的称号为准。

唐朝科举和现在的考试制度有哪些异同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TheNational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高考并非中国公民获得文凭学历的惟一途径,还有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大和远程学历教育等途径,所取得学历都是国家认可的学历。上海、浙江二省市2014年开始第一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省市2017年开始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科举制度,又称科举、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1905年科举制的停废,终结了1298年尊崇科举的时代。这种选拨人才的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持续的时间最长,影响的范围也最广。科举制的创立,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怎样看待当代的高考和古代的科举的联系与不同?

一 不同点1 唐代科举考试并不糊名,现在高考中考阅卷都不知道考生是谁。

唐代应考者姓名对主司是公开的。进士科的应试者,多在礼部试之前,把自己的文学作品编录成卷轴,投献给主考官及有地位的人物,以表现自己,并争取有力者的推荐。唐初以吏部的考功郎中主持贡举。贞观以后,则由考功员外郎主持。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考功员外郎李昂为举人所责骂,玄宗以员外郎位望较轻,遂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科考,以后成为定制。也有由其他官员来作主考官的,称为“知贡举”。及第进士称主考官为“座主”,自称“门生”,同时及第的进士称“同年”,进士彼此互称“先辈”。礼部试一般是正月考试,二月放榜。开元中,礼部考试毕送中书门下详覆,但详覆有时于放榜之前进行,有时于放榜之后进行。放榜之前礼部将录取名单进呈宰相征求意见,称“呈榜”,宰相如不同意,可以改动。详覆之制屡兴屡废。若遇科场生事,皇帝即令覆试。录取者覆试不中,主考官往往因此被贬官。

二 相同点

1 唐代有殿试,由皇帝直接考考生。现代有面试。

2 唐科举分 应制科 和 明经科 类似现在高考分的文科理科。

高考和科举制有什么区别?

1.相同点:

两者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科举制的发展经历了开端发展高潮衰落的阶段社会发展需要大批人才,不管是私塾还是现代的学校,它们的发展都为社会选拨大批优秀人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与之相适应时代的更替和发展,需要制度的变更和完善, 科举制和高考制度的形成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略作用和地位

2. 两者都是竞争性的选拔考试

采用公平竞争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以考试成

绩作为标准,在成绩面前人人平等在封建社会中,

存在严重的等级制度,科举制的出现,给一些平民和

知识分子提供公平竞争进入官僚系统的机会。如宋代统治者为避免孤寒竞进,实行严格的科场规并声称尤轸聊虑,孜孜然唯恐失一寒唆也。当今的高考制度被认为最公平的考试制度之一, 在高考面前,只要分数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继续深造。无论科举制还是高考制度都出现过如考试作弊录个人经验自由裁量,经验型甚至是粗放型的管理居多, 严重制约着高考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改革与科举制相比, 高考在一定程度上不重视考试内容学生为了进入大学, 不得不参加高考 但高考重视学生升学,学生为了能够顺利进入大学, 非常重视书,本知识的识记 从历年高考试卷中,可发现考试内容重视书本知识, 与现实性联系较少

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考试目的不同

科举主要是为国家和君王选拨官员和政治人才,是为社会政治服务 科举制在当时成为许多学子跨入政府官员的主要途径也成为一些学子们毕业和具有一定资格的途径 也就是说, 科举制不仅是教育制度, 同时也是人事选拔制度 但高考主要是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 作为学生进入大学的一个门槛,不受政治的影响

2. 报考条件 考试内容不同

科举制的报考条件非常的严格,尤其是在进入三年一次的考试时,必须由官员和有身份的人推荐,否则不准参加 科举考试内容狭窄,四书五经是主要考试的内容;高考的报考限制性条件少,考试内容紧跟时代步伐,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3. 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

科举在当时社会和教育结构中的地位远远要比 当代高考地位高由于科举录取的人数规模小,如状元 榜眼 探花各一名,在明清时代,录取率不到1% 但高考录取的人数规模大,部分省录取率达到60% 科举选拔官员,而高考培养人才,因此科举在社会和教育结构中的地位远远要比高考地位高。

古代的科举类似现代的高考,但你真的以为科举比高考简单吗?

是有区别的:

科举制度是文官选拔制度,明确把文化水准看作是选择官吏的首要条件,主要是考文学修养和对诸子经典的熟悉程度。而近年高考以文理来划分,文科理科都要考语、数、外,再分别加文综和理综,这意味着每个考生至少都要重点学习六门课。从考生的综合素质上讲,高考比科举更能造就“多面型”人才。

虽然高考和科举都是为了更好的选拔人才,但是科举直接的目的就是选官,这与高考要选拔的人才不甚相同。

当今高考与唐朝的科举考试有什么不同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又一大创举,近代英美文官考试录用制度的灵感都来自科举。科举使来自寒门的有才之士可以有机会被公平公正的选入国家管理机构,改变自己的命运,为国家政权运转输送新鲜的血液。这跟如今社会,更多的人通过公平公正的高考,考上理想的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是非常相似的。但古代科举跟现在的高考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可以用天差地别来形容。

科举制度从隋炀帝设立进士科开始,一直到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科考史持续了1300多年,状元一共才出了600多个。平均每两年才出一个状元,这个难度是相当可怕的。不像高考,高考很多省份的题是不一样的,每个省都有自己的状元,省状元之间还没啥竞争。古时的状元考出来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工作,也就是说可以直接进入宰相班子给宰相当秘书,而现在的高考状元还只是为了进入一流名校进一步求学。

从考试流程上来说,科举制度要复杂的多,到了明朝时期,科举制基本上形成了4级考试制度,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一级比一级难。最难的殿试第1名才是状元。两者的难度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像范进50多岁中了举人,高兴得要发疯。要知道当时举人的录取率是100人中才录取3~4个人。高考一本大学的录取率也比这个要高很多。考进士的难度那就更高了,明朝276年历史,考中进士的人只有24,000多人,平均下来每年只录取90人,也就是全国前90名,现在清华每年在各个省的招收人数都不止这个数。

科举三年才轮一次,这次错过了,一等又是三年,人生有几个三年,而高考每年如期举行。科举考试的地位要远远高于现在的高考,只要科举考试通过了,你就是一个官员,即便当下没有职位,也可以拿到国家的俸禄,地位自然高人一等。高考就不一样了,只是为了进一步的深造学习的选拔性考试。

1、内容不同,唐考典籍文献诗歌,现在考文理诸科

2、目的不同,唐直接为政治培养专门的人才,所谓“学而优则仕”,现在培养各个方面的人才

3、条件不同:唐科举只限男性,且限制商人参加,今人男女同考,不限年龄

4、形式不同:唐科举分为进士、明经诸科,且设武举,现在是中考后的学生继续全国统考,考后去各大学报道。唐科举后中举之人学业基本“毕业”,而高考之后学生需继续深造

5、规模不同:唐代科举参加的人少,录取的更少。现在几乎是全民参加,几乎全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