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考纲要求的文言实词与虚词

2.高中文言文虚、实词用法

3.高考必考实词和虚词有哪些?

4.文言虚词和实词区别

5.高考文言文实词与虚词

高考虚词实词汇总_高考虚词实词

1、哀

①伤心,悲痛,哀叹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前赤壁赋》

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并序》

②同情,怜悯

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

③伤悼(为……哀叹)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秦晋崤之战》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阿房宫赋》

2、爱

①喜欢,喜爱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 《种树郭橐驼传》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

②爱护,爱惜,顾惜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指南录〉后序》

③吝惜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

④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

⑤爱戴

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 《书博鸡者事》

○6吝啬

百姓甚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

3、安

①安定,安逸,安适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

②使……安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种树郭橐驼传》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谏太宗十思疏》

③哪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前赤壁赋》

④怎么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梦游天姥吟留别》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史记?陈涉世家》

庶人安得共之 《黄州快哉亭记》

⑤安慰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容

京中安不得身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4、按

①用手压或摁

项王按剑而跽曰(按剑:以手抚剑,预示击剑之势)《鸿门宴》

按剑坐于席上 《群英会蒋干中计》

②压抑,止住

偃然按兵不动 《荀子?王制》

③巡行,巡视

按榆溪旧塞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④追究,查究

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

5、案

①几案,短长桌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项脊轩志》

②通“按”审察,察看

召有司案图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古代一种短腿的托盘

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 《长亭送别》

6、拔

①超越,超过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攻下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拔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 《鸿门宴》

因拔刀斫前奏案 《鸿门宴》

③提拔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陈情表》

是以先帝间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7、白

①白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

白首不见招 《咏史》

不知东方之既白(白:显出白色,指天亮)《前赤壁赋》

②清楚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训俭示康》

③下对上告诉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苏武传》

④洁白

要留清白在人间(以石灰等等洁白喻作者正直的人生)《石灰吟》

⑤明白,昭雪

然使君冤未白 《书博鸡者事》

8、败

①破败

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 《促织》

②败坏,毁坏

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训俭示康》

③失败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过秦论》

抑本其成败之迹《伶官传序》

④打败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肴 《秦晋肴之战》

⑤凋残,衰落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秋声赋》

9、拜

①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

问者爇香于鼎,再拜……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促织》

拜送书于庭(拜:行过叩拜礼)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拜谢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拜:拜领)《秦晋肴之战》

③拜见,拜会

拜夫人于堂上 《左忠毅公逸事》

④授予名位或官职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陈情表》

⑤接受任命

于是辞相印不拜 《指南录后序》

○6拜上,呈上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

10、报

①报告,告诉

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鸿门宴》

似报主知 《促织》

②回答,答复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报复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过秦论》

④报答,酬谢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苏武传》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陈情表》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 《秦晋崤之战》

⑤报效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滕王阁序》

○6通“赴”,到……去

吾今且报府 《孔雀东南飞》

11、暴

①突然

屡撩之,虫暴怒 《促织》

②同“曝”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劝学》

③暴躁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④凶恶,残酷

暴秦之欲无厌 《六国论》

⑤暴露,显露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六国论》

12、备

①具备,完备,齐全

而神明白得,圣心备焉 《劝学》

②防备,准备

行则备一夕之卫 《秦晋崤之战》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 《秦晋崤之战》

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 《〈指南录〉后序》

③周到

备极护爱 《促织》

④备有

左佩刀,右备荣臭(此处为挂着) 《送东阳马生序》

13、被

①覆盖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

②表示被动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并序)》

操吴戈兮被犀甲 《国殇》

③被子

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训俭示康》

④遭受,蒙受

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 《左忠毅公逸事》

14、倍

①加倍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 《过秦论》

②同“背”,违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

15、悲

①哀痛,伤心

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黄州快哉亭记》

②眷顾

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 《史记?高祖本纪》

③思念,同情

悲予志焉 《〈指南录〉后序》

④叹息,感慨

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 《游褒禅山记》

16、北

①北方

将军战河北,臣哉河南 《鸿门宴》

②特指元军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指南录〉后序》

③向北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阿房宫赋》

④败逃,败逃的人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 《过秦论》

⑤相背

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 《战国策》

17、背

①脊背,背面,反面

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 《左忠毅公逸事》

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苏武传》

②背上背着

草屦,背筐,手长镵 《左忠毅公逸事》

③背离,背叛

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鸿门宴》

而皆背晋以归梁 《伶官传序》

④离开,引申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陈情表》

⑤背诵

因使人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三国志?王粲传》

18、奔

①跑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黄州快哉亭记》

②逃亡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 《〈指南录〉后序》

19、本

①草木的根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种树郭橐驼传》

②本来,原来

予本非文人画土,甘受诟厉 《病梅馆记》

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苏武传》

③来源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诸子喻山水》

④探求,考察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伶官传序》

⑤抄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 《〈指南录〉后序》

20、彼

①指示代词,那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前赤壁赋》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师说》

②他,他们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师说》

彼实构吾二君 《秦晋崤之战》

③别人,对方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21、逼

①接近,迫近

细赡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 《促织》

②强迫,威胁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兄弟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2、辟

①开,打开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项脊轩志》

②开垦,开辟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病梅馆记》

③同“避”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秦晋崤之战》

23、蔽

①遮住,遮掩,掩护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前赤壁赋》

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

②掩饰,隐藏,蒙蔽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谏太宗十思疏》

24、毕

①完,完成,结束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项脊轩志》

六王毕,四海一(此处为完结,指为秦所灭)《阿房宫赋》

公阅毕,即解貂覆生 《左忠毅公逸事》

②使……结束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全部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兰亭集序》

25、便

①有利,便利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沦》

②(piáan)能说会道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③就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④合适

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6、遍

①到处,普遍

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促织》

②全,全部

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 《训俭示康》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诸子喻山水》

27、表

①外,与“里”相对

山河表里潼关路 《潼关怀古》

②表明,表白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寸心 《在狱咏蝉》

③给皇帝的奏章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陈情表》

④标记,作标记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雍水 《察今》

28、并

①合并,吞并

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过秦沦》

②并行,并列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疏

③一起,都,一并

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促织》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苏武传》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苏武传》

④并且

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不能行捉矣 《促织》

29、伯

①排行第一,老大,伯父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陈情表》

②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三等

晋侯秦伯田郑 《左传?僖公二十年》

③古代一方的 首领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陈情表》

④同“霸”

桓公,五伯之上也 《韩非子?难四》

30、薄

①微薄,薄弱

不终岁,薄产累尽 《促织》

②迫近,逼近,靠近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陈情表》

③轻视,看不起

不薄今人爱占人 《戏为六绝》

④(土地)贫瘠

薄田五十顷 《三国志?诸葛亮传》

⑤与“厚”相对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曼》

○6浅薄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陈情表》

31、泊

①停船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石钟山记》

②恬静,淡泊

非淡泊无以明志 《诫子书》

32、博

①宽广,广博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②换取,讨取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 《促织》

33、步

①行走,步行(专指不借车马徒步行走)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 《秦晋崤之战》

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鸿门宴》

②脚步,步伐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 《促织》

③举足两次为 一步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阿房宫赋》

34、栽

①裁衣服,剪裁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②同“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促织》

③裁决

唯大王裁其罪 《韩非子》

35、苍

①深绿色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前赤壁赋》

②灰白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

36、操

①拿着

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苏武传》

②从事,担任

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促织》

③掌握,控制, 操作

津人操舟若神 《列子?黄帝》

④操守,品德

虽贾人,有贤操 《汉书?张汤传》

37、草

①草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苏武传》

②在草间

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 《〈指南录〉后序》

③初稿.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左忠毅公逸事》

④结草:报恩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陈情表》

38、策

①计策,策略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

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

归而求救国之策 《〈指南录〉后序》

②竹制的马鞭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③拄着拐杖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归去来兮辞》

39、曾

①曾经

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 《训俭示康》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并序)》

②竟,竟然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前赤壁赋》

③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此儿当及其曾祖 《晋书》

40、差

①差别

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 《史记?萧相国世家》

②差错,错误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礼记?经解》

③稍微地,比较地

吴公差强人意 《后汉书?吴汉传》

④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阿房宫赋》

高考考纲要求的文言实词与虚词

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1、作用

实词绝大部分是自由的(即能单独成句),虚词绝大部分是粘着的(不能单独成句)。

2、位置

绝大部分实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例如“有”可以组成“我有”“都有”,也可以组成“有人”“有进步”“有吗”。绝大部分虚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固定的。例如“吗”“的”总是后置的(好吗、新的),“被”“也”总是前置的(也去,被发现)。

3、范围

实词是开放类,虚词是封闭类。所谓开放类,指的是难于在语法书里一一列举成员的大类。所谓封闭类,是指可以穷尽地列举其成员的不很大的类。

高中文言文虚、实词用法

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归类整理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如: (一)表示并列关系。如: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二)表示递进关系。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三)表示承接关系。 (四)表示转折关系。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五)表示设关系。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六)表示修饰关系。如: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七)表示因果关系。如: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八)表示目的关系。如: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何 1.疑问代词。 (一)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如: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二)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三)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副词。 (一)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quot;或"什么样"。如: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以哉?(《曹刿论战》)

1.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辞》) 2.介词。 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此外,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疱丁解牛》)

1.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quot;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乐,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1.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如: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璧"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鞭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的"。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示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表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这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表设)

1.连词。 (一)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二)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1.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但是"。例如: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例如: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是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例如: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例如: 輮使之然也。(《劝学》)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助词,又分两种情况。 (一)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例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大石……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 (二)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例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是的""对的"相似。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例如: 袁曰:然,固有所闻。(《谭嗣同》) 成然之。(《促织》)

1.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二)表近指,"这"、"这样"、"如此"。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o宪问》) 2.连词。 (一)表设,"如果"、"如"。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或"、"或者"。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o高帝纪》) 与"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1.用作助词。 (一)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二)"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闻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1.动词:(1)做。 谁为大五为此计者。(《鸿门宴》)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 (2)成为。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鸿门宴》) (3)担任。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记王忠肃公翱事》) (4)是,算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 (5)通"谓"。可译为"说"。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2.介词:(1)表被动。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 "焦仲卿妻刘氏,为促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2)给,替。 "疱丁为文惠君解牛。"(《疱丁解牛》)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此人--为具言所闻。"(介词后面省略宾语"之","为之具言所闻"即给桃花园中的人详细地说出所听说的事情。(《桃花源记》) (3)向,对。 "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4)因为。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答司马谏议书》) 3.语气词: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何辞为?"(《鸿门宴》)

1.语气助词。 (一)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二)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三)"焉"在句中,作形容词、副词词尾,表示语气上的停顿。 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2.代词。相当于"之"。如: 使皇武子辞焉。(《肴之战》) 3.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等。如: 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者。(《墨子》)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4.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等。如: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肴之战》) 微波入焉。(《石钟山记》)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如: 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6.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环滁皆山也。(都是山啊)《醉翁亭记》

1.介词。(一)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quot;用、拿、凭、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把",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quot;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quot;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疱丁解牛》)

语气助词。 1.用于陈述句尾。助肯定语气。有的可译?quot;了",有的可不译。助已然语气,说明事情已实现,可译为"了"。助将然语气,说明事情将要实现,可译为"了"。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赤壁之战》)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伶官传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 2.用于感叹句。助感慨、讥刺、赞颂语气,可译为"了""啊"。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呜呼,烈矣!(《谭嗣同》) 3.用于祈使句,助请求、劝勉、禁止语气,可译?quot;吧"。 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毛遂自荐》)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信陵君窃符救赵》) 4.用于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 年几何矣?(《触龙说赵太后》) 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o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壁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 "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悦,为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在这职业上)

与(欤)

"与"可作动词。译为"给予"、"授予"、"结交"、"亲附"、"对付"、"参与"等。 "与"作文言虚词,主要有下面几种用法: 1.作连词。相当于"和"、"跟"、"同"。如: 蜩与学鸠笑之。(《庄子·逍遥游》) 2.助词。通常写作"欤"。 (一)助疑问语气,用法大致和"乎"相同,但语气比较委婉,如: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选择问)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庄暴见孟子》疑问中有推测) (二)助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如: 其可怪也欤!(《师说》) 3."孰与"连用,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句中提出比较的内容,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样)……"。如: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的内容,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如: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奉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设的情况,相当于"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2.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一)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草药》) (二)"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在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用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三)"者"有时放在时间副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四)"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 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 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可省去。 (《(五)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高考必考实词和虚词有哪些?

常见文言虚词

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知识点解说]

一、代词: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 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 常用词——之、其。

二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不能单独使用,它一定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介词可根据功用分表处所的、表时间的、表原因的、表对象的、表凭借的、表被动的等六种。使用频率高,用法比较复杂的介词——于、以、为、与。

三、连词: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词,其本身无实在意义,但它可帮助我们认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更准确地理解句意,连词可按其所表示的结构,逻辑关系进行归类。(表并列关系、表层进关系、选择关系、表承接关系、表转折关系、因果目的关系、设关系、修饰关系)

四、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各种语气的副词。

五、助词 :助词是古代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份,只在句中起某种作用的词。

一、而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 于 “着”、“地”等,或不译。

3、表示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使”。

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6.通“如”:好像,如同。

7.通“尔”,你,你的。

8.复合结构的用法:

(1)“而已”:罢了。例: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而后”:才,方才。例: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二、何

1.什么。

2.怎么样。

3.哪里。

4.多么。

5.为什么。

6.怎么。

7.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8.何:通“呵”,喝问。(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9.复合结构的用法:

(1)“何如”:怎么样,怎样。例: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2)“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3)“何若”:如何,怎样。例:此为何若人。

(4)“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

(5)“何为”:

a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

b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

c作什么。例:①客何为者?②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6)“何意”:

a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

b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7)“何由”:

a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

b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

c从什么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

(8)“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

(9)“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10)“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11)“何曾”:有什么益处。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12)“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三、乎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4.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5.同“于”。

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四、乃

1.于是,就。

2.才,这才。

3.却。

4.是,就是,原来是。

5.竟然。

6.而,又。

7.你,你的。

五、其

1.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2.其中,其中的。

3.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4.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5.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

7.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

8.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9.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10.表示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六、且

1.暂且,姑且。

2.将,将要。

3.而且,并且。

4.况且,再说。

5.尚且,还。

6.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

7.同“夫”,句首助词。8.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

七、若

1.如果,如。

2.像,好像。

3.你(的),你们(的)。

4.此,如此,这样。

5.至于。

八、所

1.处所,地方。

2.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 “......的地方”、“......的人”等。

3.复合结构的用法:

(1)“所以”:

a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b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2)“所谓”:所说的。

(3)“所在”:

a到处。

b所在之处,处所。

九、为

1、成为,变成。

2、做。

3、作为,当作。

4、是。

5、以为,认为。

6、被。

7、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8、治理。

9、装作。

10、给,替。

11、对,向。

12.因为。

13则“于”,在,当。

十、焉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2、:哪里,怎么。

3、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4、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5、相当于“之”。

6、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十一、也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

2、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3、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4、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5、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

6、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十二、因

1、于是,就。

2、依照,根据。

3、依靠,凭借。

4、趁着,趁此。

5、通过,经由。

6、因为。

7、缘由,机缘。

8、沿袭。

9、继续。

十三、于

1.对,对于。

2.在。

3.与,跟,同。

4.到。

5.从,自。

6.在......方面。

7.比。

8.被。

9.受。

10.向。

11.给。

十四、与

1、解释为:和、跟、同。

2、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

3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给”,“结交、交好”。

十五.则

1.却,可是。

2.那么,就。

3.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4.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

5.就是。

6.原来是。

7.同“辄”,总是,常常。

8、原来已经。

十六.以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6、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7、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8、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9、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10、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11、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十七、者

1、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2、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往往构成判断句。

3、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往往构成判断句。

4、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

5、放在设复句中,表示设,相当于“如果......”、“......的话”。

6、放在“有”字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

7、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和名词)。

8、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

9、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

10、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

十八、.之

1、他,她,它(们)。

2、的。

3、往,到......去。

4、这,此。

5、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6、我。

7、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

8、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以上来自百度知道

文言虚词和实词区别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为120个.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推导大都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其它的义项则说明它与本义的关系,这样实词的义项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很方便记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失为学习实词的好方法.(推导提示★ 成语助记■)

一、爱

★“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 以“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爱莫能助 爱屋及乌 节用爱民 爱不释手爱毛反裘

二、安

★“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居安思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既来之,则安之 安之若素安然无恙 安土重迁 安居乐业 安身立命

三、被

★“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

■被坚执锐 泽被后世 被发左衽 被褐怀珠 被甲枕戈扇枕温被

四、倍

★“加倍”是后起常用义, “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 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事半功倍 乡利倍义 倍道而行

五、本

★“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 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 来、原来”之义.

■追本溯源 舍本逐末 本性难移 变本加厉 英雄本色无本之木

六、鄙

★“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肉食者鄙 卑鄙龌龊 贵远鄙近

七、兵

★“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短兵相接 兵不血刃 兵不厌诈 兵强马壮 兵出无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兵临城下 兵戎相见 哀兵必胜 按兵不动 厉兵秣马

八、病

★“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病入膏肓 蚌病成珠 贫病交攻 无病呻吟 同病相怜愁潘病沈

九、察

★“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样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白”.

■察言观色 明察秋毫 习焉不察 静观默察

十、朝

★“朝”本义为“早晨”,读zhāo;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见君主,故有“朝见”之义;由“朝见”而有“朝廷、朝代”之义;“朝见”其使动义即为“使朝见”.

■朝三暮四 改朝换代 朝秦暮楚 朝野上下 朝不保夕 朝成夕毁朝闻夕死 朝歌夜弦 朝发夕至 朝令夕改 六朝金粉 只争朝夕 班师回朝 枵腹终朝

十一、曾

★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增”义.虚化为“曾经”(念céng).

■似曾相识 曾经沧海 曾几何时 曾母投杼曾参

十二、乘

★“乘”本义是“驾车、乘车”;由这一意义引申出“乘船”之义;“乘车”必先“登”车,故有此义;上了车,人与车相接,故有“连接”义;人上了车,人便有了“凭借”.做名词时指“兵车”,后又作量词以计算车马,一“乘”计有一车四马,故又有“四”之义.

■乘人之危 乘坚策肥 乘龙快婿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衣轻乘肥因利乘便 有机可乘

十三、诚

★“诚”本义是指“真心,不诡诈”,故引申出“真实的”;进一步虚化为副词“实在,的确”“果真”等义.

■诚惶诚恐 开诚布公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心悦诚服

十四、除

★“除”本义为“台阶”.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

■除旧布新 斩草除根 兴利除弊 清宫除道安良除暴

十五、辞

★“辞”在古代有两种基本义(写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由“口供”引申为一般的“话、言辞”.既是“话”,一种可能成为“借口”,落下“口实”;一种则因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文体”(如“楚辞”)

■不辞而别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辞不达意 辞微旨远 卑辞厚币一辞莫赞 人辞色 大放厥辞 万死不辞 一面之辞 义不容辞 以文害辞 溢美之辞

十六、从

★从”的本义是“跟随”,引申出“归顺”、“参与”、“随从”等义.“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人的形象.“随从”乃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

■从壁上观 从长计议 从善如流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从一而终过从甚密 合从连横 三从四德 力不从心 弃笔从戎 何去何从 择善而从

十七、殆

★殆”本义是“危险”,它与“精神疲倦”、“懈怠”的意义有着因果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引申.后又虚化为表猜测的副词.

■百战不殆 殆无孑遗 车殆马烦 知止不殆殆无虚日

十八、当

★当”原义是“面对、对着”.“阻挡”当然要“面对”,对着某个时候某个地方自然就是“处在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由互相“面对”引申出势力“相当”.由“相当”引申出“适合、适当”等义.

■门当户对 锐不可当 当仁不让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独当一面当机立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务之急 当之无愧 老当益壮首当其冲 安步当车长歌当哭 对酒当歌 豺狼当道 快意当前 螳臂当车 一马当先旗鼓相当 万夫不当

十九、道

★“道”本义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某地,故有“引导”之义(后写作“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正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学说”.

■道听途说 康庄大道 道不拾遗 道不同,不相为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志同道合 道路以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东道主 分道扬镳 安贫乐道 问道于盲 师道尊严 旁门左道 朝闻道,夕死可矣指名道姓 筑室道谋 津津乐道 里经叛道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文以载道 头头是道 坐而论道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二十、得

★“得”本义为“得到”.“得到”就有“收获”,也说明“能做到”“实现”目标,此外还可表达“事情做对了,正确”的意思.由“正确”的意义引申出“得当、合适”;进一步虚化为“应该”.

■得过且过 得不偿失 怡然自得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得寸进尺得不偿失 得陇望蜀 得其三昧 得心应手 得天独厚 得鱼忘筌 楚得楚弓 患得患失 难得糊涂 相得益彰 志得意满 傲睨得志 情非得已得而诛之 探骊得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百思不得其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一无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得

二一、度

★“度”本义为“量长短”,引申出“计算”和“量长短的标准”之义.心里“计算”表达为“推测,揣度”;由“标准”则引申出“尺度”,进一步又引申出“法度、制度”.

■审时度势 置之度外 度日如年 风度翩翩 普度众生 金针度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宽宏大度 挥霍无度 度长絜大 暗度陈仓

二二、非

★“非”本义为“不对的,不合理的”.作动词时即“认为不对”.词义是否定的,故而虚化为否定副词.

■大是大非 非亲非故 非我族类 今非昔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文过饰非 物是人非 为非作歹 习非成是 泥古非今 面目全非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二三、复

★“复”的本义是“回来”“返回”.故又引申“回复”(话回来)“报复”(行为的回来)“还原”(返回不就是回到原处?).虚化为副词即为“再、又”.

■周而复始 髀肉复生 故态复萌 无以复加 无往不复万劫不复

二四、负

★“负”的本义是“用背驮物”.故有“背、载”之义.抽象表达为“承担”(如“负债”);背上背物,即背上有所“靠”,再引申为“依仗、凭借”;古代“败”用“北”表示,而“北”即“背”字,故又有“败”义.“失败”了当然“对不起”人(自己或他人).

■忘恩负义 忍辱负重 负荆请罪 负屈含冤 负隅顽抗 久负盛名披裘负薪 皇天不负有心人 决一胜负 负弩前驱 不负众望

二五、盖

★盖,原为茅草编织物,用来盖屋或遮蔽身体,引申出一般的器物的盖子和车盖.作动词时即为“遮蔽、掩盖”之义.把别人“盖”住自然就是“胜过、超过”别人喽.

■盖世奇功 盖棺论定 官盖如云 欲盖弥彰

二六、故

★“故”有两个基本义:一为“缘故”;一为“旧的”.由“缘故”虚化引申出“所以”和“故意、特意”(反向引申,故意即是无缘无故)等义.由“旧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时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义.由“衰老”进一步引申出“死亡”之义.

■一见如故 明知故犯 故步自封 故弄玄虚 革故鼎新 欲擒故纵不经世故 非亲非故 平白无故

二七、顾

推导提示:“顾”基本义:“照顾”.由“照顾”可以引申出“顾念、顾惜”“回头看”等义.“只”“只是”是作为副词用.

成语助记:顾此失彼 顾名思义 顾盼生姿 顾全大局顾影自怜顾左右而言他

、固

★“固”本义指“城墙坚固”.城墙坚固自然就能“坚持”不败,进一步引申出“顽固”之义.坚固有难以改变一直这样的内涵,故又虚化成副词“本来、原来、当然”等义.

■固若金汤 君子固穷 根深蒂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二九、归

★“归”的基本义是“女子出嫁”.出嫁就是成年女子回到另一个家,故有“回家”“回国”之义,也即“归附、附属”于夫家了.出嫁含有把女儿送给别人之义,故又借作“馈”字而有“赠送”之义.

■之子于归 归心似箭 反璞归真 殊途同归 物归原主 解甲归田完璧归赵 宾至如归 铩羽而归 众望所归

三十、国

★古代的“国”本义是“国都、首都”的意思.“国都”是一个国家的代表,所以又引申出“国家”的意义,并成为后来的主要意义.

■安邦定国 国破家亡 国泰民安 经国之才 倾国倾城共商国是

三一、过

推导提示:“过”的本义是“走过、经过”.“走过”别人自然就是“超过”了别人,做事“超过”太多会变成“过分”,物极必反,事情做得“过分”容易出现“过错”,出错当然就会被“责备”.

成语助记:过犹不及 闻过则喜 过江之鲫 文过饰非 白驹过隙雁过拔毛有过之而无不及 矫枉过正 瞒天过海 秋风过耳 闭门思过

三二、何

推导提示:“何”本义为“负戈而行”,故有“负荷”之义,是“荷”的初文.古人看见荷戈而行的士兵,第一个念头就是“他们往何处去?去干什么?”所以又用作疑问代词“什么”,进一步引申出表示程度的副词“多么”之义.

成语助记:何去何从 何罪之有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何足挂齿出何典记 相煎何急 于心何忍 相去几何

三三、恨

推导提示:恨的本义是“感到遗憾”,程度加深即可引申出“怨恨、怀恨”之义.

成语助记:相见恨晚 吞声饮恨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三四、胡

推导提示:胡,原指“兽颈下垂的肉”,(月,即“肉”)匈奴等一带少数民族多吃兽肉,故又称匈奴、西北各民族为“胡”.后又借为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

成语助记:胡服骑射 伊于胡底

三五、患

推导提示:患的本义是“担心、发愁”(患,由“串”和“心”组成,一串串的“心”,说明心事重重.自然是有发愁的事.)引申出“忧患、麻烦”.

成语助记:患得患失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内忧外患 患难之交防患未然 薪之患 肘腋之患

三六、或

推导提示:或有两个基本义:有人,有的人;或许,也许.由“有的人”引申出表示只有一部分的“有的”意义.

成语助记:多言或中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三七、疾

推导提示:“疾”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腋下中箭之形,故本义为“中箭受伤”(此义消失).后引申为一般的疾病.疾病自然会使人“痛苦”,因而令人“痛恨、厌恶”.由于弓箭速度很快,故“疾”又引申出“快速、急速”之义.

成语助记:疾恶如仇 积劳成疾 大声疾呼 痛心疾首 疾首蹙额眼疾手快讳疾忌医 奋笔疾书 愤世疾俗 衔枚疾走

三八、及

推导提示:“及”的本义是“赶上”.由此引申出“比得上”“达到”等义.由“达到”引申出“趁着(那个时候)”“涉及”等义,再虚化为连词“与”.

成语助记:望尘莫及 触手可及 鞭长莫及 及时行乐 爱屋及乌迫不及待驷不及舌 言不及义 过犹不及 噬脐何及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风马牛不相及可望不可及 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九、即

推导提示:即的本义是“走近、靠近”,(甲骨文字形是“俯身就食”之形),故引申为“立即、马上、就”等义.“走近”高处就是“登上”之义了.

成语助记:可望不可即 若即若离 即事穷理 稍纵即逝 一拍即合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四○、既

推导提示:“既”的本义是“尽、完”(甲骨文字形是“吃完侧身”之形).由此引申出“已经、既然”“全”等义.

成语助记:既来之,则安之 既往不咎 一如既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高考文言文实词与虚词

 文言虚词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文言虚词和实词区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

 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

 三是语法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

 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确切掌握文言虚词的这些特点,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学习文言虚词注意以下几点:

 1、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也归入虚词一类。特别要注意的是,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如,《鸿门宴》中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中,前一个为是介词,义为替、给;后一个为是动词,义为作出、制定。分清词意的虚实要根据语境作具体分析。

 2、辨明用法

 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如,《师说》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前一个其是代词,代上文的君子;后一个其是副词,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

 另一种情况是词虽不同,但却都可以表示相同的用法。如乎和于都可以有介词的用法。

 3、联系古今

 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中那些词相当。

 虚词古今变化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四种:少数沿用下来;有的完全消失;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有时改用了别的词。

 4、注意特殊

 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学习时要特别注意。

 ⑴兼词。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

 ⑵虚词的连用。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

 ⑶双音异义。文言中原为两个单音词(有的两个都是虚词,有的一个是虚词,一个是实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变为一个双音虚词,而二者的意义有很大差异。

 考点

 一、考纲指要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命题落点

 历年高考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考查的方式,最常用的是比较,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题干要求判断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的异同,有时也可以在题干中给出示例,要求寻找与示例用法相同的选项,题型设置上多为四个选一。

 第二,考查的范围,均严格遵循当年考纲规定,同时对极其常见的虚词作多次重复的考查,如以因等字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就很高。

 第三,考查的数量,不同年份考查的虚词个数不同,有时集中辨析一个,有时比较多个虚词,近几年趋向后者。第四,考查的角度,要求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解题,即解释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和语法,包括词性和成分。第五,所选阅读材料以外的例句几乎全出自中学教材,不少句子的翻译也涉及到虚词。

 典例精析

 例一:(2005天津卷第12题)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命待命。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仗,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豁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睦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

 (《庄子。说剑》有删节)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日夜相击于前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

 甚矣,汝之不慧

 C、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D、太子乃与见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言文虚词用法的掌握,考查了四个虚词。其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项,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和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中的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儒服而见王意思是穿着儒服拜见赵文王,引领而望的意思是伸长脖子远望。A项日夜相击于前的于是介词在,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的于是介词到。B项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中的之是代词,代前面所说的日夜相击于前这件事,甚矣,汝之不慧中的之是助词,无实义,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太子乃与见王中的与是介词和,跟,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的与是结交,亲附的意思。

 答案:C

 例二:(2005北京卷第7题)(原文见第三节

 文言句式中典例精析)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庄公死,更立景公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得庆封,负之斧质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C、后世以为法程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能够把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自觉迁移到阅读中,因而沿用了将课文所学例句与阅读材料中的句子对照组合的考查形式。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A组中更立景公的更与更上一层楼的更都是副词,都可作又、再讲。B组中负之斧质的之是代词,作他讲,指庆封:何功之有哉的之是助词,无实义,宾语前置的标志。C组中后世以为法程的以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把、拿、用,后边省掉了宾语之;大夷以近的以是介词,相当于而。D组中的两个相虽都是代词,但后必相恶的相指互相、彼此之间,而拔刀相助的相则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北京卷的此题对虚词的考查虽然突破了考纲规定的范围更相不在规定的十八个虚词之列但这两个虚词的相关用法在教材中经常出现,考生只要调动知识积累,就不难作答。

 答案:A

 常见误区

 一、实词虚词不能区分。如太子乃与见王同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前一个与是虚词,后一个与是实词。

 二、把握词义不能结合语境。如将其始相助,后必相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两句中的相的语义混为一谈。结合语境可知,前者为互相,后者为他。

 三、把握虚词词义没有顾及其整体结构。如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一句中的为不宜单独解释,而应与所结合起来解释,共同构成表被动的为所式结构。

 四、把握虚词词义时顾此失彼。如西伯,伯也,拘于羑里一句中的也,不能因为其在句中就误以为是在句中表停顿,起提示作用;这应看整个句中,它实际上重在与前者发生关联,西伯,伯也是判断句,此处的也为语气词,表判断。

 基础演练

 1、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以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

 (2)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

 (3)得全首领以没

 (4)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5)以秦昭王四十八年生于邯郸

 (6)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7)(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8)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9)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

 (10)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11)敛赏财以送其行

 A、(1)与(2)相同,(8)与(9)相同

 B、(3)与(4)相同,(10)与(11)不同

 C、(5)与(6)不同,(7)与(10)相同

 D、(1)与(11)不同,(6)与(7)不同

 2、比较下列句子中的因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秦军解,因大破之

 ②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④公等碌碌,所谓因人事者也

 ⑤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

 ⑥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⑦因循守职,无所改作

 ⑧因陈桓子以请,乃许之

 ⑨因此怒,遣人追杀之

 ⑩因其无备,卒然击之

 A、②与④相同,③与⑦不同

 B、⑥与⑦不同,⑨与⑩相同

 C、①与⑤相同,②与③相同

 D、④与⑧不同,②与③不同

 3、对下列各句中所字的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父去里所,复还

 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安之

 ③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

 ④抚军不忘所自

 ⑤太祖为流矢所中

 ⑥皆生毛,长一寸所

 ⑦夜以火指鼓所⑧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A、①⑥/②⑦/③④⑤⑧

 B、①②⑥/③④⑤⑧/⑦

 C、①⑥/②③④/⑤⑦⑧

 D、①②⑥⑦/③④⑤⑧

 4、对下列各句中的为字进行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府丁为文惠君解牛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以架亡

 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④匈奴不灭,何以家为

 ⑤战而不克,为诸侯笑

 ⑥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⑦便于四方,不能专利,虽多,亦莫以为⑧今故告之,反怒为

 A、①③/②/④⑦/⑤/⑥/⑧

 B、①③/②⑥/④⑦⑧/⑤

 C、①/②/③⑥/④⑦⑧/⑤

 D、①/②/③/④⑦⑧/⑤/⑥

 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岂吾相不嫦娥侯耶?且固命也

 ②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

 B、①临视,则虫集冠上

 ②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C、①困兽犹斗,况国相乎

 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

 D、①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②伯夷、叔齐之所薇而饿者

 〖参考答案〗

 1、A(⑴⑵⑾来;⑶相当于而;⑷拿;⑸在;⑹⑻因,由于;⑺率领;⑼因为;⑽与)

 2、C(①⑤于是;②③根据;④⑥⑧依靠,凭借;⑦沿袭;⑨因为;⑩趁着)

 3、A(①⑥表数目;②⑦表处所;③④⑤⑧助词)

 4、D(替,介词/因为,介词/为了,介词/表疑问,副词/被,介词/在,介词)

 5、D

 (A①且:词,抑或,还是;②同。B①则:词,原来,已经;同。C①犹:词,尚且;同。D①之与者连用,构成固定格式,表示定语后置;②之:结构助词,无实义;者:指示代词,的地方)

 拓展内容

 文言虚词的用法解析

 文言虚词由于其意义的不确定性,一般都有多种用法,在考试或课外阅读中,经常需要分析虚词在具体句中的用法或意义。我们常常无法下手,导致句意的不明了。其实,确定虚词的用法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1、语境推断。

 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如“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一句。

 两个“之”:前“之”用在“饶”(州)与“德兴”(县)之间,州与县是从属关系,故应是“的”意思;后“之”用在动词“送”后作宾语,属代词无疑。

 2、全句关照。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

 如作语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语气“息息相关”。

 3、句位分析。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

 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又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其李广将军之谓乎”,中“其”就是这一用法;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4、语法分析。

 譬如:有虚词“”的四个句子

 ①俅以幸臣躐跻其位;

 ②得全首领以没;

 ③扈从以行;

 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以”字用法有一个规律,即“以”字的后面是名词,“以”为介词;“以”后面是动词,“以”为连词。

 由此可知,题中①、④两句是介词,用于名词之前,与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但一用在身份前,一用在工具前,意义不同;②、③同为连词,都是用于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关系,用法意义相同(表目的,用来)。

 5、代入检验。

 将判断出来的意义代入句子中,若结合上下文,语意通畅,即可验证准确。

 如″而、且″都有表承接、转折的意义,若判断为承接关系,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若判断为转折关系,则可用″可是、但是″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语意不通畅,则说明判断不准。

 高考文言实词解释

 1、使:shǐ

 ①派遣、命令:使人奉璧拜送书于秦。《廉》

 ②让、使:揉使之然也。《劝》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

 ③使用、使唤:不能母驱使,及时相谴归。《孔》

 ④主使、指使: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五》

 ⑤出使:求人可使报秦者。

 ⑥连词,设: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或未易量。《六》

 2、是:shì

 ①对、正确:觉今是而左非。《归》

 ②认为正确:是己而非人。《问说》(刘开)

 ③指示代词,这个、这:是诚何心哉?《齐》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孟子o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表示判断: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⑤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乃尔是过与?《季》

 3、克:kè

 ①能够:善始者实繁,终者盖寡。《谏》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赤壁之战》

 ②战胜、功下:彼竭我盈,故克之。《左传o曹刿论战》

 ③克制:(成语)克己奉公。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o颜渊》

 ④完成,成功:三纳之而未克。《中山狼传》(马中锡)

 4、适

 ①到去: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②适应、顺从:处分适兄意,哪得自任专

 ③享受: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④副词,才、刚才: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⑤副词,恰好,正好

 ⑥谴责、惩罚: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5、书

 ①写、记: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②书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③文书、公文: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6、孰

 ①成熟: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

 ②通熟,仔细、深入: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③谁,什么: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之?

 7、属

 一、zhu

 ①连接: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②作文章:屈平作草稿未定

 ③托付,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

 ④请,劝请:举酒属客

 二、shu

 ⑤隶属,归属:名属教坊第一部

 ⑥管辖: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⑦类,辈:吾属今为之虏矣

 8、数

 ①数日,数量: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②命运,运数: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③技艺: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④cu细密,数不入池

 9、率

 ①动词,捕捉:悉衰百禽

 ②遵循,依顺: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③率领,带领: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④大概,大致: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适

 ⑤疑虑,一概:六国互丧,率贿秦耶

 ⑥lu标准,条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10、说

 ①讲述,谈说:说尽心中无限事

 ②言论,说法,主张: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③劝说,说服:范增说项羽曰

 ④yue喜欢,高兴:秦王必说见臣

 11、私

 1、私事,私利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2、偏私,偏爱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私自,暗地里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

一、10个实词

1、爱:

义项: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例句:

第一册: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触龙》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同上)

第二册: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同上)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六国》

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项脊》

第三册: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愚溪诗序》

第四册: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促织》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雨鬓。《柳毅》

舅姑爱其子,不能御。(同上)

第五册: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齐桓》

第六册:(无)

2、安:

义项: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什么,什么地方;⑥怎么,哪里。

例句:

第一册: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勾践》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

既来之,则安之。(同上)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同上)

项王曰:"沛公安在?" (同上)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

第二册: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同上)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同上)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六国》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

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病梅》

第三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

第四册:毅谓夫曰:"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

毅良久稍安,乃获自定。《柳毅》

第五册:(无)

第六册: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报任安》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屈原》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同上)

3、被:

义项: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例句:

第一册:(无)

第二册: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

第三册:(无)

第四册: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公,乃陌上人也,而能急之。幸被齿发,何敢负德!"《柳毅》

第五册:(无)

第六册: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

其次关木索、被楚受辱。《报任安书》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同上)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同上)

4、倍:

义项:①一倍,加倍;②背向,背着;③违背;④背叛,反叛。

例句:

第一册: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过秦》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

第二册: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

第三册至第六册均无

5、本:

义项:①草木的根或茎干;②根源,来源;③根本、基础的东西;④特指农桑业;⑤本来的,原来的;⑥副词,本来。⑦根据,掌握;⑧自己一边的,现今的;⑨底本,版本;○10本钱(后起意义);○11封建社会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后起意义);○12量词。株,棵,丛,撮。

例句:

第一册:(无)

第二册: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病梅》

第三册: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

第四册:(无)

第五册: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齐桓》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同上)

第六册: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屈原》

6、鄙:

义项:①边疆,边远的地方;②庸俗,浅陋;③看不起,轻视;④谦词,谦称自己。

例句:

第一册: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

第二册: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滕王》

第三册至第五册无

第六册: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不表于后世也。《报任安》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

7、兵:

义项:①兵器,武器;②用兵器伤害人;③军事,战争;④军队;⑤兵士。

例句:

第一册: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同上)

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同上)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同上)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同上)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同上)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鸿门》

第二册: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同上)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

第三、四册无

第五册: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齐桓》

第六册: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同上)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

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

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同上)

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同上)

勒兵,下令军中(同上)

8、病:

义项:①病,生病;②筋疲力尽;③毛病,弊病;④担心,忧虑。

例句:

第一册: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勾践》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触龙》

第二册: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项》

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五人》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

而江浙之梅皆病。(同上)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同上)

第三册: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同上)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祭十二》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

第四册: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亦兴阑矣。《虎丘》

第五册: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齐桓》

第六册: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

9、察:

义项:①观察,仔细看;②看清楚;③考察;④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例句:

第一册: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

第二册: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

第三册: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

第四册:(无)

第五册: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齐桓》

第六册: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

10、朝:

义项:①音同"招",早晨;②音同"招",一日,一天;③朝见;④接受群臣的朝见;⑤朝廷;⑥拜见;⑦官府的大堂;⑧朝代;⑨一代君主统治的时期。

例句:

第一册: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邹忌》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过秦》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同上)

第二册: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项》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

第三册: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陈情》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第四册: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逍遥》

第五册: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齐桓》

第六册: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廉颇》

二、4方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

1.而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⑤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触龙说赵太后》)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④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⑤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5.表示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④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首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陈情表》)

②三月而后成。(《孙子兵法。谋攻篇》)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表询问或反问.

1.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等,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作动词的宾语,常放在谓语动词前,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东西)"。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前,常用来表示询问,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③何陋之有?(<<陋室铭>>)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常用在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什么样"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樊(fán)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鸿门宴》)

若何何若若……何和奈何何奈奈之何用法相同,表示询问怎样处置,可译为"怎么"

"怎么样""对……怎么样""把……怎么样"等.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 奈何?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④何以战?(<<曹刿论战>>)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通"盍")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④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⑤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可不译.

①于是乎书。(《狱中杂记》)

②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原君>>)(乎:对于)

⑦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乎: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 "就""这才"等

①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条件,可译为"才"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④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3.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逆转相背.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4.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5.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④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三).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而且"、"可是""于是"等。

①非独聂政能,乃其姊者烈女也.( "而且")

②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可是"却"; 子都, 美男子;狂且.狂行愚拙之人)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于是",)(<<小石潭记>>)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