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不能决定你的人生,而这个重要的选择足以决定你的阶层

人生不相信高考的句子,人生不相信高考

高考,牵动着每一个学子家庭的神经,对学子影响深远,有时决定,至少是改写着一个学子的命运,尤其是农村学子的命运。对有些学子而言,尽管高考过去了很多年,但仍像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梦境中,一切依然是那么熟悉而清晰,梦醒时分,依然心有余悸。

我讲述自身高考的经历分享后,引发很多网友的共鸣,她们纷纷热心评论:

说实话,尽管高考距离我已有10多年了,每每想起,也是如梦一场,不敢轻易触及,就像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

随着6月8日高考钟声的落幕,注定又是几家欢喜几家忧, 高考似乎就是一道分水岭,也许昨天我们还在同一起跑线相互加油鼓劲,今日却已隔半个天涯只能“分道扬镳”。

通过高考,也就是一场考试,你金榜题名,奔向理想的象牙塔欢呼雀跃,而我,名落孙山,在去还是留的纠结煎熬中叹气不绝。我们原本都是旗鼓相当,驰骋沙场的老将,却因一场考试的分际,而成了天壤之别的“相逢陌路”。

这就是高考的残酷,残酷到连声招呼都不会和你打。 它的残酷,不仅在于分数的高低,区别于录取大学层次的不同,更深远的在于,它将成为你日后升学、工作择业、升职加薪的“标签”,甚至多少决定你人际圈、生活群体的层次,从而影响着你整个人生的基调和格局。

高考前夕,老师一直和我们强调,“ 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当时,我理解的仅仅是,因为高考太苦、太累、太虐、太难熬、太“变态”,所以太难忘。经历过高考,也算经历了人生百般苦态,以后再也不会有这么苦的日子。

事实上,我大错特错了。现在10多年过去了,回过头来看,高考所经历的那些所谓“苦”,其实还算不上真正的苦。高考所经历的苦, 不过横竖只是一场与自我要求,最多是与家庭期望之间的较量 ,大部分只是皮肉身心之苦。

而走上社会, 被领导刁难得没脾气还得满脸赔笑的“曲意逢迎”

被客户虐千万遍遍体鳞伤依然还得待对方如初恋的“死缠烂打”

被同事挤兑得无处容身却只能强颜欢笑的万般隐忍……

这些还不算什么!

电视剧《欢乐颂》中王柏川表面风光,却在夜深人静应酬跑到路边抠喉催吐,吐完又继续玩命喝的场景,令人无比心酸!

《大时代》中进新被老板辞退时,跪着求老板再给一次机会,说知道自己头脑笨,但真的需要一份工作养家。可是职场就是这么残酷,再可怜也没博得老板的同情。

《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为了在工作中立足,在前夫和自己的情敌面前,依然保持低三下四的姿态,拿鞋给对方试穿……

与成人世界里的苦相比, 高考所经历的苦至少没有包含生存压力、人格尊严、生命危机等成分 。

高考所经历的苦,是纯粹的苦,而且这种苦相对公平,只要付出了,大部分可以获得同等的“回报”。而成人的世界,苦的涵义太广,外延太复杂,不公平待遇的现象也太多。

发现有个有趣的“因果轮回”现象是,之前过得很苦的同学,现在就算过得不是大富大贵,基本上也是顺心遂意。而之前没经历过很苦的同学,在后来的日子中,屡屡碰壁,不是在求职中由于学历不高,没有专业技能遭拒,就是不能吃苦耐劳,工作责任心差而被辞,或是忍受不了干活累、工资低、看不到希望而叫苦跌天……

当然,他们有的少部分通过后来加倍的努力成功逆袭,但大多数还是在过着不尽如人意的生活中为当初所偷的懒后悔不已。

现在,我终于明白“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其深刻的外延之义。

首先,并不是“经历”了高考,人生就完整,因为人生的完整性是一连串因果连锁反应,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同时,在那段岁月中真正付出努力,无愧于青春,才算是真正“经历”,否则,只能算是经过。

“ 经历了高考的人生才算是完整的人生 ”,我认为它的正面释义应该是:

因为经历了“拼搏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的全力以赴,经历了这番寒彻骨,方知梅花扑鼻香之珍贵,深刻体会到付出与收获的意义;在经历也许付出与最终收获并不成正比,在感受巨大落差的锥心刺骨之痛后,依然心怀希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积极用自己的人生轨迹诠释出对“不公平”全新的阐义。

经历高考,让我们学会接纳不管结果如何,只要无愧于心的自己;让我们懂得人生驿站与整个人生旅程之间的关系,得意了,不必扬眉吐气,因为你只是赢了整个旅程中的小小一段;失意了,亦无需灰心丧气,因为坚持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经历高考,让我们的人生更完整,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拥有更高境界的开放、包容之胸怀。

岁月拾遗 - 专题 -

高考不能决定你的人生,而这个重要的选择足以决定你的阶层

人生不在于高考,而是以后的人生道路。有的老人的建议极为重要。

高考确实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而在高中学习就更难了。高考后,许多人认为他们可以喘口气或完全放松。老师在我们面前常常提起,等到高考就好了,其实等待他们的在后面,而不是仅仅一个高考和一个大学。老师的意思是,到了大学我们会很轻松。然而,这种看法和观念是错误的。正是这个错误的想法使得许多人在高考后离去。

对于个人来说,高考其实是一个开始,并不是结束。进入大学后,你不应该躺在床上偷懒,应该比之前还要努力,要站在高处,比别人更高一层。换一种说话,高考的努力是为将来个人建造一个好的生活房子打下基础。如果地基打好了,将来的建筑会更稳定,但是如果地基不稳固,它就会长得很大,逐渐腐败。那么高考努力无意义?

从生活的角度来看。高考后松一口气的想法实际上是躺在大学和社会的摇篮里,大学和家长可以为自己来买单,让自己的日子更好一些。事实上,人们应该不辜负自己的过去,不辜负高中经历的艰辛。只有在经历之后长大,那些经历是人生中重要的,不然,他们会被?高考后生活更轻松是高考努力的意义?的错觉所欺骗。

事实上,这也给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当我们竭尽所能更正确地回答一些小问题时,我们有没有想过更正确地回答生活中的大问题?政府为我们高考学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他们有没有想过要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付出更多的努力?高考是人生的一个台阶,但千万不要把它放在屋顶上,要利用好高考这个台阶。

《吐槽大会》策划人李诞作为功成名就的年轻85后精英代表,一直自信满满。

但当被问到毕业学校背景时,他却感慨起来:“我目前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考上名校。

”其实,李诞初中毕业考了全校第一,高中正值叛逆期,以为自己反抗当代教育是件特牛逼的事。疯玩几年后,高考错失了好学校,也错失了最初的不少发展机会。

高考虽然不足你决定你的人生,但绝对会影响你的未来

每年高考,看到各种各样的消息,我会很羡慕这群学子,可能是对于一个30多岁的大叔对青春时光一种回忆。

现在在每一个参加高考的同学是幸福的,至于你有机会参加高考,而有的人连参加的机会都没有。

好好考试,不管成绩好坏与否,不要给自己青春留下什么遗憾,许多年以后,你会发现有些遗憾,无论你以后花多大的代价也是弥补不了。

你们所厌恶的今天,是我们回不去的昨天。

在上升通道越来越窄的情况下,谁能够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就为脱离原生阶层存储了一定的砝码。

虽然社会一直标榜着以能力说话,不可置否的是,HR筛选简历时存在着一条鄙视链: 清北>985>211>一本>二本>三本>专科。

若不是能力过人,想要进入所谓的大公司,难!

去年乌镇互联网大会,一张合影刷爆朋友圈。这16位在中国互联网最有权势的大佬,几乎毕业于国内外知名大学。

例如刘强东就是中国人民大学出身,其中不乏当年的高考状元。

有人调侃自己挤不上这张餐桌不仅是没钱,还没有名校毕业证。

2016年,《国际金融报》对中国A股500名上市公司高管的教育程度做了调查,发现84%的高管都拥有高学历,一半毕业于985大学。

薪酬前10位的董事长,其中8位都毕业于重点本科院校。

当然,马云是个例外,前提是你要能保证自己拥有马云的见识和头脑。

无论什么国家,优秀的教育资源是稀缺的,这在全世界都一样。

好的学校拥有最顶尖的教育资源,更聚集了一批最优秀的同行人。

你选择的不只是学校,而是同一频率的圈子,你在这个圈子里认识的人,甚至能让你少走弯路。

我承认,好的学校并不能保证你毕业后自动获得高薪职位,也不能保证人生就从此开挂。

但,若能进入好的学校,最大的收获是能够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重新塑造自己的气质、思维方式与格局。

思维影响行为,眼界决定格局。

寒门很难再出贵子

看一组数据:城市学生考入北大的概率是农村学生的6.18倍!

假设10万名中学生,考入北大的为1000人,那么城市学生约为45370人,农村学生约为54630人。

那么城市45370人中就有837人考入北大,那么城市学生上北大的比例为1.84%农村54630人中只有163人考入北大,而农村学生上北大的比例为0.29%城市学生考入北大的概率是农村学生的6.18倍!

我们应该还有印像,在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火了,不是因为他考出了690的高分,而是因为他接受采访时说了一段大实话:

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话: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那个好学校。你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的,衣食无忧,而且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这种教育资源上享受,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

是很多那种外地的孩子啊,或者是农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所以这种东西就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很多捷径。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通俗来讲,家里又好又厉害的这种。

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是,你没有知识就改变不了命运的。我父母是外交官,怎么说呢,从小就是给我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包括对我这种学习习惯,这种性格上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所以我就是每一步的基础,都打得非常牢靠,所以最后自然就是水到渠成。”

美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政治与社会学者罗伯特·帕特南曾说:“社会阶级的固化,是机会不平等的起点。”

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人就出生在罗马。

你说出身没得比,不想参与这场竞争,没问题,竞争迟早会找上你,因为你生存在一个优胜劣汰的社会。

大学可以读一般但城市必须是一线大城市

如果不能进入中国的那些名牌大学,或者不能进入这些名牌大学的好专业,优先挑选中国经济发达的城市

大学可以一般般,但是大学所在的城市,最好是一线大城市,因为那里有最前沿的信息和更高提升眼界的可能性。

首先,中国一线的城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北、上、广、深,和最好的大学所在的地区多少还是有些重合的,当然深圳大学比较弱,广州的好大学也不算多。

因此尽量选择北京、上海及周边(即南京、杭州二市),以及广州一流的大学。这些地方的机会要比中国其他地方多很多。

再接下来,除了已经提到的南京和杭州,按照次序还应该考虑武汉、成都、西安和哈尔滨这四个城市。

像像BAT这些大公司,以及外企Google、微软、高盛等投行,麦肯锡和普华永道等咨询公司,也只到这几个城市招人。

对上述这些城市进行校招,在考虑城市的优势时,大学聚集的程度和绝对水平也很重要,因为那样对企业来讲去那里招聘成本相对低。

也就是说,从其他城市毕业,即便你再优秀,学的专业再好,直接进入这些公司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除此之外,尽量选GDP靠前的沿海省份和相应的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

为自己的将来着想,经济体量越大的城市,企业越集中,机会也越多,找工作面试都更方便点。

如果自己不能考入清华北大重点大学,选择一个大城市好好读完大学哪怕差一点,然后在这个城市扎根下来,好的城市代表的可能就是一个阶层。

如果在大城市读书,你会见识更多可能,发现原来很多事情只要不设限都可以办到,

你可以和顶尖的人接触,甚至成为他们的一部分;

你可以参与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的展览、会议;

你可以在北上广找到具有竞争力的工作,而与你同时应聘的,可能是留学回来的人;

你可以谈论改变社会改变世界却毫无违和感,因为你真的有可能做到;

你不管做什么之前被别人嘲笑为痴心妄想的事情,都会有很多和你一样的人,与你相视而笑,携手同行;

你可以拥有很多在小城市读大学根本见识和想象不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