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制度改革方案2019,高考制度改革2020
1.新高考3+1+2什么意思
2.湖南省高考不分文理科哪一年实施
3.高考改革新方案2020
4.2023新高考的省份有哪些
5.为什么要实行新高考改革
6.高考改革会带来哪些变化
高考中的“3+3”指的是:文理不分科,除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之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学业水平测试考没有选择的那3门课程。
“3+1”指:除语文、数学、英语外,需考一门综合。即分文理生学习,物理、化学、生物为理综;政治、历史、地理为文综。学业水平测试考不选的那个综合,即文科生考理综,理科生考文综。
扩展资料:
高考制度改革
(1)实现招考分离、多次选择
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这主要包括3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基本模式;
二是健全考试与招生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可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构
三是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2)招生录取制度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相衔接,将重点改革两方面:
一是普通高校(本科)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使高校招生录取更加适应各类人才选拔培养规律,更加适合不同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
二是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高考改革
新高考3+1+2什么意思
你好,你的问题回答如下:
1、2020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对书呆子之类的考生,是不好的消息,
2、对于普通高考考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能够减轻考生的学习负担;
3、新高考对那些部分偏科(非语数外)的学生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4、具体请关注全国阳光教育公益活动办公室举办的《高考改革新政讲座》,会上有详细解答。
5、当然对于这一届初三以上的考生来说,只要不复读,是不会参加新高考的,还是按照老高考制度参加高考。
湖南省高考不分文理科哪一年实施
所谓3+1+2,“3”就是语文、数学、英语3个主科为必考科目,每科满分150,使用高考的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成绩;“1”是物理和历史为2选一科目,每科满分100。
“2”是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任选两科,每科满分也是100分,按等级赋分的方式计入高考总成绩。高考满分150不变。
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3门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不分文理科,使用全国卷;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再选科目每门满分100分,按等级分(即A、B、C、D四个等级,D等级为不合格)计入考生总成绩。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3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及物理、化学、生物学3门科目的实验操作测试由云南省统一制定标准,州、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新高考科目3+1+2模式的好处:
组合减少困惑减少:第一个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组合减少,选科干扰项减少,学生、家长的困惑度降低。
走班科目大幅降低:由于科目设置的减少,走班的科目自然就降低。
学校更易安排课程:在走班数量人数巨大的情况下,将给学校对学生的课程安排、教室安排、教师安排带来极大困难。在组合越少的3+1+2,不走班学生人数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将能更加合理地安排课程、教师和教室。
学生学习更加稳定:在走班越少的情况下,不用走班的情况将见地。这样,在固定的教室和固定的班,学生上课节奏和氛围是相同的,更加有利于学生形成相互交流、竞争的学习氛围。
一站式出国留学攻略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高考改革新方案20201、根据《高考改革方案》,从2017年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到2020年,各高校按照新的高考制度进行招生和录取。
2、高考成绩由统一考试和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考生不分文理科,考试科目可自行选择。日前,湖南省委会议审议通过了《湖南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高考改革将从2017年起正式实施。
根据《方案》,2020年湖南高考考生的总成绩将由语、数、外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以及考生从理、化、生、政、史、地等6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任选3个科目的考试成绩构成。
2023新高考的省份有哪些
你好,你的问题回答如下:
1、2020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对书呆子之类的考生,是不好的消息,
2、对于普通高考考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能够减轻考生的学习负担;
3、新高考对那些部分偏科(非语数外)的学生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4、具体请关注全国阳光教育公益活动办公室举办的《高考改革新政讲座》,会上有详细解答。
5、当然对于这一届初三以上的考生来说,只要不复读,是不会参加新高考的,还是按照老高考制度参加高考。
为什么要实行新高考改革
2023新高考有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共14个省份。其余省份还未实施首届新高考。
2023新高考的省份
2023新高考有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共14个省份。
一、第一批新高考省份(2个)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2014年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二、第二批新高考省份(4个)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三、第三批新高考省份(8个)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四、第四批新高考省份(7个)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五、第五批新高考省份(8个)
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新高考模式如何选科:新高考选科结合考生的实际情况,考虑考生的兴趣和意愿
新高考“3+1+2”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那就是“1”“1”意味着物理和历史只能选择一个,所以物理和历史的划分限制了考生选择文章或理论。高考文理科的选拔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文理学在将来找工作上各有优势,但学好最重要。
但是,那些不喜欢物理和历史的人应该注意它。如果你选择理论,你必须有物理学;如果你选择文章,你必须有历史。而且,他们的分数很高。因此,我们必须更加努力,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弥补这两个学科的不足。
考生和家长在选择科目前也要考虑考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自己愿意学习的科目,或者根据自己喜欢的专业选择相应的高考科目。考生可以参考自己的一年级,听取老师的建议,并说明自己的实际情况。
高考改革会带来哪些变化
为什么要实行新高考改革如下:
进行高考改革的原因是:招生制度需要适应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高考的公平性遭遇严重的挑战。
1、数据显示,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中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义务教育巩固率也已经超过93%。
2、在这样的背景下,单一的考试方式、录取方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新需求了,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
3、高考公平一直是高考制度追求的目标,但是现有的高考公平性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偏差。
4、比如高考加分项,体育艺术特长、科技竞赛获奖或者优秀的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给予适当的加分,却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失控现象。
5、另外就是时代的发展产生了新情况、新问题,使高考公平性面临新的挑战。
高考改革的录取制度改革:
1、取消高考加分,目的是指取消高考的奖励加分。这方面改革也是为了治理高考加分的造假,促进高考公平。
2、取消高考加分之后,担心学生的兴趣、个性、特长无法得到关注,因此有了下列两方面改革,一个是自主招生改革,一个是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改革,也叫三位一体的招生。
3、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将逐渐取消高考录取批次。
4、随着高考改革推进,将实行高考志愿层面的改革。
5、随着新高考改革推进,已经没有文科填志愿和理科填志愿了,大学录取也不在区分理科和文科,而是学生按照选科填志愿,大学每个专业提出选科要求。
将在全国范围内渐次铺开的高考改革,是当下高考制度的一次深刻变革。实行“新高考”后,高中怎么教?学生如何才能进入心仪的高校?教育整体链条是否能环环相扣?
不分文理的“3+3”模式:改革凸显四大变化
自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各地开始陆续出台本地区改革实施方案。记者梳理各地改革方案发现,高考计分方式、高校招生录取方式发生明显变化,科目设置和招生批次成为改革重点。
——不分文理,变为“3+3”模式。广东、辽宁、吉林等大部分省份实行“3+3”的考试模式:前一个“3”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后一个“3”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
——外语等科目实行一年两考。北京市高考改革确定,英语听力考试从笔试中分离,一年两次实行机考,上海、吉林、辽宁等地也规定,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学生选取较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广东省除外语科目实行一年两考外,还将给学业水平考试提供两次考试的机会。
——“一考定终身”变为“多元录取”。各地规定,改革统一高考招生录取机制,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即俗称的“两依据、一参考”。
——“本科批次合并”。辽宁、福建、四川、广西等地从去年起陆续取消本科第三批次,与本科第二批次合并录取。一些省市则提出了合并第一、第二招生批次:上海市将从2016年起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并按照学生的高考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海南合并一本、二本招生批次,并计划从2020年起仅设本科和专科两个录取批次;山东省也提出,山东高校录取从明年起将不再分一本二本。
新高考方案执行时间上,上海、浙江两个试验区明年起执行新高考;北京、海南等将于2017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广东、辽宁、吉林、湖南等大部分省份定为从2018年高一新生开始执行改革;一些西部省份定于2019年开始执行。
“套餐”变“自助餐”:指挥棒如何带动学习革命
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引发普遍关注。一些业界人士认为,新高考方案总体上以学生为本,为学生、高校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考试素质教育导向、公平性更明显。但与此同时,高考的“套餐”模式变成了“自助餐”,“史、地、生”等传统副科比重增强,各科内容更注重考察与生活相结合的实践能力,高中教学势必发生重大变革。
——“走班制”必然带动分层教学。师资配置、课程组织与学校管理均不同程度面临挑战。
记者在上海采访了解到,“走班制”正在成为高中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目前,复旦附中本部已经对部分高一、高二逾两百名学生实行全部课程走班,不设行政班级,其余学生选修课实行“走班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选择的课表前往对应的教室上课,教室门口也贴出课程安排和相应的时段。
明年开始实施“新高考”的浙江省实行的是“7选3”考试模式,学生可以在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技术7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3门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这种考试给浙江省高中带来了35种课程选择“套餐”。实际操作中,由于学生选择不一,部分学校教室、教师出现一定程度的短缺。
——“综合素质测评”将由雷同到个性。上师大附中校长严一平介绍,在相关高校已公布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方案中,高考成绩不再是唯一的录取标准,而是采用“高考+校测+学业考”方式录取。在全面推进高考改革后,高校正在逐步将综合素质纳入到人才的选拔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全科成绩、综合素质和自身的实践和体验经历。
记者在各地调查发现,当前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对高考录取影响不大,部分中学做的还比较简单。
自由度增加:做好未来发展“选择题”
今年上海共有9所高校开展综合评价录取,同时高招将合并一、二本批次,原有的志愿填报方式和投档录取办法发生改变。考生在合并后的10个院校志愿里填报的自由度明显增加,原来“从一本掉到二本”的概念消解了,考生的选择面得以扩大,高分考生更易向上冲击,低分考生也有足够多的选择满足志愿。
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对此表示,希望学生和家长能充分考量自身特长、兴趣、理想,从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发展时期来把握自身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跳出只看眼前的热门专业、分数高低等狭窄视角。这也是考生真正能够在招考制度改革中以不变应万变的根基所在。“现在学生最大的困惑是,只知道学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将来要做什么?”一些教师反映,在选择多了、范围大了的情况下,考生自己也会患上“选择困难症”。“高考改革最重要的就是选择。”长春市实验中学校长迟学为说,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潜能选择优势学科,学校也要有这样的规划和引领能力。
一些基层学校负责人担心,高考改革开始实行时,对学校、学生和家长的适应能力是个挑战。
针对“走班制”,武汉市一所中学校长说:“学校教室够不够用?如何配备相应教师,走班之后新的班级如何管理,如何考勤?可能都要和过去完全不同,应提前做好准备。”
针对高校录取参加“综合素质测评”,一位孩子在上海交大附中嘉定分校入读的家长赵女士表示:在本身比较繁重的高中课业中,如何更多更好地融入业余爱好、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内容,考验着学校、也考验着学生和家长。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