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铜仁高考喜报,铜仁市2017高考
1.铜仁高三复读班最好的是哪家?
2.铜仁一中文科生一般211有几个
3.铜仁和毕节比,哪个发展要好一些?
铜仁共有四所大学,分别是铜仁学院、贵州工程职业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铜仁学院
铜仁学院,位于“西部名城”贵州省铜仁市,是一所省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前身系1920年成立的铜仁明德中学,1978年,成立铜仁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铜仁地区教育学院并入,更名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学校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并更名为铜仁学院。
2、贵州工程职业学院
贵州工程职业学院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具有独立颁发国家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现有交通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健康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6院(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022人。学校规划总占地面积700亩,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
一期工程建设已投入4.2亿元,建有教学大楼3幢、实训大楼2幢、学生宿舍8幢,行政办公大楼、田径场、图书馆、食堂、学生活动中心等,建筑面积超过17万平方米;校园网及教学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也已建成,电子及纸质图书共有30余万册。二期工程已启动,建设部分实训楼、学生宿舍、教师周转房、体育场馆以及其他配套用房。
3、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是2002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于1938年创办的国立三中江口分校的农职部。2002年铜仁地区农业学校、卫生学校、财政学校、商业学校、高级职校合并组建,升格为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2015年12月16日成为国家民委、贵州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2017年8月,学院入选为国家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4、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Tongren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位于贵州省东北部著名旅游胜地——"中国西部名城"铜仁市。前身系思南师范学校,创建于1919年,有着100余年的悠久办学历史、是省重点师范学校,在贵州省学前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2012年1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升格为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扩展资料:
铜仁的教育事业
2016年各级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达83.04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年末,全市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招生12865人,在校生35519人,毕业生6940人。有中等职业学校17所,招生15315人,在校生39336人,毕业生14076人。
有高中教育学校50所,招生47100人,在校生132796人,毕业生35488人。有初中教育学校241所,招生68241人,在校生213262人,毕业生74606人。有小学教育学校918所,招生56675人,在校生339507人,毕业生66058人。有幼儿园674所,在园146522。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百度百科-贵州工程职业学院
百度百科-铜仁学院
百度百科-铜仁
铜仁高三复读班最好的是哪家?
一、学校创建于1964年8月。筹建时订名“铜专初农”,校址选取在城郊的磨刀湾。当年9月1日学校开学,正式命名为“铜仁耕读中学”。
1964年8月,铜仁耕读中学诞生,校址选定在城关镇北关大队的磨刀弯。据时任校长谢仕强介绍和我平时的了解,耕读中学1964年秋季招生80人,借用地区教师进修学校校舍开展教学活动。与此同时,征购地区糖烟酒公司磨刀弯酒厂土地50亩作为新校园,将酒厂3000平方米的厂房、宿舍改建为教室、师生宿舍。1965年春季,师生由教师进修学校搬入完成改建任务的磨刀弯新校区,紧接着又新修了800平方米的教学楼(现还保留在原址),师生们参加了其中许多勤工俭学建校的活动。当年秋季再招新生100人。应该说白手起家,创办一所学校是艰难的,但是,在谢仕强老校长与全体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也是顺利的,充分体现出那个时代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精神。
学校创办的第二年,时逢毛泽东主席发表著名的五七指示,即“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全国迅速掀起学习五七指示的热潮,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以五七指示作为办学方针,决定每周4天时间上文化基础课,2天时间从事生产劳动。
人迹罕至的磨刀弯随着耕读中学师生的入住喧嚣了,朗朗的读书声从教室里、从学生宿舍里传出,欢快的笑语声从操场、从田间地头传出。学校离老城区2.5公里,没有通车道路,校园环境差,工作学习条件很艰苦,师生们悻然接受,没有任何怨言,大有改天换地舍我其谁的志向。教师工作非常负责,认真钻研教学业务,每周4天的学习时间,教师们一丝不苟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学生们也十分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课、笔记、完成各学科作业,学习风气十分浓厚。2天的劳动时间,师生们学干各种农活,在水田里插下水稻,种下油菜,在地块上种下蔬菜,自建栏圈,自养家畜、家禽,实现了蔬菜、肉类的自给。学生在收获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劳动技能,增强了劳动观念。以致这两届学生毕业踏入社会后,文化基础知识扎实,吃苦耐劳,适应社会的能力很强,成了那个时代经济、社会建设的骨干力量。
耕读中学的办学实践完全符合毛泽东主席的五七指示精神,得到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全力支持,学校快速发展。1970年,耕读中学迎来了16名大学本科毕业生,1971年又从地直学校抽调20名教师,办起了高中部,班级增至17个,教职工增至60人,学生人数增至800余人。当时的省教育厅、地革委对这种卓有成效的办学方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二、1971年8月,学校易名为“铜仁地区五七中学”,搬迁到条件较好的两板桥铜仁地区农校内。
1971年8月,铜仁耕读中学更名为铜仁五七中学,学校整体从磨刀弯校区搬迁至铜仁农校两板桥校区,校园扩大,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师队伍人数增加,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各项工作步入了正轨。这一个时期共培养了高中毕业生2届230人,初中毕业生4届1140人。这批学生毕业后,全部成为那个年代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通过劳动锻炼步入工作岗位,为铜仁经济社会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恢复高考后,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从工作岗位参加了国家的高考选拔,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其中不乏优秀人才。
以上时段,全国的文化大革命全面铺开,转向纵深发展,铜仁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瘫痪,正常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影响。铜仁五七中学也不例外,一些老师遭到批斗,学校几经停课闹革命,又几经复课。毕竟由于学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当时的交通不方便,老师基本住到校内,受到的破坏性影响较小,再加上那时城区中学只有3所,办学规模也小,适龄学生能在城区读上中学很难,学生及其家长非常珍惜这种读书的机会。尽管全国的各类学校正常办学遭到严重干扰,铜仁五七中学由于所处地域位置的特殊性却保持着蓬勃向上发展的趋势。这个时期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实施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由龚庆丰任主任,谢仕强任副主任。
三、1973年,学校更名为“铜仁第三中学”,明确为正处级事业单位。
1973年8月,铜仁五七中学更名为铜仁三中。这一年秋季,学校高一年级招生3个班160人,初一年级招生8个班340名学生,在校学生人数突破了1000人。地革委行文将铜仁耕读中学更名为铜仁三中,为地直正县级事业单位,学校整体搬迁到铜仁地区教师进修学校(瓦窑河校址)。铜仁三中有22年的办学历程,因为历史的原因,它既有办学的高峰,也有办学的低谷。不管是办学的高峰时期,还是低谷时期,铜仁人民群众对铜仁三中始终情有独钟,给予较高的评价,就是这以后两次更改校名,大家仍然喜欢称其为铜仁三中。铜仁三中这段办学历史约有25年,按照其办学的规模与兴衰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铜仁三中前期办学历史约12年时间。可以说这个时期学校取得辉煌的办学成绩,与铜仁一中、思南中学共同领航着全区的高中、初中教育,得到社会很高的评价。此阶段,铜仁三中学校教职工队伍扩大到124人;班级24个,学生人数增加至1240人。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教师工作干劲、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团结奋进。在高度重视德育教育的基础上,将语数外、数理化、政史地等文化课摆在了教育的重要位置。同时,学校除了开展正常的文化科技知识教学活动外,还适应社会发展潮流,注重传授劳动生产技能。利用课余时间组建红医班、农机班、电工班、农业科技班等。在灯塔公社龙田冲办起了磷肥厂、小农场,同学们有计划的前往学工、学农。这一个时期的办学给铜仁社会、给当年学生留下了很深的烙印。
尤其难得可贵的是,一大批来至全国各地,接受过大学正规教育,具备扎实专业教育知识的教师,顶住文化大革命的重重压力,潜心钻研教育教学工作。他们不仅接受来自全国各地教育教学和高考的经验与信息,还积累了一整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更具有高尚的师德;他们不仅是学生的导师,也是学生的益友;他们用脑、用心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使当时的学生受益匪浅。这个时期的教师邓德强、黄颂尧、蒋先义、何瑞山、唐德敏、陈绍明、陈学贵、王瑞华等都是高中各学科教学能手,在全区及贵州省中学教育界很有名望。
国内的文化大革命刚一结束,学校就将工作重心转向各项教学活动,提出了“整顿校风,端正教风和学风,搞好教学秩序,向课堂45分钟要教学质量”。难得可贵的坚持,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出了丰硕成果。1977年12月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一年,1978年6月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二年,铜仁三中高考录取率均以优异成绩排在全区前列。1979年4月全区高二年级数理化竞赛,铜仁三中获全区总分第一,全区学生总分前3名全在铜仁三中。同年6月,也是恢复高考的第三年,铜仁三中高考录取率进入全区第1名,全区的文、理状元均是三中毕业学生(文科高考状元首届初中毕业生王启群,理科高考状员应届毕业生魏双松)。三中师生敲锣打鼓在铜仁大十字张贴红榜,逐一给上榜学生家送喜报的活动影响很大。铜仁三中借助这种势头,各项工作继续维持着较好水平,一直延续至1985年。当年,我已从农村学校调铜仁四中任教,见证了铜仁教育界的这段历史。
还有一件事值得叙述,就是学校有名望很高的的两支篮球队。当年铜仁人民非常喜爱篮球运动,每天晚上只要不下雨,东山球场就必有篮球赛,铜仁三中教工男子篮球队在全区及比邻省兄弟县市非常有名,在各种名类繁多的篮球比赛中基本立于不败之地。学校的陈绍明、唐德敏、刘长庚、金强、王林强等老师是当年铜仁球迷所崇拜的球星,看三中教工男子蓝球队打球是一种享受。此后,张进华同志由贵阳师院体育系分来学校任体育教师,后任团委书记、政教处主任、副校长。他利用业余时间组建了铜仁三中女学生篮球队,兼任教练员,从各县招收具有篮球运动身体素质的女学生,坚持做到夏练三伏、冬练数九,20余年不间断,是全市唯一一支坚持业余时间训练不间断的运动队,在全市处于绝对冠军地位,多次在全省中学生女子篮球比赛中夺冠,也多次代表贵州省中学生女子篮球代表队参加国家级比赛。铜仁三中教工男子篮球运动的光荣传统通过学校女学生篮球队得到发扬光大。
铜仁三中后期办学历史约10年。这个阶段的办学是艰难而又痛苦的。1979年,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划定重点中学、普通中学的政策,随即将铜仁一中、思南中学明确为重点中学,从办学资金和招生政策上给予扶持。从1980年秋季开始,高中招生由原定划片录取更改为全区东五县由铜仁一中提前择优录取,西五县由思南中学提前择优录取。由于办学资金得不到扶持,尤其是优质生源全部集中到重点中学,普通中学的教育管理、教学质量提升难度加大。普通中学教师付出比重点中学教师大得多的努力,但是,每年的教学成绩和高考录取率仍然逐年下滑。再加上不合理的办学评估机制,社会上片面的以高考升学率排队等,普通中学的教师感觉辛勤付出得不到公正评价,思想上出现了波动,一大批优秀教师陆续追随着当年知识分子“孔雀东南飞”的潮流调离了铜仁。铜仁三中在校学生人数一度由1200余人下滑到600余人,办学呈现出十分尴尬局面。尽管如此,这个时期的3任校长邓德强、黄颂尧、张明友带领全体教师始终忍辱负重,爬坡越坎,探寻改变学校现状,振兴发展学校的路子,其付出是艰辛的,其精神是难得可贵的。可以说,这个时期铜仁三中的校长与教师既是创业者,也是守业者,他们努力了,他们尽责了,他们无愧于哪一个阶段的办学历史,无愧于那一个时代,学校应该永远记住他们。
回顾这段历史,我认为当年划分重点与普通学校,初衷是好的,当时国内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国家百废待兴,提出集中财力、物力、师资办好一批学校和科研机构,以利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填补10年文化大革命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造成的人才匮乏。应该说这里指的学校主要是国内大专院校。在执行中,却错误的将市、县一级的基础教育全部拉上。从现在看来来,它忽略了当时铜仁城区高中教育的现状,更忽略了基础教育对全民应具备的公平性,具体所做不仅没有增多相反削弱了铜仁高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在这种工作思路导向下,铜仁三中办学发展势头遭到压制,城区已经形成的高中教育公平竞争局面遭到破坏。前几年,全区高中教育凸显的问题证明了当年这项工作的失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同志都清楚,多年来,铜仁一中、思南中学每年在宣传高考名列全省前列的同时,铜仁地区高考人均成绩、全省高中教育会考(现叫学历水平测试)人均成绩却处于全省倒数1—2名。为给社会有个交代,统一将这种现象归咎于全区高中教育发展过快,扩招学生数量过大,以致整体教学质量上不去。我认为这是多年来铜仁社会舆论宣传为数极少学校办学成果,打压众多学校办高中积极性,全区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形成的必然结果。2006年后这种状况逐步得到改善,就是众多高中学校主动参与了优质资源和教学质量的竞争,并向老牌学校挑战。没有竞争,没有压力,注定没有发展。铜仁高中教育要全面提高办学水平,还是得向改革要动力,在改革中求发展提高。这次铜仁教育资源整合,是促进高中教育规模化发展的良好机遇。
四、1994年8月,铜仁三中更名为铜仁地区民族中学。
五、2002年,三中创办独立高中,高中学生由340名增至2300多名,升学率从2002起连续3年均达85%以上。
六、2007年4月,铜仁地区民族中学成功申办成为“贵州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
2006年11月,贵州省教育厅根据省级示范性高中专家评估团对学校工作全面评估的总结,正式行文批准“铜仁地区民族中学为贵州省示范性高级中学”,并将其42年的办学过程归纳为“自强不息,不断进步;全面育人,艺体见长”的办学特色。指出铜仁地区民族中学在42年的办学中,所走的道路是漫长而艰难的,几代教职工始终如一,艰苦奋斗,勤俭办学,严谨治校,诲人不倦,人才辈出,办学成绩和特色十分突出,值得在认真总结与推广。同时省教育厅还根据评估专家团的意见,指出了学校要继续加强和改进的工作。2007年4月,金光闪烁的“贵州省示范性高级中学”牌匾挂在了学校大门醒目的位置。
七、2012年10月,铜仁地区民族中学更名为铜仁市民族中学。
随着铜仁经济社会的发展,贵州省委、省政府批准铜仁撤地建市,并于2012年10月举行更名授牌仪式,铜仁地区民族中学也顺应行政区划的变更,更名为铜仁市民族中学。这一个时期由谢国成同志任校长。
八、2014年7月,铜仁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原“铜仁市民族中学”与原“铜仁市实验中学”整合为新的“铜仁市民族中学”,新校校址在原铜仁市实验中学。
随着铜仁川硐教育园区的建成,市区整合教育资源,铜仁市民族中学与市实验中学在2014年7月合并,学校迁至市实验中学校园。两校合并后,学生将达到5000余人,校名仍为铜仁市民族中学。至此,学校五更其名,五易其址,朝着办学规模更大、层次更高的目标迈进。
铜仁一中文科生一般211有几个
~~肯定是沿海学校啊.
铜仁沿海高三复读补习学校是目前铜仁市内补习市场最大的高三复读学校.
16年高考本科上线200多人在铜仁市内补习学校中一本二本在补习学校中分别再次第一;
15年高考,沿海囊括了市内补习学校中的全部文科和理科一本;
14年高考,沿海夺取了铜仁市内补习学校中的全部理科一本.
沿海补习学校也是铜仁市内唯一培养出北京大学的补习学校.
你可以查沿海网址www.yanhaischool.com
~~
铜仁和毕节比,哪个发展要好一些?
具体数量以铜仁第一中学高考喜报为准
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在去年年底刚评为全国百强中学。
整个贵州省只有两所中学上榜,一是贵阳一中,二是铜仁市第一中学。
铜仁是第一中学,简称铜中,是铜仁市最好的的中学,每年高考都会七八名或者更多学生考上北大清华,一本升学率百分之九十以上,二本升学率百分之九十九以上。能考上铜仁是第一中学的学生,在初中阶段都是学霸级的。
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是一所由铜仁市教育局主管的全日制市属完全中学。学校创建于1938年初,时名国立贵州中学;1949年更名为“贵州省铜仁中学”;1973年定名为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
至于说这两个城市那个发展的好,我认为呢都是差不多,两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产业,毕节有百里杜鹃,织金洞,韭菜坪等这些好看的 旅游 景区。
铜仁呢有梵净山,九龙洞,十里锦江等 旅游 景区。这些景区是 旅游 值得一去的好景点。
最后呢也欢迎大家到我的家乡 安顺 ,这里也有很多漂亮的 旅游 景区,比如黄果树瀑布,龙宫,格凸河等等。
更多关于 旅游 ,农村生活,地方 美食 的短视频,欢迎关注 小康录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比较:
铜仁市和毕节市都是2011年10月同时被国务院批准撤销铜仁地区和毕节地区设立地级的铜仁市和毕业市。之前叫铜仁地区和毕节地区。
一、两市的基本情况
(一)、铜仁市: 贵州省辖地级市,有“中国西部名城”之称。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区腹地,东邻湖南省怀化市,北与重庆市接壤,是连接中南地区与西南边陲的纽带,享有“黔东门户”之美誉。全市辖碧江区、万山区、江口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松桃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大龙开发区、铜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截至2017年底,总人口315.69万人,国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聚居着土家、汉、苗、侗、仡佬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45%。
(二)毕节市 :位于贵州西北部,西邻云南,北接四川,是乌江、北盘江、赤水河发源地,毕节市辖七星关区、赫章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纳雍县、织金县、黔西县、金沙县、大方县、百里杜鹃管委会、金海湖新区7个县、1个区、1管委会、1个新区,2017年末常住人口为665.97万人。国土面积2.69万平方公里,聚居着汉、彝、苗、布依、白、满等22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5.88%。
二、两市国民生产总值
(一)铜仁市:2017年,全市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9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70亿元。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6870元、8386元。
(二)毕节市: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41.61亿元。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达173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7690元 。
三、财政、税收收入情况
(一)铜仁市:2017年财政总收入120.15亿元。全年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1280.15亿元,其中个人存款余额590.85亿元。
(二)毕节市:2017年财政总收入123.84亿元。全年各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990.38亿元。
三、交通发展情况
(一)铜仁市:
1.航空:铜仁凤凰机场。筹集4.29亿元资金对铜仁凤凰机场实施改扩建,现已投入使用。波音737系列、空客A320、A321系列等航空主力机型能进港出港,先后开通了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广州、长沙、西安、贵阳等近30个城市的航班。仅2017年旅客吞吐量就达134.5万人次。同时,铜仁第二个黔北(德江)机场已经立项,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中,届时一市两机场将形成。
2.铁路:随着沪昆高铁铜仁南站开通,铜仁正式融入全国高铁“朋友圈”。首条以地方投资为主的铜仁—玉屏城际铁路也于2013年12月开工建设。该条铁路全长47.7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国铁Ⅰ级、双线客运专线,预计今年内开通运营。另据消息,重庆(渝)至怀化(怀)客运专线已列入重庆市“十三五”规划,这条客运专线是属于渝厦高铁的组成部分。再根据贵州省发展改革委的公告,贵阳至襄阳客运规划中,通过与国家规划建设的郑万客专郑州-襄阳段、京广客专北京-郑州段连接,共同构成京津冀及华北地区快捷连接云贵乃至东盟地区一条新的国际铁路运输通道。这二条客运专线都将在铜仁交会,铜仁北站已经选址。渝怀普通铁路二线铜仁段正在建设当中。昭通至黔江铁路、遵义经铜仁至吉首铁路等2条铁路在紧张筹备中。
3.公路:先后建成铜大高速和杭瑞、思剑高速铜仁段等6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96公里,10个区县全部实现“县县”通高速。铜仁至怀化、德江至务川、印江至秀山、石阡至玉屏、江口至玉屏、沿河经印江至松桃几条高速公路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石阡至湄潭、铜仁环城高速、德江合兴至石阡聚凤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正在规划之中。县乡道路完成提级改造1503.4公里,通村沥青路2182公里,实现了农村公路“双通”,农村“组组通”公路也将达到13208公里。
4.水运:乌江是贵州第一大河,流经铜仁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和沿河县境内。沿河县沙坨电站是乌江贵州境内最后一个梯级电站,乌江航道整治工程、沿河、德江、思南水运港口建设,乌江思林水电站、沙沱电站翻坝运输系统工程和通航设施工程等相继完工,打通了贵州北上长江的出省航运主通道,为铜仁融入长江经济带提供了水运大通道。
(二)毕业市:
1.航空:毕节飞雄机场共开通了21条航线,通达23个城市;完成旅客运输量111万人次。
2.铁路:毕节铁路建设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毕节市已建8条铁路,共412.98公里;在建铁路2条,共162.65公里;拟建铁路4条,共计495公里。)成贵铁路客运专线毕节境内里程约125.34公里,预计2019年建成。
3.公路:实现了县县通高速。通车里程达720公里。镇雄至赫章、赫章至六盘水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织金至普定、六盘水经威宁至昭通、黔大东清3条在建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建设通乡干线公路1035公里。
四、工业产值
(一)铜仁市: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856.4亿元。
(二)毕节市:全市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288亿元
从以上数据来分析:
一、从人口来看:毕节市是人口大市,已经是铜仁市人口一倍多一点。
二、经济总量来看:从公布的2017年GTP排名,毕节市排名第三位,铜仁市排名第八位,可人均GTP平均下来铜仁市排第七位,毕节市排八位,铜仁市略占优势。
三、从财政收入来看,二市相差不大,按人均比例来看,铜仁还是占优。
四、从贵州省国税部门公布的2017年国税收入来分析,铜仁略占优势。
毕节市和铜仁市都是革命老区,相对底子都比较薄,经济总量落后。以上仅仅是从数据来分析,其实在 社会 经济发展中,毕节市和铜仁市各有千秋,各有优势,都在奋力赶超,也很难判断准发展好坏。只能相信毕节市和铜仁市都会越来越好。
感谢小秘邀请 欢迎关注地印小子
毕节与铜仁,从GDP来讲,毕节比铜仁高出几百亿,这与人口分布有关系。
毕节 地处贵州西部,境内荒漠化、石漠化严重。铜仁 地处贵州东北部,境内森林覆盖率高。
从区位优势来讲,铜仁与湘西接壤,与凤凰共用机场,又可以受到张家界 旅游 的裙带影响,铜仁的 旅游 会有更好的发展。
旅游 资源来讲:
毕节有百里杜鹃,织金洞,韭菜坪,近年来百里杜鹃很受欢迎。
天然的百里杜鹃,是毕节的名片。
织金洞,天然洞穴,较有名气。
铜仁有梵净山、石阡温泉、思南石林
梵净山,铜仁名片,贵州屋脊,也是宗教名山之一。
石阡温泉,国内首个温泉群风景名胜区,天然的温泉水,又名“神汤”,不仅可以沐浴还可以直接饮用的温泉,近年来,发展较快,知名度以享誉全国。
思南石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经历了上百万年,成为地方 旅游 特色。
整体而言,铜仁的发展空间巨大,同时发展的步伐跟可持续性,要比毕节好。
不管是铜仁还是毕节,醉美贵州欢迎您!
毕节市,隶属于贵州省,位于贵州西北部, 乌蒙山腹地,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带,下辖1区、7个县、1个管委会、1个新区,总面积26853平方千米。毕节是一个 历史 悠久,文化灿烂、多民族聚居、资源丰富的城市,是“世界六大古文字”--古彝文的发源地,是夜郎文化发源地,是我国南方古人类文化发源地,是长江以南最后一块革命根据地。境内有百里杜鹃、织金洞、草海、韭菜坪、冷水河、贵州宣慰府等许多景点。毕节近几年发展迅速,已经规划了高铁路线,除贵阳遵义外,GDP领跑全省,但人口众多,人均倒数,但也是回家扶贫开发实验区,发展与挑战并存。
铜仁市,隶属于贵州省,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区,下辖2个区、8个县以及大龙开发区和铜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有“中国西部名城”的美名。铜仁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示范区,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自然环境独特,境内有梵净山、石阡温泉、大明边城、苗王城、九龙洞、周逸群故居等多处景点。铜仁因为她的地理位置,有点被边缘。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但开采率不高,经济受限。总之发展都差不多,但毕节稍微好点。
作为一个铜仁人,也在市区生活工作几年了!贵州所有地级市都去过!铜仁不管是区位条件、经济、人口都没法跟毕节或者其他地州比!真的垫底!
未来也难超越别的地州!
市区规划真的很差劲,上下班高峰期,哪里都堵,作为一个十多年老司机,在别的城市几年都没违章的我,在铜仁半年不到二十多分,几千块罚款,还莫名其妙的不知道路段!
天都红绿灯路口那里,一个星期好几台撞在路中间台子上,这种反人类设计!
记得18年到处结冰还有洒水车上路工作,导致第二天道路基本瘫痪,到处都有车祸!下雨天还有洒水车工作,难道道路上就没一个领导遇到过?我很少出门都能遇到几次!
物价的不合理,也是无力吐槽,还好房价不贵,但是就铜仁这薪酬待遇,也好不到哪里去!还好四季分明,该热的时候不比重庆差,该冷的时候也不比其他地州差,市区结冰结冰,赏雪看雪!夏天雨水绝对充足,淹车库,淹公路,院子里抓鱼一年夏天都能好好体验几次!
都去过,你问的这个问题要看怎么去比,城市建设都差不多,虽说铜仁有两个区,但是万山区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经济都不成规模,也就相当于一个县。
经济总量毕节比铜仁高一点,但是人均不如铜仁, 旅游 资源也差不多5A级景区各一个,不过个人感觉铜仁的城市更好,山水环绕。交通铜仁要强一些,在交通要道上,有高铁机场等比较方便。不过发展潜力上我还是比较看好毕节,毕节在贵州西北角,紧挨着省内的贵阳遵义等大城市,加上将要开通的成贵高铁,如果铜仁不努力点可能在经济总量上还能超出一个铜仁。
作为铜仁本地的我来说铜仁玩的地方很多,毕节我没去过就不清楚但听过很多地方,先给你们推荐一下大铜仁。
铜仁和毕节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
1、铜仁相对好一点,有梵净山很出名。
2、石阡温泉也很出名的哟!毕竟是温泉之乡嘛!
3、十里锦江,大明边城,九龙洞等等这些风景区。
毕节的风景也很不错给你们介绍一下:
1、织金洞
2、百里杜鹃都听过吧!
3、乌江河
4、还有织金大峡谷,九洞天等等。
有机会还是得多去看看。
按照贵州省2019年人均生产总值统计,铜仁和毕节位列贵州省倒数两位,因此从人均收入方面来看,铜仁和毕节处于发展的同一水平。
下面我们看一份贵州省统计局2016年的经济发展数据来分析两地的发展情况:
从以上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总量上,毕节市达到1625.79亿元,排名贵州第三,仅次于贵阳市和遵义市,铜仁经济总量为856.97亿元,排名贵州省第八位,也就是贵州省倒数第二位。
从经济总量上来看,毕节差不多是铜仁的2倍,但是毕节真的比铜仁发展得更好吗?其实不然,因为毕节的经济总量是靠人口和广大的区域面积堆积起来的,毕节是贵州省第一大人口和第一大土地面积地级市,而铜仁市的人口不足毕节市的一半。
因此看一个地方的富裕程度,主要还是看人均生产总值,毕节市2016年人均生产总值24610元,排名贵州省倒数第一位,铜仁市人均生产总值27446元,排名贵州省第七位,也就是倒数第三位,铜仁人均生产总值比毕节市高3000元左右,两座城市的人均生产总值都没有超过3万元,属于贵州省最穷的三大地区之一。
总体来说,未来的发展我更看好铜仁的潜力,因为铜仁靠近重庆以及湖南,地理和区位条件较好,而毕节市坡高路陡,整个市域5000亩以上坝区屈指可数,未来的发展非常受限制,而且毕节是整个贵州省海拔最高的地方,交通也较为落后,未来的发展可能会越来越边缘化。
我想问这是谁问的,你给我出来,我是毕节人,考在铜仁。
我认为铜仁发展得好一些,首先是铜仁靠近东部区位优势明显,投资或物流成本比毕节低,海拔低气候自然条件比毕节好,毕节是在贵州西部高原上,高寒气候,环境恶劣,毕节人口是940多万,铜仁430多万,毕节人口是铜仁的两倍多,毕节是全国极度贫困且又是人口最多的地区,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一直在大力扶持毕节,各方面的投资是铜仁的好几倍,毕节GDP总量排第三位,但人均GDP全省倒数第一,铜仁的GDP总量排第七,人均也是第七位,也许超越六盘水也就一两年的事,毕节靠煤矿和投资拉动,总量虽然比铜仁高,但这不能说毕节有多牛,因为毕节是人口大市,除了煤炭资源丰富,其它各方面不如铜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