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中关于文言文的常考的12个文言虚词有哪些,

2.高考文言文翻译关注点

3.高考文言文中常考的句型有哪些?

4.高考的18个古文言文虚词及意思

5.高考文言文阅读应考要点

6.高考文言文必备知识点词类活用

高考文言文考点要求_高考文言文考点

1. 求高考文言文常识总结

文学常识不得记混记杂,要时刻注意辨析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如记清一些不同流派的文学主张和代表人物等等;名句名篇的背诵最终要通过默写落实在卷面上,在复习中,一定要背默结合,默写时还要细心,不要出现错字、漏字、前后颠倒等错误,此外,还应注意标点和语气。

考点达标⒈."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 ) A.贾谊 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 答案:C(对联中嵌有屈原诗歌《招魂》《九歌》名,屈原的诗中以芳草自喻品质的高洁。屈原被放逐在湘江、沅江。

从内容上看,与屈原事相合;从感情上看,表达了惋惜、同情的心意。)⒉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 《神曲》-但丁-德国 B.《镜花缘》-李汝珍-明代 《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美国 C.《西厢记》-王实甫-元代 《唐璜》-拜伦-英国 D.《桃花扇》-孔尚任-清代 《红与黑》-莫泊桑-法国 答案:C(A.《神曲》的作者但丁是意大利人,不是德国人;B.《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是清代人,不是明代人;D.《红与黑》的作者是法国的司汤达,不是莫泊桑。

) ⒊"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的是( )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 答案:B(题干中的一首诗是朱德同志为四川三苏祠而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B项。

A项中,曹操、曹丕、曹植虽是三父子,也都是大文豪,而且也都有诗赋流传于今,但他们不符合诗中“峨眉共比高”这一内容。C项中,班彪、班固、班超虽为三父子,其中班彪、班固均以史学著称,而班超有是名将,所以与诗中“都是大文豪”内容不符。

D项中杜甫、杜牧、杜荀鹤不是父子关系,因此更不符合诗意了。)。

2.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知识点是高中学习语文时期的主要知识点之一,主要包括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文言文中的信息、归纳文言文的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古文中的观点态度、等,以下是各具体知识点总结的理解和分析。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词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虚词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特殊句式 词类活用 通假字 古今异义字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文言文翻译 筛选文言文中的信息:筛选信息 归纳文言文的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归纳概括 典故 分析概括作者在古文中的观点态度:观点态度。

3. 高中文言文必背课文总结

楼层: 3[思路分析]先默读几遍,再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解题过程]背诵文言文:1、理解法。一篇文言文如能理解得如同现代文,背诵也就没有很大的难度了,再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才能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2、抄背法。“口动十遍不如手动一遍”,碰到一些非常难懂、特别饶口的句子,可以边抄边背,这样,背得效果就更好了。“抄背法”可以抄整个句子,也可以抄关键词语、生僻词语。3、串珠法。这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如果把课文里的每个句子比做一个个珠子,那么,整篇文章就像是一串珠子。对于较难的文言文段落,可以一句一句地分散背,最后再将它们串联起来。4、提示法。平时在背诵课文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个别桔子而“卡壳”,如能摘取各句的关键词语依次抄下来,在背诵的过程中,有了这些关键词语的提示,就很容易记起整个句子的内容。如果能够把这些关键词语总结成一个提纲,不仅有助于背诵,更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5、联想法。文言文句式大都非常整齐,常用骈句,对偶、反复、排比就比较多,有了上句的内容,可以推知如下句。如《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下句与之形成对偶;再如《爱莲说》中有关牡丹、菊花、莲花的句子可以分别联想其象征义,并通过联想加深对句子的理解,这样通过联想而生发句子的背诵称为“联想法”。6、表演法。有很多记叙性的文言片段,可以通过设身处地的现场表演的方法来提高背诵的兴趣,加深对句子的印象。如《口技》中“满座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站站,几欲先走。”再如《核舟记》“船坐三人”一段。如果我们一人或几人根据课文情节做一次现场表演,背的会非常迅速牢固。 具体某一篇文章的背诵,如能把以上方法结合起来运用,效果会更好。 背诵现代文(1)分层理解背诵法。这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若要记住一篇课文或一段文字,首先要弄懂它的意思,讲了什么,分几层讲的,每层讲了些什么,了解了这些后,反复读几遍,就会加深印象,容易背出。背诵时,把课文先按分出来的段落一一对待,较长的段落也可先按再细分出来的小层次一一对待。首先要理解它的意思,读一两遍以后,逐层逐段地试背,遇到困难再翻开课文熟悉,如此逐层逐段地“扩大战果”,最后达到背诵全文。这种方法既能锻炼分层能力,又能帮助理解课文。(2)少读多忆背诵法。心理学实验证明,用于尝试回忆的时间占比例越大,记忆效果越好。另外,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读完材料一、两遍以后及时地进行尝试回忆,比读完三、四遍以后再尝试回忆的效果要好。尝试回忆用于记忆那种相对无意义的、需机械记忆的材料,比记忆有意义材料的效果好。(3)文字图景转换法。一段文字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换成图象的信息储存在脑子里,弄清楚图的上方是什么,下方是什么,前、后、左、右、远、近各是些什么,整篇是什么。然后闭上眼睛默说,把图景清晰地、牢固地储存在脑子里,背诵时就比较方便了。这种方法,记忆深刻,永久不忘,能培养想象能力。(4)重点词连接记忆法。在背诵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一段背得很熟的文章,却在一些词上卡住了。这些词有的是关联词,有的是新词,有的是重点词。这时,只要有谁提示你一下,你就能很快接上去。这说明记住关联词、新词、重点词,就能增强背诵效果。如果你记住重点词、句,把他们连成一条线,想着这条线回忆背诵,就容易背出来。重点词连接背诵法,具体记法是:在阅读第一、两遍时,找出各部分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在此基础上确定几个重点句、重点词,以此作为线索加以回忆。然后,再找出重点句、重点词与其他内容的联系。在背诵时,即可借助重点句、重点词,把各部分的片断材料融为一体。(5)定时快速熟记法。在朗读、背诵时,给自己限定时间、规定数量。如:一分钟背出一段文章,三分钟内读上两遍。读时逐步加快速度。先稍快,再加快,再特快,并要快而不乱,快而不错,迫使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使记忆信息迅速输入大脑,获得强烈印象,达到记忆的目的。(6)朗读背诵交替法。在背诵时请别人轻声陪读,以读带背。一个轻声朗读,一个慢慢背诵,彼此交换练习,然后互相监听。或在背时请已会背的同学陪背,以背带背。总之,不管采用哪种方法背诵课文,首要的一点是要理解,理解是背诵的基础。只有理解了才容易记住,切忌生记硬背,这样即使记住了,但过不了多久,它就会回生的。

4. 可以提供一下有关高考文言复习的知识点归纳吗

高考冲刺辅导:文言文考点“分析综合”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要求对文言文的“分析综合”的考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其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是在对文意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叙述事件或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推理,要求能说出某个论点的论据、某个事件的起因、某种事件的发展所导致的结果,或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评论。

考点剖析 “筛选文中的信息”,是指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出符合指令的信息。它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理解的程度。

历年高考试题涉及提取的信息内容是:①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②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③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才智的信息;④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要求学生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

这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综合能力。考查的内容有:①某个论点的依据;②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③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发展所导致的结果;④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阅读的最高层级,它是前面各项内容的综合体现,只有准确把握了语句含义,对文章的有关信息进行辨别和筛选后,才能对文章的基本倾向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归纳概括和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它要求:一是概括的完整性、全面性,作者的观点态度包含的几个方面都要顾及,不要以偏概全,丢三落四;二是概括的准确性、恰当性,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恰如其分地概括。

预测透析 〔样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杜周者,南阳杜衍人。

义纵为南阳守,以为爪牙,举为廷尉史。事张汤,汤数言其无害,至御史。

使案边失亡,所论杀甚众。奏事中上意,任用,与减宣①相编,更为中丞十余岁。

其治与宣相放,然重迟,外宽,内深次骨。宣为左内史,周为延尉,其治大放张汤而善候伺。

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者,久系待问而微见其冤状。客有让“君为天子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

狱者固如是乎?”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至周为廷尉,诏狱亦益多矣。二千石系者新故相因,不减百余人。

郡吏大府举之廷尉②,一岁至千余章。章大者连逮证案数百,小者数十人;远者数千,近者数百里。

会狱,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于是闻有逮皆亡匿。

狱久者至更数赦十有余岁而相告言,大都尽诋以不道以上。廷尉及中都官诏狱逮至六七万人,吏所增加十万余人。

周中废,后为执金吾,逐盗,捕治桑弘羊、卫皇后昆弟子刻深,天子以为尽力无私,迁为御史大夫。家两子,夹河为守。

其治暴酷皆甚于王温舒等矣。杜周初征为廷史,有一马,且不全;及身久任事,至三公列,子孙尊官,家訾累数巨万矣。

(《史记·酷吏列传》) [注]①也是一个有名的酷吏。 ②“郡吏,郡太守也。”

“举之廷尉,以章劾付廷尉治之。” 1.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杜周酷吏本色的一组是( ) A.至周为廷尉,诏狱亦益多矣会狱 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 B.大都尽诋以不道以上 其治暴酷皆甚于王温舒等矣 C.治桑弘羊、卫皇后昆弟子刻深 使案边失亡,所论杀甚众 D.其治与宣相放,然重迟,外宽,内深次骨 其治大放张汤而善候伺 〔点拨〕A项“至周为廷尉,诏狱亦益多矣”上是说“诏狱”多的客观事实,“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中的行为主体是“吏”,而不是杜周,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B项“大都尽诋以不道以上”是杜周手下的“吏”对犯案人的诬陷,“其治暴酷皆甚于王温舒等矣”中的“其”如果认真分析就会看出所指代的是杜周的两个儿子,应注意前句的省略主语和后句“其”的指代对象。C项“治桑弘羊、卫皇后昆弟子刻深”中的桑弘羊是当时的理财高手,皇帝的信臣,皇后的昆弟子的身份更是非常寻常,但是杜周“捕治”“刻深”,酷吏本色暴露无遗,“使案边失亡,所论杀甚众”,其残暴更是有目可见,该项符合题目要求。

D项“其治与宣相放,然重迟,外宽,内深次骨”,“其治大放张汤而善候伺”是交待杜周深受减宣与张汤二人的影响,但是又比减、张二人“重迟,外宽,内深,次骨”,“善候伺”,这并不是直接表现杜周的酷吏本色。答案为C。

〔解读〕这是高考的必考点,解答的关键在于仔细地审清题干要求的“直接”两字和“酷吏本色”两处限制,理解分析,全面比较,答案就明白了。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周在义纵和张汤手下任职时受到两人的赏识。

又因为上奏的事情合乎皇上的心意,官职一升再升。 B.杜周当廷尉时,他治理政事仿效张汤,并且善于窥测皇上的意图,断案只是以皇上的好恶为标准,他的这种做法受到当时人的批评。

C.到杜周当了廷尉,很多二千石一级的官员被拘捕。案犯被押到京师会审时,杜周就。

5. 高考语文现代文归纳总结

高考的两到阅读题-科技文阅读和散文阅读

议论文,说明文等常作为"科技文阅读".特点还真不好说.考察的其实就是你在文章中找答案的能力和判断能力,选项有时看起来全是对的,你要咬文嚼字才能选出答案.但如果你阅读量广,特别是关注眼前的科技进展啦,发现啦,碰到你看到过的或熟悉的文章做起来就事半功倍了,起码心理上就有了优势,如果强说的话,这也算是个特点了.

散文则要求你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特点嘛全国各个地区有不同,有的把主题隐藏较深,有的主题较明显而要你分析他的修辞手法啦,结构线索啦。。不过做这种题有个共通点就是多读美文,读的越多越容易抓住主题.

高考中关于文言文的常考的12个文言虚词有哪些,

高考教材文言文常考句子翻译归纳

  第一册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第二册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第三册

 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16.虽乘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这样快。

 1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的地面上月光满地,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里面有藻、荇等水草交错,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18.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喜欢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钻牛角尖。

 19.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

 2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

 21.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第四册

 22.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北方有人欺负我,我想借助你的力量杀掉他。

 2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2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2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2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27.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28.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呜呼,其真邪?其真不知马也:驾驭它不采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第五册

 29.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异形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30.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它们的尽头。

 31.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心神凝住了,形体消散了,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

 3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3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破漏,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3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武器装备的强大。

 3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3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3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39.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40.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

 4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4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时登上这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4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4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人的忧愁之前就忧愁,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第六册

 4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

 4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4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防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宫廷中的官员和丞相府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奖善罚恶,不应该不一样。如果有邪恶不正、触犯法令的人和尽忠行善的人,应当交付主管官评判他们应得的惩罚和奖赏,来表明陛下公正明察的治理,不应当出于私情偏袒一方,使得内廷外府法度不一。

 4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君王接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得以昌盛的原因;君王接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落到衰败的原因。

 4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希望乱世姑且保命,不要在诸侯里闻名,飞黄腾达。

 50.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先帝并不认为我地位低下,孤陋寡闻,却让自己降低身份,在驾相顾。

 5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兵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难的关头我奉行使命。

 5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我做不出成效,那就惩处我的罪过,来上告先帝的英灵。

 5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陛下也应当自己谋划,征询治国的好办法,明察并采纳正确的话,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诏训示。

 5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人对优厚的俸禄却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

 5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

 5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轻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能明察详审,但一定依据实情处理。

 57.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战是*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竭尽了。

 5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河边芦苇青苍苍,白露已经结成霜,心中怀念这个人,就在河岸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

高考文言文翻译关注点

高考常考的虚词是18个。

第一课时

⑴于是,就。⑵才,这才。⑶却。⑷是,就是,原来是。⑸竟然。⑹他的。⑺乃至,甚至。⑻可是。⑼而,又。⑽这样。[11]你,你的。

[巩固练习]

1. 良乃入,具告沛公。

2.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3. 今君乃亡赵走燕。

4. 诸葛亮真乃神人。

5.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6.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7.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8. 作计乃尔立。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⑵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⑹通“如”,好像,如同。

⑺通“尔”,你,你的。

(8)[而已]罢了。

(9)「而后」才,方才。

(10)「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巩固练习]

1.蟹六跪而二螯。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4.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5.因人力而敝之,不仁。

6.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7.吾恂恂而起

8.而母立于兹

9.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第二课时

⑴什么。⑵怎么样。⑶哪里。⑷多么。⑸为什么。⑹怎么。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注意一些复合词。

[巩固练习]

1. 却看妻子愁何在?

2.如太行、王屋何?

3.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4.作计何不量!

5.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6. 此为何若人?

7.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8.徐公何能及君也?

9.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0.求,尔何如?

11.这自然,何消吩附

12.何其衰也!

13. 何乃太区区!

⑴解释为:和、跟、同。⑵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⑶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 “结交、交好”。

[巩固练习]

1. 其可怪也与? 2. 吾与点也

3.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

4. 与秦而不助五国也。

第三课时

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⑵其中,其中的。

⑶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⑷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⑸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

⑺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⑻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

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⑽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11)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巩固练习]

1.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3. 既其出

4.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5. 其孰能讥之乎?

6.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7.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8.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9. 其真邪?其真不知马邪?

10.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11. 其若是,孰能御之?

12. 今存其本不忍废。

13.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⑴暂且,姑且。⑵将,将要。⑶而且,并且。⑷况且,再说。⑸尚且,还。⑹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⑺同“夫”,句首助词。⑻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⑼如果。

[巩固练习]

1. 且秦强而赵弱。

2. 今且九十。

3.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4.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

5. 存者且偷生。

6. 三军既惑且疑

7. 磐石方且厚。/四体康且直。

8. 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9.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10.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11. 且如今年冬

第四课时

⑴如果,假如。⑵像,好像。⑶你(的),你们(的)。⑷此,如此,这样。⑸至于。

「若此」如此,这样。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巩固练习]

1.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 若入前为寿。

4.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5.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6.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7. 指挥若定。

8. 以闲敝邑,若何?

⑴处所,地方。

⑵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 “......的地方”、“......的人”等。

「所以」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⑵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所谓」所说的。「所在」⑴到处。⑵所在之处,处所。

「巩固练习」

1.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 某所,而母立于兹。

3.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4.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5.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⑴却,可是。⑵那么,就。⑶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⑷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⑸就是。⑹原来是。⑺只。⑻同“辄”,总是,常常。⑼原来已经。(则是)只当是。(则则)赞叹的声音。

[巩固练习]

1. 连呼则则。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4. 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

5. 临视,则虫集冠上

6.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7. 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8. 《论语》六则

9. 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10.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第五课时

⑴成为,变成。⑵做。⑶作为,当作。⑷是。⑸以为,认为。⑹被。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⑻指心理活动。⑼有。(11)治理。(12)装作。(13)为了。(14)给,替。(15)对,向。(16)因为。(17)则“于”,在,当。

[巩固练习]

1.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 何辞为?

3.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4. 愿为小相焉。

5.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 窃为大王不取也!

7. 慎勿为妇死。

8. 为君翻作《琵琶行》。

9.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10.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

11. 不足为外人道也。

12.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3.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14. 为除不洁者,引入。

15.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16.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为,由于。2、而。3、把,拿,用。4、以为,认为。5、凭,靠。6、按照,依照。

7、根据。8、通“已”,已经。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10、在。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12、任用。「以为」1、把......当作或作为。2、认为。3、把......制成。

[巩固练习]

1.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2.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3.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4. 斧斤以时入山林。

5.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6. 敛赀财以送其行。

7.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8.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9. 皆以美于徐公

10.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1.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12.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3. 日以尽矣

14. 铸以为金人十二。

15.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第六课时

⑴同现代汉语“也”。⑵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

⑶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⑷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⑸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⑹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⑺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⑻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也者)⑴语气助连用,起说明或解释作用。⑵用在句末,表示反问。

(也与)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带有反诘之意。

(也么哥)句尾助词连用,无实义 (也已矣)罢了。

[巩固练习]

1.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2.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3. 是说也,人常疑之。

4.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5. 曹公,豺虎也。

6.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7.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8.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9.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10.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11. 看坐儿的也只是搬张短凳在夹缝吕安插。

12. 岂独伶人也哉!

⑴对,对于。⑵在。⑶与,跟,同。⑷到。⑸从,自。⑹在......方面。⑺比。⑻被。⑼受。

⑽向。(11)给。

「于是」⑴在这时。⑵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⑶在这件事上。⑷在这种情况下。

⑸对此。

「于是乎」于是。

[巩固练习]

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3. 燕王欲结于君。

4.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5. 受制于人。

6. 不拘于时,学于余。

7. 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盘缠,于路投奔人。不想日却在这里撞见。

8.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9. 乃设九宾礼于庭。

10.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11. 于是余有叹焉。

12.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

13.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14.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第七课时

⑴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⑵与“若”连用,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 “......似的”。 ⑶放在主语后,表提顿或判断。⑷放在主语后,引出原因。⑸放在疑问句末,表疑问。 ⑹放在假设复句中,表\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 ⑺放在“有”字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⑻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后加\相应的量词和名词)。⑼放在后置的定语后,“的”。⑽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调整音节。(11)在陈述句末,表结束。

[巩固练习]

1. 言之,貌若甚戚者。

2. 陈胜者,阳城人也。

3.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4.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5. 何者?上下之分也。

6.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7. 近者奉辞伐罪。

8.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9. 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10. 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11.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⑴他,她,它(们)。⑵的。⑶往,到......去。⑷这,此。⑸作宾语前置的标志。⑹我。

⑺调整音节,无实义。⑻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⑼作定语后置的标志。⑽向。

[巩固练习]

1. 吾欲之南海,何如?

2.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3. 我见相如,必辱之。

4.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5. 何陋之有?

6.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7. 句读之不知。

8.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9.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0 然后驱而之善。

11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⑴于是,就。⑵依照,根据。⑶依靠,凭借。⑷趁着,趁此。⑸通过,经由。⑹因为。⑺缘由,机缘。⑻沿袭⑼继续。

[巩固练习]

1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2 .因击沛公于坐。

3 变法者因时而化。 4 因遗策。

5 因河为池。 6 因拔刀斫前奏案。

7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8于今无会因

9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第八课时

⑴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⑵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⑶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⑷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⑸同“于”。⑹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⑺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⑻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巩固练习]

1. 儿寒乎?欲食乎?

2.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3.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4. 生乎吾前……

5.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6.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7.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8. 日食饮得无衰乎?

9. 以吾一日长乎尔

10.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⑴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⑵哪里,怎么。

⑶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⑷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⑸相当于“之”。

⑹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巩固练习]

1.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2.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3. 犹且从师而问焉。

4. 盘盘焉,囷囷焉

5. 焉用亡郑以倍邻?

6.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高考文言文中常考的句型有哪些?

 为了能够更好地搞好文言文的复习备考,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我们会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特别值得大家关注:

  关注点一: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高考命题专家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把握,仔细辨别。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等。我们在翻译文言文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推断其意义。

 例1: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分析:此句中的“奇”字为意动用法,应译为“对……感到惊奇”。此句应译为: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

 例2: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分析:此句中的“穷”字是使动用法,应译为“使……窘迫”。此句应译为:从古至今,从无使他的臣民窘迫而自己能没有危险的。

 例3: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

 分析:此句中的“晨”是名词用作状语,可译为“在早晨”“一大早”。如果不能识别名词活用就很难获得满分。此句应译为:侯可一大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归还他的主人。

 例4:大用则王,小用则亡。

 分析:此句中的“王”本为名词,在句中用做动词,译为“称王”。因此本句应译为:用在大处就可称王,用在小处就会身亡。

 例5: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分析:此句中的“丧”是动词的为动用法,应译为“为……治丧”。如果判断不出“丧”的活用就很容易闹出笑话来。本句应译为:马患肥胖症而死,(庄王)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

  关注点二: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有许多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常被命题老师看重。要想能够准确翻译此类句子,就必须能够译出其句式特征;否则就极容易易造成失分。

 例6: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恐。

 分析:此句为定语后置。“故为兵者”为“农”的后置定语,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定语还原到原来的位置,此句应译为:吴良想对原先当过兵的农民登记编册,老百姓十分恐慌。

 例7:乃招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分析:此句中的“谕以祸福”为状语后置。在翻译时首先应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再进行翻译,此句应译为: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福祸(利害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例8: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分析:此句为以“…者…也”作标志的判断句。在翻译时必须将其译成“……是……”的格式,即:听说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终止大王对斗剑的喜好。如不能将此句式特点译出就很难得满分。

 例9:赵国何求而不得也。(2005年高考天津卷)

 分析:此句为宾语前置句。在翻译时必须将“何”回归其位。应译为: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

 例10: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分析:此句的“刚于为吏”属介词结构后置,“见忌于上”属于被动句式。在翻译时首先应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再进行翻译,即:朱晖做官很正直,被上司嫉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

  关注点三: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的词语大多是多义的,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常常是翻译题考查的重点。在具体翻译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从众多的义项中选择出最恰当的一个进行翻译。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要对词语的不同义项加以区分辨别。

 例11:范氏富,盍已乎?

 分析:句中的“已”是多义词,常见的义项有:停止;取消;已经;过分;语气词等。根据语境,可知“取消”义项最恰当。此句应译为: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

 例12: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

 分析:句中“罢”字是多义词,常见的义项有:停止;罢免;结束,遣散等。根据语境可知“结束,遣散”义项最恰当。此句应译为:裴侠说:“因为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役使他人,这是我所不愿意做的。”于是全部都遣散了。

 例13: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

 分析:句中“剧”的常见义项有:厉害,严重;复杂,繁多等。根据语境可知“繁多”义项最合适。此句应译为:事物虽然繁多,一定经常到母亲那里看望问候才离开。

  关注点四:成分省略

 成分省略也是文言文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省略的成分通常是主语,宾语,介词宾语等。省略的成分常常是命题老师注意的地方,我们在翻译时一定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出来。

 例14:因乞李氏以归。

 分析:此句中省略的成分是宾语“这部书”,翻译时应补出来,即,于是向李氏讨取(这部书)回家。

 例15:主簿大惊,遽以白就。

 分析:此句中的“遽以白就”省略了介词“以”的宾语“之(这件事)”,在翻译时省略的内容要补上,即“遽以(之)白(于)就”。此句应译为:主簿非常吃惊,立即把(这件事)禀告阴就。

 例16: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分析:此句中的“乃以告僧”省略了主语、宾语和名词性短语的中心语,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他们补出来。即:李超最初不说,尼姑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

  关注点五: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非常普遍。这一知识点也是高考命题经常涉及到的内容。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尤其要特别注意那些存在古今异义的词语,千万不可以今译古。否则,就会出现错误。

 例17:隐处穷泽,身自耕佣。临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分析:此句中的“穷”不能译成“贫穷”“穷困”,而应该译成“偏僻”。因此该句应译为:(孟尝)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临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户。

 例18: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

 分析:此句中的“学者”是古今异义的词语,不能译为“做学问的人”,而应译为“学习写文章的人”。即该句应译为:学习写文章的人应达到这个地步才罢休啊!

 例19: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

 分析:此句中的“再”是古今异义的词语。应译为“两次”。即该句应译为:(任期)长的三年一轮换,(任期)短的一二年就轮换两次。

 例20: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

 分析:此句中的“妻子”是古今异义的词语,应译为“妻子和儿女”。如果不能识别就会失去此点的得分。该句正确的翻译为:楚相孙叔敖,一生坚持廉洁的操守,现在妻儿老小却贫困到靠打柴为生。清官实在不值得做啊!

  关注点六:单音节词

 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为主,而古代汉语词汇与此相反,以单音节为主。此类知识点也常常是高考命题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因此,我们平时的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加强对单音节词翻译的训练。在具体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地把古汉语的词汇当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去解释。

 例21:隐处穷泽,身自耕佣。临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分析:此句中的“耕佣”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而是“耕”和“佣”两个词,意思是“种田”“做工”。按照评分标准如若不能解释出“佣”的含义要扣分。所以该句应译为:(孟尝)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临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户。

 例22:遂大困,寻死富阳。

 分析:此句中的“寻死”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而是“寻”和“死”两个词,意思是“不久”“死在(富阳)”。该句应译为:于是极度贫困,不久死在富阳。

  关注点七: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翻译时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如果不按照固定的格式翻译就会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能用它的固定意思来翻译,不能擅自意译。

 例23:其李将军之谓也!

 分析:此句中的“……之谓也”是固定格式,应译为“说的是……”。如不清楚此格式很容易误译成:大概是李将军说的吧!正确的翻译应为: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例24: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

 分析:此句中的“无以……”是固定格式,应译为“没有用来……的”。所以此句正确的翻译为: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能够取代薛季昶的。

 例2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分析:此句中的“……孰与……”是固定格式,应译为“与……相比……”。即此句应译为:我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漂亮?

 常见的固定结构还有:何以……为?(表反问语气,译为“为什么……”)无乃……乎?(表示揣度语气,译为“恐怕……吧”)、奈……何?(表示用来询问的,“拿……怎么办”)、得无……乎?(表示怀疑与揣测语气,译为“恐怕……吧”)等。

  关注点八:修辞知识

 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有比喻、借代、互文、委婉等。具有这些特点的'句子大都不能采用直译的方式,而应根据其修辞方式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意译方式。如果需翻译的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有的需将喻体直接换为本体,有的就需抓住喻体采用形象描绘的方式进行意译;如果需翻译的句子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就应采用直接点明借代本体的方式进行翻译;如果采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方式,翻译时就要把相应的内容合并到一起意译;如果需翻译的句子是委婉的修辞方式,就要根据语境译出句中所要表达的意思。目前高考试题中虽然此知识点设题并不多,但今后是否会加大这方面的力度,我们很难知道。因此对这一知识点略做说明以备后患。

 例2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分析:此句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方式。如果不了解此修辞方式很容易将此句误译为:不因为外物的美好而感到喜悦,也不因为自己的坎坷而感到悲伤。正确的翻译是要把相对应的内容合并到一起。此句应译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

 例27:峰极危者,必跃而居其颠;洞极遂者,必猿挂蛇行,穷其旁出之窦。

 分析:该句中的“猿挂蛇行”是比喻的修辞方式,应译为“像猿一样悬挂,像蛇一样爬行”。如果不了解此修辞就很容易翻译错误。

 例28: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李密《陈情表》)

 分析:该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此句中的“日薄西山”就是比喻祖母刘氏寿命将尽。在翻译时可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其译为:只因为祖母刘氏的生命就像太阳将要落到西山一样,奄奄一息,生命垂危。

 例29: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分析:此句采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方式。“金”是借代,代指“金属制成的刀剑”,属材料代物。翻译时要直接点明借代的本体,译为:金属制成的刀剑放在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如果不了解该句中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就很容易闹出笑话来。

 高考文言文翻译主要考查以上内容。因此,我们在文言文翻译的备考过程中,重点要从上述角度,揣摩命题者的意图,从而做到胸有成竹。惟其如此,我们才不会事半功倍。

高考的18个古文言文虚词及意思

一、考点阐释:“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内容中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翻译题中,因此这是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二、考题探究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4广东卷)( 2 )不识吾子奚以知之?(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解析“奚以”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相当于“以奚”,即“凭什么,根据什么”。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4湖南卷)(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解析“于斯亭”是介词短语作状语,翻译时应把其放在谓语动词“饮酒”的前面。三、句型介绍文言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四、复习方略1.借助典范例句,分类辨识这是一种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方法。不是死记一些抽象的格式,而是要结合课文中的典范例句,比较其基本格式及标志词,找出其共同特点,从而分类辨识各类文言特殊句式。在阅读训练或考试时,将试题选句与例句进行比较判断,从而做到举一反三,提高效率。例如:掌握宾语前置句,在弄清楚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定义特点及其规律后,只要记住下列句子:“彼且奚适”“古之人不余欺也”“惟兄嫂是依”“何厌之有?”就可以去套类似的句子而做出判断,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了。例:选出与“古之人不余欺也“的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B)A、毋吾以也 B、不吾知也 C、如或知尔 D、则何以哉2.对照现代汉语,比较辨别有些特殊句式或用法与现代汉语无太大差别,如主语省略与今天基本相同,再如“……为……所……”“……于……”表被动,那么我们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寻找相同点,轻松确定其句式。也有一些特殊句式今天已经不再使用,但保留在今天经常运用的成语熟语里,如“唯利是图”的宾语前置,“弱肉强食”的被动句式,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加以类比,找出相同点,从而确定其句式。而大多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今天已经不再使用,那么,我们应着眼于二者之间的不同点,看文言文的这一语句现代汉语怎么说,从而确定它属于哪一种句式。3.立足语境语感,揣摩把握着眼于对文意的理解,培养语感,在整体语境中揣摩和把握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的特点,有助于防止错误解读,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尤其是确定省略的成分,更要依赖具体的语境来有效地把握。在阅读训练中,我们一定要将有关选句放到具体的语境中,联系上下文乃至全篇,仔细体会语感,制订语意,并进行比较辨别,从而准确判断其句式特点。4.掌握句式特点,准确翻译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往往要以把握常见文言句式为其基础。事实上,高考中对文言句子翻译的考查通常是涉及文言句式的把握的。因此,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文言特殊句式及其成分省略等基本知识,显得至为重要。我们要能运用这些相关知识,并将结合具体语境(包括上下文和写作背景两个方面),仔细体味和制订要求翻译的句子,明确句式特点,努力实现知识迁移,从而顺利地解答这类题目。其次要引导学生注意考察具体语境准确翻译句子。如果不注意从句式的角度作总体观照,只注意从一个一个词作局部的断章取义,往往会偏离原文大意,将整个句子的意思弄错。如翻译《齐桓晋文之事》一课中的“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一句,要知道“莫之能御”是一个宾语前置句,相当于“莫能御之”;还要能清楚“保民而王”与“莫能御之”构成假设关系。五、分类说明(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类型:1、用“者”、“也” 表判断。(1)“……者,……也”式。 1、子瑜者,亮兄谨也。(?0?0赤壁之战》)2、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3、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这是最典型、最常见的判断句式。主语后面加”者”,表示提顿,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也”附在谓语后,对主语加以判断或解说。者”和“也”不必译出。(2) “……者,……”式。1、粟者,民之所种。2、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3) “……, ……也”式 。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传》2、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女婿)《左忠毅公逸事》

3、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蔺列传》4、夫战,勇气也。(4) “……者也”式。1、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表判断。⑴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⑷梁父即楚将项燕。⑸环滁皆山也。⑹此亡秦之续耳。3.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和代词“是”的区别)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⑵此后典籍皆为版本。⑶问今是何世。⑷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⑸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⑹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4、主谓直接表判断的。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⑴荀卿,赵人。⑵刘备天下枭雄。⑶晋鄙嚄唶宿将。 (huòzè )(4)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5)秦,虎狼之国。《屈原列传》5.用“非”“未”“弗”“无”“莫”“毋”等否定词表示判断。 ⑴予本非文人画士⑵有司、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⑶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⑷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⑸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⑹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不要以为我年长,就不敢讲真话注意点: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练习1、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项是( ) A、刘豫州,王室之胄。B、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C、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2、下面“是”表判断的句子是( )A、是吾剑之所从坠。B、海瑞言俱是。C、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D、是年谢庄办团练。3、下列句式中哪些是判断句?(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2)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4)故木受绳则直。(5)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人骑。(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7)是可忍,孰不可忍?(8)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4、故事一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世说新语》)你能很快找出故事中的判断句吗?5、找出判断句并翻译。夫诚信者,君子所以事君上,怀下人也。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人与期焉,此以诚信为本者也。故诚信者,天地之所守而君子之所贵也。——唐武则天《臣轨诚信章》(二)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请观察下列句子,找出这些句子的共同点,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若属皆且为所虏重为乡党所笑不拘于时至激于义理者不然虽万被戮,岂有悔哉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有标志的被动句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 或“受......于......”表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2.无标志的被动句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辨别。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⑵人马烧溺死者甚众。⑶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⑷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狡猾的兔子一死,狗也很快成为人们的食物。鸟被打尽的时候,人们把良弓也束之高阁不用了。⑸龙逢斩,比干剖。(6)荆州之民附曹者,逼兵势耳。荆州归顺曹操的百姓,不过被战争形势所逼迫罢了注意点:“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可译为“我”。如:1、府吏见丁宁(我)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翻译下列句子:1、诚请见教。2、望见谅。3、请勿见笑。练习1、指出下边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B.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D.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2、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B、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C、帝感其诚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3、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同舍生皆被绮绣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忠而被谤D、受制于人4、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行将为人所并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D、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5、翻译下面的句子。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2005年广东高考) (三)倒装句一、课前热身(导)1、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 (06年广东卷,第10题)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shěn)由也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2、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句子。(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06年江西卷)(1)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家人目间 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思考与大体规律小结:1、翻译倒装句式要注意什么?翻译文言倒装句应注意运用翻译五法 (留、换、补、调、舍)中的“调”法。三、考点解读文言文倒装句式是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一种,2005年纳入考试范围,在各省市试题先后出现8次。考查形式有两种:一是单独命题,以选择题出现二是结合文言语句翻译综合考查四、考点知识链接与整合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倒装情况概括起来有两种:前置型句式: 1、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2、宾语前置后置型句式: 1、定语后置 2、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1.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⑴甚矣,汝之不惠!⑵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2.宾语前置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⑴古之人不余欺也。⑵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没有过这样的东西。⑶忌不自信。B.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宾语,宾语前置。⑴大王来何操?⑵沛公安在?⑶执肃手曰:“卿欲何言?”⑷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同道呢⑸不然,籍何以至此?C.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⑵夫晋,何厌之有?⑶唯利是图,唯才是举。D、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E、、“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F、“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练习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宾语前置句式。  ①何以战?   ②臣实不才,又谁敢怨?③日月逝矣,岁月不我与。 ④一言以蔽之。2、选出与“忌不自信”句式不同的一组( )A、城中皆不之觉。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C、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3、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 )  A、时不我待。B、皆不可限以时月。C、宁信度,无自信也。D、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4、下列句式不与其他三项相同的一项是( )A、大王来何操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C、夫晋,何厌之有D、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5、(06年广东卷)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6、(06全国卷一)翻译句子: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7、找出宾语前置句并翻译:(1)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禺页异焉。玄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师旷撞晋平公①(2)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②!惟其言而莫之违③。”师旷侍坐于前④,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⑤。公曰:“太师谁撞⑥?”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⑦,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⑧之言也。”左右请除之⑨。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注:①选自《韩非子》②莫乐为人君——没有比做人君再快乐的了。③莫之违——没有人敢违背他。④师旷侍坐于前——师旷(名乐师)陪坐在前面。⑤琴坏于壁——琴在壁上撞坏。⑥太师——师旷。谁撞,即撞谁。⑦言侧——于侧言。⑧是非君人者——这不是统治者。⑨除之——除掉他。 判断句:曹操天下枭雄也。巨是凡人。被动句:1、见......于......表被动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所......表被动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受......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省略句: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省主语、谓语、宾语等)倒装句:宾语前置:1、疑问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 3“是”“之”作宾语提前的标志 唯利是图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状语后置: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高考文言文阅读应考要点

高考的18个古文言文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一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

二、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

三、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

四、乃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

高考文言文必备知识点词类活用

1. 高考语文文言文部分答题技巧和方法

文言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题一直都非常稳定,历年的考试都没有太大的意外发生。

一般也是从实词、虚词、性格表现和内容归纳四个方向设置题目。所占分值为12分,一般设置3-4个题目。

一般来说,最后一道题目是从全文的角度上进行考核,所以首先应该阅读最后一道题目,大体了解文章内容。然后要仔细的阅读原文,凭借自己的语感进行初步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加点字的时候一定要结合题目进行理解。

第三步就进入到了实际的解题环节:1、文言实词题。要对考核的实词进行字形和字义的分析。

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联系上下文,推导出词义,然后将选项中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倘若发现语言通顺合理,这说明解释的正确无异议。一般来说,从没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这是题目设置的干扰项。

2、文言虚词题。同学们在备考时也一定进行了大量的虚词练习,在做这道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该确定这个词在其他遇到过的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将这个意思套到试题中的句子进行验证,倘若也说的通,那就应该是正确的。

3、性格表现题。首先应该先找出来的是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先要排除干扰选项。

做这道题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张冠李戴,把别人的性格或与之无关的性格硬加到主角头上,要尽可能避免这种错误的发生。4、内容归纳题。

首先要找出文段当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然后认真阅读并精确掌握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错误选项中的错误往往很细节,主要从顺序颠倒、无中生有、人物事迹错乱等角度去分析。

第一:判断加点词的正确与否,这一题在繁杂的古文实词翻译中我该重点掌握哪些词语,我该如何去训练自己答这种题。运用几个方法:排除法 代入法(将它后面给的解释代入原文看句子是否通,不通即是错)推断法(利用字形推--即看该字的写法结构透出出来的含意、利用语法推--即分析该字在该句所充当的句子的成分得出它的词性、利用语境推--即结合课文上下文意思理解该字意义)第二: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这一题,我该着重去掌握哪些词语进行比较,分析问题。

先把高考常考的120实词18虚词的意思用法先掌握起来。.。

2. 怎么复习一篇文言文 要分几个步骤 说清楚一点

一、整体把握阶段 (一)、明确要求和考点。

在进行高考文言文条块复习前,我们务必要抽出一堂课时间讲解文言高考要求以及历年高考相关情况,使同学们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知己知彼,做到有的放矢。

1、总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浅易的标准是: (1)词汇: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

(2)语法结构: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 (3)体裁:非专门性较强的学术著作。

(4)内容:较少出现生疏的古文化常识或艰涩的古文化背景,少用典故。(5)风 格: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古白话不在考查之列)。

刘国正先生曾举出了四部书作为浅易文言文的代表,它们分别是:《孟子》、《史记》的传记部分、《梦溪笔谈》、《聊斋志异》。 2、具体的考点要求: (1)、理解 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高职高考仍是在文章内容的理解或翻译上涉及)。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牢固树立知识树,初步把握各考点所涉及的基本知识 通过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文言文知识已有一定的积累,但在脑海中是较为凌乱的,欠系统化。这时,应帮助学生依据考点牢固地树立起文言文知识树。

知识树主体框架有文字、词语、句式、翻译。文字包括字音、字形;词语有实词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包括使动、意动、为动等用法),虚词如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还有兼词与双音词如连绵词、同义复词、偏义复词、复式虚词等以及一些语义比较固定的语词;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疑问句、成分省略句等;翻译涉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牢固地建立知识树会让学生对文言文有个更为全面、系统的整体上的把握,复习才会更有针对性。 那么,怎样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牢固地树立起知识树呢?笔者认为,教师应依据知识树的走势,利用三周左右的时间由下而上地帮助学生对各考点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应是较为全面的,以帮助学生进行初步地识记和理解。

以学习实词这个考点为例,内容大致有:精析考点;对有关此考点的近二三年的高考题进行回顾,以了解其考法;更重要的是要对此考点中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如以单音节为主、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进行归纳,归纳工作应做得详细一些,如对于120个常见的文言实词,要归纳出其常用义项,尽可能多的把课文中的例句找出来加以印证。其它考点的学习、梳理与归纳也大致如此。

二、夯实课本中的文言文知识阶段 在目前紧张的复习备考中,不少老师及考生在文言文的复习时,往往忽略了课本。一些考生认为,高考中的文言文测试,选文全部出自课外,没有必要对课本上的文言文花费太大气力;有些老师在辅导中也只注重了针对考纲的系统的考点复习,而没有对课本予以充分重视。

笔者在辅导高考的实践中和对高考试卷的解读中深刻认识到,对教材中的课文弃之不顾,无疑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第一,学习文言文培养语感最为重要。

只有多读,在长期的日积月累中,才能逐渐体悟进而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随着对文言文语言感受力的逐渐增强,那么你的文言文语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而教材中的文言文,历经专家学者对古典文学的精心筛选后,集中安排在中学课本中,可谓是最为经典,最为集中,最为规范。如果把这些文章学深读透,应该说基本奠定了一个人的文言基础。

在考前,如对课本中的所有文言文篇目再熟读巩固,甚而成诵,再把文后注释温习几遍,加深记忆,对高考肯定会大有裨益! 第二,高考的命题原则应该说还是以课本上的知识点为基础和标准,命题者绝不会脱离课本随意从课外选取文章来拟题考核。说到底,高考测试就是课本知识向课外的迁移和延伸,就是考查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课外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或者说,题目在课外,而答案在课内。文言文的考核内容无外乎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理解等方面,只要把课本上出现的实词、虚词、句式等很好的掌握了,那么对于高考中的这些知识点的考核也就不难解决了,对于高考中课外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也就容易了。

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题,均有上述特点。现以2006年的广东省高考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为例略作分析。

第一题是这样的: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然诺,好周人急救济B.母如其言,附舟诣谭往见 C.谭谢不纳,母大困道歉D.奉糜食母,抱衾寝母给……吃 C项中的“谢”是一个多义项的常见实词,除有“道歉”、“辞别”、“感谢”、“告诉”、“凋落”等意义外,用作“推辞、谢绝”也是常用义项。如《孔雀东南飞》:“阿母谢媒人”。

根据原文常允恭的母亲张氏无所依,想投靠儿子的朋友谭敬先而不被接纳,最后只好到金陵找杜一元这个语境,可断定“谢”的意义应是“谢绝”而不是“道歉”。B项中的“诣”,只有“往、到”的意思,根据上下文,常母是跟随人往见谭敬先,所以解为“往。

3. 求高考文言文常识总结

文学常识不得记混记杂,要时刻注意辨析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如记清一些不同流派的文学主张和代表人物等等;名句名篇的背诵最终要通过默写落实在卷面上,在复习中,一定要背默结合,默写时还要细心,不要出现错字、漏字、前后颠倒等错误,此外,还应注意标点和语气。

考点达标⒈."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 ) A.贾谊 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 答案:C(对联中嵌有屈原诗歌《招魂》《九歌》名,屈原的诗中以芳草自喻品质的高洁。屈原被放逐在湘江、沅江。

从内容上看,与屈原事相合;从感情上看,表达了惋惜、同情的心意。)⒉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 《神曲》-但丁-德国 B.《镜花缘》-李汝珍-明代 《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美国 C.《西厢记》-王实甫-元代 《唐璜》-拜伦-英国 D.《桃花扇》-孔尚任-清代 《红与黑》-莫泊桑-法国 答案:C(A.《神曲》的作者但丁是意大利人,不是德国人;B.《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是清代人,不是明代人;D.《红与黑》的作者是法国的司汤达,不是莫泊桑。

) ⒊"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的是( )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 答案:B(题干中的一首诗是朱德同志为四川三苏祠而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B项。

A项中,曹操、曹丕、曹植虽是三父子,也都是大文豪,而且也都有诗赋流传于今,但他们不符合诗中“峨眉共比高”这一内容。C项中,班彪、班固、班超虽为三父子,其中班彪、班固均以史学著称,而班超有是名将,所以与诗中“都是大文豪”内容不符。

D项中杜甫、杜牧、杜荀鹤不是父子关系,因此更不符合诗意了。)。

4. 高考文言文怎么复习才好呢

第一步,从高一开始,每学完一册书,利用寒暑假,要求学生将所有要求背诵的篇目(这里也有老师要求的),在假日里,复习背诵并且默写在作业本上,三年一贯,“学而时习之”。

这是疏通重点的一步,旨在熟记要点,形成口笔交互效果,增强记忆。第二步,在高三上半年,利用晨读,将1---6册课本所有文言篇目(这时,最好不包括古诗与戏剧,这两部分单独复习,效果会更好),采取5、4、3、2、1、6的先后顺序,每周三节晨读,一周一个单元,十一周可以复习完。

要求学生每篇必读两遍,第一遍连注释一起读,重点读注释,解义;第二遍,通读全篇,如有背诵,复习背诵。之所以照前面顺序安排,是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一般高三先讲第五册,大约两个月后能讲到第六册,如此安排这两册就可以及时复习)。

这一步,是以学生个体的活动为主,教师仅指导而已,目的在于熟悉课文内容,在浅表意义上,力图增强语感和熟悉程度。第三步,在高三上学期末,利用一个月的课上时间,师生共同逐篇复习课文。

这一步,是最关键的一步,尤其是对于第二步的深化与提高。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形式上,好象是在串讲文言文,而实质上,教师一定要对全套教材每篇文言文的知识要点烂熟于胸,在课上复习时,要拎出要领,触类旁通,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总结规律,授之以渔。

所以,这一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突出重点,做到每课有得,充分体现知识体系的连续性相关性和取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的精神。只有如此,才能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才能从浅表的熟识达到深层的理解进而从容的运用。

5. 怎样学好高中语文(重点是文言文和阅读)

学习文言文就是三点:多读、多背、多练。

古人学习文言文,讲究烂熟于心,“熟读

不会作诗也会吟”!虽然我们不一定要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但其重视诵读的习惯无疑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所说的“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有机会的话,还应当尽可能阅读一些文言作品,如“

”、“

”、

等,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视野。“多背”是指凡是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要

的背诵,最好能一字不落的把它默写下来,连

也不要弄错!不过千万别以为这只是“死记硬背”,倘若你能坚持到底,那么,在潜移默化当中,你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语习惯和

的方法,你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的培养起来了。“多练”是提

言阅读能力的捷径之一,不仅要认真完成课后训练,而且要多做相关的字词句的分类训练,以拓展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我的文言文一直都不错,高考那年也几乎是满分,我觉得主要原因是我的语感比较好,因为我喜欢历史读的书也多,所以一般情况下都知道一点,再加上平时记了一点重点字词,对

,

,

都掌握的很好,所以一般文言文都难不倒我,但是因为大学毕业之后就不接触了所以慢慢的也就忘记了,现在好多都忘记了。

阅读理解学习:

阅读理解在高考中也占一个大项,我觉得需要要扩大自己的阅读量,培养语感,阅读理解一般差不多都是概括文章大意,或者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其实只要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理解文章大意就ok啦。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想要成绩突飞猛进则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只有脚踏实地才是最好的办法。

扩大阅读量,包括现代文,文言文,诗词,中国历史。这样对阅读、诗词鉴赏、作文、文言文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读的多了,语感就加强了,有些题目不用问为什么就知道答案是啥了。

6. 文言文阅读技巧

学习文言文重点主要是文言文的读音,断句,对句意的理解,对精美语段的背诵,对文章内容的要点的概括这五个方面,近年来为了更好的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也扩大了对课本以外的浅显的文言文阅读。

学法指导: 1.读准字音 借助课本(书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文言文中的生僻字;多音多义字;通假字;古代人名;地名仍保留古音的字。

这些都是学习的重点。 2、学会断句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词之间的停顿根据文意,古汉语大多采用单音词表意,不要把两个相邻的单音词误读为现代汉语的合成词。

长句可根据文意断句,句首的语气词可停顿。 3.理解句意 ①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理解句意。

②了解古今词义变化,正确理解句意。 ③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

4.对精美选段进行背诵 要想背得快、记得牢,首先要读准课文,一字不差,不丢字,不多字,不错字,认真地逐字读,待到读熟后,再考虑背诵,一篇新课文,最主要的是先读正确,否则读错的地方形成习惯很难纠正。其次,边读边理解,已有理解内容,才能背得准确。

第三,背诵时可将较长的文章分成小段,“个个击破”。第四,借助联想,形体动作,辅导记忆背诵。

第五,不断复习,任何人记忆不可能一次完成,有计划地进行反复训练,可以增强记忆。第六,背诵中心难点易错之处,可摘重点写笔记。

5、对内容要点的概括 针对文章的内容,一般设问:写什么人,叙了什么事,介绍了什么物品的特点,阐述了怎样的道理,答这些问题,就要逐句逐层逐段理解文章,在阅读方法上是与现代文相同的,文言文虽然因距离我们生活较远,但它的学习是有明确范围的,无论那个知识题,都以课本为主。所以一般同学只要肯下力气,文言文的成绩就会较好。

7. 请问高考古文阅读有什么秘诀,最好分条举例解说.谢谢.

解析历年春季高考古文阅读题 -------------------------------------------------------------------------------- 分析2002年和2003年的春考古文题。

这两年春考语文卷中的古文阅读试题均为两大题:其中一题都是关于艺术(绘画)的评论;另一题前者为两段记叙短文的比较阅读,后者为人物记叙文的阅读。 考测的内容有:1、虚词析;2、实词解释;3、成语意义理解和作用分析;4、句子翻译,特点比较;5、文章归纳;6、特色理解;7、简要拓展发挥;8、通假字。

试题涉及了高中文言文阅读的大多数要点,所以学习和复习必须扎实而全面。我们试举实例来加以具体说明: 2002年春考阅读题(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3-26题A。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而先后心在于臣,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B。 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

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 予叹曰:“旨哉!意成乎道也。”

2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三易马而三后今君后则欲逮臣乙竟日亡所获也子意乎鱼24、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的词,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①而先后心在于臣/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②用之则过也/乃投竿问甲曰A、①意思相同②意思不同B、①②意思都相同C、①②意思都不同D、①意思不相同②意思相同25、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26、两文所写事件不同,事理剖析上A段侧重一方,B段则;人物表现上,A段以对话为主,B段除有人物对话外,还有,因而记叙更具完整性。 两文所含之理相同,可概括为。

解答23题,一靠知识积累,二靠简单语法分析,三靠句意理解。 “易”常作形容词,为“容易、简单”之意;用为动词时有①“轻视、小看、”,②“交易、交换”,③“变换、改变”等意。

此句中的“易”是动词,看文句应是③“换、更换”。 “逮”在古文中的常用义有①抓住、逮捕,②追上、赶上,③比得上、及得上(表比较)等,看文句是赛驾车,所以应为②“赶上”、“追上”。

“竟”在古文中有“竟然”及“整”“完、完毕”等义,“竟日”则为“整天”之意。“意”在古文中有动词和名词两种基本用法,为“意料、料想”和“意图、心思、希望”等义,句子与钓鱼相关,而且“意”为句子主语,所以应是“意图”、“目的”、“愿望”、“希望”之义。

所以,我们必须注重积累,把握常用实词用法,并且学会作语法分析和语境分析。 24题考常用虚词的辩析,同样需要知识积累和语法分析。

“而”在古文中的常见用法是作连词、或表顺接、或表转折、或表并列,或表修饰,有时“而”还通“尔”;“但”在现代文中表转折,是连词,在古文中却是副词,意为“只、只是”。 ②中的“则”和“乃”都有连接作用,但“用之则过也”与文中的“术已尽”形成转折关系,这个“则”是“却”的意思;“乃投竿问甲”和前文是先后相承关系,这个“乃”是“于是、就”的意思。

由此判定,②中的“则”、“乃”意思不同,选C。 要解答好25题这样的翻译题,知识积累和语法分析必不可少,否则就读不懂文句,难以准确译为现代文。

在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通假字,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以及固定的复词。 “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中的“之”在主谓之间,不必译。

“御”是“驾车”不是“骑马”,“未尽”是说明“教”的,句子应为“把”字句,所以可译为“你没有把驾车的技术完全教给我”。 由此可见,要把古文句子翻译好,把握词的用法特点和句子的结构特点是十分重要的。

26题考简单的写作特点分析和文意归纳。 解答这类题首先要读懂文章,其次要把握要点和特点,第三要仔细审题,有的放矢。

26题第一空前一句既是限制又是提示。前句又说“不同”,那么不同于“一方”的必定是“双方”或“多方”,观文章确定为“双方对比”。

第二空应注意“人物表现”即“如何表现人物”(描写),而后句又有“记叙”前句更有“人物对话”,所以此空决不可填“叙述”。观文章,则很容易确定为“动作描述”。

第三空是归纳两文的共同之处,这就要抓关键句。A文中有反问句“而先后心在于臣,何以调于马?”,强调“心”要在马。

B文有“目不瞬、神不变”之句和“予叹”之句,强调的是“意”不能动。两者的共同点,自然是“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心无杂念”了。

综上所述,古文学习、复习必须注重积累,及对积累的知识进行分析,把握其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训练,在训练中学会语法和语境分析,学会思想内容的把握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从根本上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文言文词类活用是高考语文文言文的考点知识之一,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考文言文必备知识点词类活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文言文必备知识点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作动词

 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驻扎(《烛之武退秦师》)

 伯说,与郑人盟 盟:结盟(《烛之武退秦师》)

 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 前:走上前(《荆轲刺秦王》)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衣冠:穿白色的衣服戴白色的帽子(《荆轲刺秦王》)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前:走上前(《荆轲刺秦王》)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朝服:穿上朝服(《荆轲刺秦王》)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前:走上前(《荆轲刺秦王》)

 左右既前,斩荆轲。 前:走上前(《荆轲刺秦王》)

 沛公军霸上。 军:驻军(《鸿门宴》)

 沛公左司马使人言于项羽曰: 言:告诉(《鸿门宴》)

 沛公欲王关中。 王:为王、称王(《鸿门宴》)

 不可不语 语:告诉(《鸿门宴》)

 吾得兄事之。 事:侍奉(《鸿门宴》)

 籍吏民。 籍:登记(《鸿门宴》)

 范增数目项王。 目:使眼色(《鸿门宴》)

 刑人如恐不胜。 刑:施加肉刑(《鸿门宴》)

 道芷阳。 道:取道(《鸿门宴》)

 仕宦于台阁 仕:任官(《孔雀东南飞》)

 头上玳瑁光 光:发光(《孔雀东南飞》)

 映带左右 带:环绕(《兰亭集序》)

 一觞一咏 觞:喝酒(《兰亭集序》)

 歌窈窕之章 歌:歌唱。(《赤壁赋》)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攻占;东:向东进军(《赤壁赋》)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打渔砍柴(《赤壁赋》)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筑舍定居。(《游褒禅山记》)

 以故其后名之曰: 名:取名(《游褒禅山记》)

 由山以上五六里 上:向上走。(《游褒禅山记》)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名:识其本名(《游褒禅山记》)

 名词活用作状语

 夜缒而出。 夜:在夜里(《烛之武退秦师》)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向东(《烛之武退秦师》)

 秦将王翦破赵,?,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北:向北(《荆轲刺秦王》)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函:用匣子(《荆轲刺秦王》)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上:向上(《荆轲刺秦王》)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箕:像簸箕一样(《荆轲刺秦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鸿门宴》)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像鸟的翅膀一样(《鸿门宴》)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夜:在夜里(《鸿门宴》)

 头发上指。 上:向上(《鸿门宴》)

 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 间:抄小路 (《鸿门宴》)

 孔雀东南飞 东南:朝东南(《孔雀东南飞》)

 手巾掩口啼 手巾:用手巾(《孔雀东南飞》)

 卿当日胜贵 日:一天天(《孔雀东南飞》)

 晚成单罗衫 晚:在晚上(《孔雀东南飞》)

 西望夏口 西:向西(《赤壁赋》)

 东望武昌 东:向东(《赤壁赋》)

 有泉侧出 侧:从旁边(《游褒禅山记》)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敝:损害(《烛之武退秦师》)

 素善留侯张良。 善:友善、交好(《鸿门宴》)

 高余冠之岌岌兮 高:加高(《离骚》)

 长余佩之陆离 长:加长(《离骚》)

 固前世之所厚 厚:推重(《离骚》)

 千万不复全 全:保全(《孔雀东南飞》)

 正襟危坐 正:调整(《赤壁赋》)

 渺沧海之一粟 渺:渺小得像(《赤壁赋》)

 不知东方之既白 白:露出白色 (《赤壁赋》)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走到尽头。(《游褒禅山记》)

 火尚足以明 明:照明。(《游褒禅山记》)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定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远:远方(《荆轲刺秦王》)

 群贤毕至 贤:贤士(《兰亭集序》)

 少长咸集 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兰亭集序》)

 死生亦大矣 大:大事(《兰亭集序》)

 不知老之将至 老:年龄老的时候(《兰亭集序》)

 入之甚寒,问其深 深:深度。(《游褒禅山记》)

 常在于险远 险远:险阻僻远的地方。(《游褒禅山记》)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惑的地方。(《游褒禅山记》)

 动词活用作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 句子 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

 留待作遗施 遗施:遗施之物,纪念品(《孔雀东南飞》)

 往往有得 得:心得。(《游褒禅山记》)

 而其见愈奇 见:见到的景象。(《游褒禅山记》)

 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到达的人。(《游褒禅山记》)

 于是余有叹焉 叹:感慨。(《游褒禅山记》)

 副词活用作动词

 极视听之娱 极:穷尽,尽情享受(《兰亭集序》)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尽情享受。(《游褒禅山记》)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1、动词的使动用法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亡:使?灭亡(《烛之武退秦师》)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闻:使?听到(《荆轲刺秦王》)

 项伯,臣活之 活:使、、、活(《鸿门宴》)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跟从(《鸿门宴》)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止:使、、、止,制止(《鸿门宴》)

 樊哙侧其盾以撞 侧:使?斜侧着(《鸿门宴》)

 引以为流觞曲水 流:使?流(《兰亭集序》)

 所以游目骋怀 游:使?纵展;骋:使?开畅(《兰亭集序》)

 舞幽壑之潜蛟 舞:使?起舞(《赤壁赋》)

 泣孤舟之嫠妇 泣:使?哭泣(《赤壁赋》)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足以荣汝身 荣:使?荣耀(《孔雀东南飞》)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使?错误,弄错。(《游褒禅山记》)

 3、名词的使动用法

 以此下心意 下:使?委屈(《孔雀东南飞》)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于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于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用于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数词有时也活用为意动。动词一般不用于意动。用于意动的词可以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迟:认为?晚(《荆轲刺秦王》)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怪,认为?奇怪(《荆轲刺秦王》)

 齐彭殇为妄作 齐:把?看作相等(《兰亭集序》)

 2、名词的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把?当作边邑(《烛之武退秦师》)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以?为王,称王(《鸿门宴》)

 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赤壁赋》)

 3、数词的意动用法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把?看作一样(《兰亭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