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招生,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招生分数线
1.2021华北电力大学招生计划 各省招生人数是多少
2.全国电力大学排名和录取分数线
3.华北电力大学招生办工作时间
4.2020年华北电力大学高校专项招生计划
5.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招生
华北电力大学 保定招生专业有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机械工程(输电线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具体更多完整招生专业请看下文。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招生专业
电力工程系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农业工程类
农业电气化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动力工程系
能源动力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
土木类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机械工程系
机械类
机械工程(输电线路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工业工程类
工业工程
设计学类
产品设计(艺术类)
自动化系
自动化类
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计算机系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网络工程 信息安全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应用化学 能源化学工程
经济管理系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程造价
经济学类
经济学
工商管理类(文理兼收)
工商管理 会计学
数理系
数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学类
应用物理学
法政系
法学类
法学(文)
公共管理类
社会工作(文) 公共事业管理(文)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 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新征程。 ;
2021华北电力大学招生计划 各省招生人数是多少
为了保证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招生行为,提高生源质量,维护考生合法权益,贯彻落实?阳光工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 华北电力大学 科技学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一、学院概况
1、学校全称: 华北电力大学 科技学院
2、学校代码(国标):13417
3、学校地址:河北省保定市瑞祥大街282号。
4、办学类型及层次: 华北电力大学 科技学院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确认,由国家?211工程?院校 华北电力大学 与河北省电力公司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独立学院。
二、招生计划
1、招生对象为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学生,并根据教育部当年颁布的有关文件精神执行。
2、学院根据河北省下达的招生事业计划,制定分省分专业来源计划,报河北省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并报教育部备案。招生计划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校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为准。
三、录取规则
1、按照?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以考生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2、提档比例:学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控制在100%-120%的范围内。平行志愿投档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提档比例一般不超过105%。
3、体检和专业限制:根据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指导意见》有关规定执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应用化学、农业电气化专业不适宜辩色能力异常(色盲、色弱)考生报考。
4、学校录取和专业安排以高考投档成绩为准,学校认可教育部和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种增加分数投档优惠政策和降低分数投档照顾政策。
5、对于符合学校投档要求的考生的专业安排采用?分数优先?原则。即将进档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根据考生报考的专业顺序依次安排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级差。同等条件下,专业相关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考生所报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调剂到未满额的专业;否则,做退档处理。
6、内蒙古自治区考生,实行?志愿清?的录取原则。
7、美术类(产品设计专业)考生文化课统考成绩和专业测试成绩均需达到考生所在省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采用考生所在省美术类联考(或统考)的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择优录取,执行各省招生委员会关于艺术类专业的相关政策。
8、男女比例无限制,自然录取。
9、学生入学后教学语种为英语。
10、新生报到后,学校要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和身体复查,对于弄虚作假、不符合录取条件的将取消入学资格。
四、学历、学位证书
按照教育部规定,学业期满且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颁发 华北电力大学 科技学院具印的普通高校本科学历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 华北电力大学 科技学院学士学位。
五、收费标准
学费10000元/年/人,住宿费600元/年/人。
六、招生办****
通信地址:河北省保定市瑞祥大街282号 邮编:071051
联系电话:0312-7523462/7523487/7523230/7523464/7523463/7523560
学院网址: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全国电力大学排名和录取分数线
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一校两地(北京、保定)三校区,两地实行实质性一体化管理;有教职工3千余人,全日制本科生为24503人,全日制硕士生8186人、博士生1216人,外国留学生1004人。
2021华北电力大学招生计划
华北电力大学介绍
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1969年,学校迁至河北邯郸,1970年迁到保定,更名为河北电力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同年更名为华北电力学院。1995年,华北电力学院与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为华北电力大学。2003年3月,学校由原国家电力公司划转教育部管理,正式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华北电力大学招生办工作时间
全国电力大学排名为:华北电力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分数线如下:
华北电力大学:612分。
上海电力大学:589分。
长沙理工大学:579分。
东北电力大学:556分。
三峡大学:552分。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534分。
南京工程学院:514分。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501分。
沈阳工程学院:483分。
长春工程学院:470分。
2022年十大电力大学在四川文科一共有7所大学招生,东北电力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沈阳工程学院未在四川本科招生,而在招生的7所电力大学中,收分最高的也就是排名最高的是华北电力大学,2022年华北电力大学在四川文科的最低分数线为586分,位次为3540位。
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位于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电力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联盟”创立高校、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学方向中方牵头院校。
截至2022年9月21日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学校设有67个本科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学校有教职工3千余人。
2020年华北电力大学高校专项招生计划
周一至周五8:00-12:00,14:30-17:30。根据华北电力大学招生信息网可知,为保证华北电力大学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招生行为,切实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进行执行,招生办的工作时间为周一至周五8:00-12:00,14:30-17:30。
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招生
近日,同学们和广大家长朋友们非常关心的华北电力大学2020年高校专项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已经公布,下面 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供大家参考。
华北电力大学高校专项招生计划
华北电力大学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商管理、工程管理、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005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校部由设在保定变更为设在北京,分设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
过几年有望改名<中国电力大学>,将进一步提高其地位>
华电首页 :
招生就业:
学校概况:
本科生招生 :
北京招生;
录取统计 :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与由国家电网公司等七家特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组成的校董会共同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58年,原名北京电力学院,1969年迁至河北,后更名为华北电力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1995年5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华北电力学院和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华北电力大学。2005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校部由设在保定变更为设在北京。
学校专业设置比较齐全,教学、科研条件比较完备,博士、硕士与本科教育层次兼备并与高等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等相结合的并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布局。目前,学校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教育部立项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和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项目工作站、14个博士点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管理科学及工程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46个硕士点专业、53个本科专业、4个二学士学位专业,有MBA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现占地1138亩,建筑总面积72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9亿多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达近2亿元,图书馆藏书113万册。
全校共有教职工2798人,在编专任教师1378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64人,正教授232人,副教授421人。形成了一支以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为学术带头人,以中青年教师为学术骨干,具有良好师德和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发展道路,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立校之本,现有各类在校生33000余人,其中研究生5678人,本专科生18058人,成人在校生1万余人,外国留学生100余人。此外,以学校为主创办的科技学院(独立学院)有在校生3240人。建校47年来,学校培养了7万余名毕业生,他们中许多人已经成为相应领域的优秀拔尖人才,成为我国电力行业的骨干力量,为国家电力工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唯一的以电力为学科特色的大学,学校始终关注国际电力学科研究领域的前沿和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推动电力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以国家级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为主的电力相关学科在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领域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形成了理论研究与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鲜明特色,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累计创产值近20亿元。学校大力加强学科研究平台建设,建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扩建和改建了一批专业基础和基础实验室,具备了承接大型、高水平研究项目的能力。学校十分重视学科建设,近年来根据合理布局,强化特色、突出重点、建设平台的原则,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在优先发展电力学科、动力学科、管理工程学科的同时,积极扶植人文学科,全力推进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拓展水电、核电、风电等新型洁净能源学科领域,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建设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和多层次化需求,积极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各专业中增加了新技术、新成果课程,在主干专业方面构建了以“四模块”(基本实验教学模块、校内实践教学模块、仿真教学模块、校外工程实践教学模块)为框架的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效提高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因“作风扎实、动手能力强、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博得电力企业及其它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7%以上,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电子设计大赛中共获70余项奖励。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九五”以来,承担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150多项,共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5项;申请专利30余项,年科研经费达1.5亿元。学校先进的仿真技术在用于“神舟”四号、五号、六号航天员培训的“固定基航天飞行训练模拟器”的研制中得到了应用,为国家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依托自身优势兴办了特色鲜明的科技园,2003年初,被认定为北京市十所大学科技园之一,已经成为大学与社会的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
学校与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举办了EMBA、“1+1”双硕士、本硕连读和本科教学等不同层次的国际办学项目,与多个国家的教育机构实现了相关课程的相互认证,就教育、科研和人才交流达成了合作意向,学校聘请语言专家和外国专家的层次和数量年年上升,各方之间开始实现互派留学生、互派高级访问学者的日常化,学校被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为国家师资外语培训试点单位,成为国家第二批17所高校师资外语培训试点单位之一,向国际化办学方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由于历史原因,我校形成了两地办学的格局,学校根据两地相距较近、交通便捷、信息畅通的实际情况,坚持并不断探索、完善独具特色的异地办学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合我校实际、独具特色的两地实质性一体化办学的发展道路,实施了学科专业和院系布局调整,成立了12个跨地域的学院,合理配置资源,明确学科建设基地,减少了专业和研究方向的重复,实现了学校资源的优化重组,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
为进一步理顺办学体制,整合集成资源,促进学科融合,加强统筹管理,经教育部同意,学校校部于2005年9月变更为设在北京。校部变更后,学校将继续保持两地办学格局,深化两地实质性一体化办学模式,更好地发挥北京在人才吸引、国际合作、信息交流、校际往来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多方面合作,扩大社会影响,推进学校快速发展。
面对新形势,学校确立了“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社会需求,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教育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用十到十五年的时间,把我校初步建成一所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具有鲜明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全国重点大学”的发展目标,到2008年,也就是建校50周年时,力争使学校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行列中的一所强校;然后,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知名大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