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高考,高考央视纪录片
1.央视高考纪录片适合孩子看吗
2.《国家记忆·高考一九七七》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3.高考的六集纪录片《高考》分集简介
4.纪录片《高三》
5.一个有关于高考的视频!!
《高三》是由周浩执导的纪录片,2005年11月在中国大陆上映,曾荣获香港国际**节的“最佳纪录片奖”。本片纪录了中国福建省一所普通中学一个高三毕业班的真实生活。
故事主题曲《那些花儿》是整部纪录片的核心,以纪录片中一个女孩的清唱这首歌为开始拉开高三的序幕,再到结尾高考结束时女孩清唱这首歌结束。
作为文艺纪录片的《高三》制作即粗糙又混乱,连海报都是从拍证件照的情节中截取的。影片情节上也是做简单的处理,导演周浩用摄影机跟拍记录高三学子的生活点滴,与高三学生们共同生活学习。所以影片更多的是展示是每个学生的生活细节琐碎,用镜头客观记录,影片中没有作任何阐述。这也是《高三》的可贵之处——体现真实,毫不掩饰。
与其说观众在影片中看到的是一个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集体奋斗史,不如说影片更真实地呈现了悲壮如蝼蚁的个人奋斗历程,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悲哀,并充满中国特色。
片子捧红了班主任王锦春老师,一个相貌不出众,普通话不标准的语文老师。他会像痞子一样抖腿,像流氓一样说脏话,穿着很邋遢,可他对任何一个学生都不放弃,对任何一个学生都循循善诱。在片子的开头,他对学生们说:
到高三,每一个人都要拿出半条命。
▼
高三的班级里,总少不了背负巨大学习压力的同学,因为他们全家族的荣耀都寄托在高考这一件事情上。
▼
片子也记录了逃避生活的“坏学生”的样子,他们沉迷游戏,不愿再面对高三。
▼
其中不乏早恋学生们,常常被班主任叫去训话。
▼
导演周浩从一个班升为高三开始一直跟拍到高考结束,彻底融入到高三学生们的生活,以至于看**很容易有代入感,仿佛是自己亲眼回到了那段高三时光。
每个亲历高三的人都有各自的感悟和超越高三的期望,高三的生活日复一日,简单而又沉重,痛苦却也快乐。
央视高考纪录片适合孩子看吗
《故事中国·高考少年》,3月23日22时将在央视9套播出。
《高考少年》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立项,聚焦湖南省邵东一中高考学生,是关注高三学生青春成长,展现备战学生坚韧意志和坚定信念的纪录长片。
纪录片的主创执行团队完全由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组成,是学院打造人才培养特色、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积极尝试。本次纪录片创作磨练了师生专业业务能力,通过实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将专业理论知识融入作品的创作实践。2017级、2018级摄影专业的6名学生在实习阶段分两批参与到主创活动中,充分契合了学院对人才培养实践性的高度要求,以及理论与实践融合互进的教学理念。
《国家记忆·高考一九七七》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央视高考纪录片适合孩子观看。
央视高考纪录片分享予给每位孩子,每当你失落、迷茫时,重温你的梦想惟愿追梦路上的你,无憾无悔,勇敢蜕变。
纪录片十分有意义,对父母和孩子都是及其有教育意义的,让孩子在有家风,家教的环境中成长,为我们祖国教育出一批高素质的大学生才是重中之重,只有高文凭,却丧失高素质的大学生是教育的失败,父母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深度。如果孩子数学成绩不好,某宝搜索高中数学妙招,一本讲高考实战技巧的书!
高考的六集纪录片《高考》分集简介
《国家记忆·高考一九七七》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提取码:zgp6
《国家记忆:高考1977》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片长: 每集30分钟
纪录片《高三》
《毛坦厂的日与夜》讲述的是一座号称“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高中和一个依此而生的小镇的故事。
安徽省的大别山麓,运转着一座庞大的高中,高中的名字因所在的毛坦厂镇而得名---毛坦厂中学。毛中(以下简称)拥有24000多名学生,其中的三分之二是高考复读生,加上应届生,学校每年都会有万名学生参加高考。
学校周边常年居住着数千户陪读家庭,形成了一座独特的“高考镇”。
何飞是复读班的学生,这也许是她的最后一次高考了,何飞能否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复读的一年她又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吴俊是毛中的保安队长,也是应届高三生吴世康的父亲。吴家从未出过大学生,吴世康会实现家族的零突破吗?
学校和小镇是中国高考的缩影,是每个学生的成人礼,也是每个家庭必须面对的考验。 中国有超过2.7亿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千万,他们远离家乡,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在居住地参加高考。小时候,林兰兰、武子璇和刘燕霞随打工父母从老家来到上海,在打工子弟学校读书,进入张轶超组织的久牵合唱队。一直以来,纪录片镜头记录下了那些稚嫩的面孔。
2014年,张轶超要排一部久牵音乐剧:故事讲述这些农民工子女的成长和选择,故事背景设定在2024年的高考那天。林兰兰、武子璇和刘燕霞设想和演绎十年后的生活,十年后和十年前的她们开始了一场成长的对话。
而在真实的生活中,是回到家乡参加高考,还是留在从小生活的城市,她们努力寻找着不同的出路。背负着自己梦想和父母的期望,她们将作何选择。启程,她们将面临何种人生? 中国甘肃省会宁县,地处中国大西北,属于中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严重缺水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尽管如此,会宁却走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这里被称为“状元故里,博士之乡”,是西北的教育名县。
会宁县是中国广大贫困地区的缩影,高考成为改变人们命运的一次考试。刘洋洋是会宁一中的尖子生。对于她的家庭来说,大学学费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在备考的一年,刘洋洋又经历了哪些内心挣扎? 2014年,中国有45万人选择出国留学,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放弃了高考。
就像人们俗称留学考试为“洋高考”,这俨然又是另外一种高考,同样是奋斗和追求,同样的潮流汹涌。我们关注高考,也把目光投注在那些转身离去的身影。
为成就世界名校梦想、奋力备考的母女俩,留学服务机构里一呼百应的明星导师,国际学校里默默无闻的中文老师,还有那些真正走出国门、奋斗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他们代表的是留学大潮下那些往来不息的身影,奋斗、梦想、文化碰撞、人生选择,大潮终往何处去?“留学”现象令人瞩目,也带给我们无尽的思考。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在中国,地域的差别、贫富的差距是客观存在,而人们对于教育的不同理解也是不争的事实。高考制度从举国欢呼到改革与重建,它背后是中国国情的变化以及人们对于教育理解的日益多元化。社会在发展,教育也在悄悄地改变。
中国的初中和高中加起来总计超过6万所。在这些学校里,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塑造着年轻的思想,2400万中学生是中国的未来。不同的教育领导者,他们的选择不尽相同。那些最能体现教育生态的代表者——缔造了衡水神话仍在继续激情工作的老校长、从深圳中学到北大附中一直在坚持的年轻改革派、还有带领学生游学稍显另类的实验者,他们的教育理念,他们如何看待高考,都围绕着2014年高考这个节点一一呈现。
一个有关于高考的视频!!
高三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个时间段,高三是苦涩的,但同时也是甜蜜的。经历了高三这一年,人生才会变得充盈;走过高三这一年,人生才会变得美满。纪录片《高三》为我们呈现了高三生活的情景,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了高三生活的酸甜苦辣,从纪录片《高三》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紧张的氛围,也勾起了很多人对于高考的记忆。
纪录片《高三》属于社会题材,选择高考这一社会大众所关注的话题作为题材,具有时代性,采用客观记录的方式为本片的叙述方式,给人一种真实感。本片的中心主题是高三的生活。以真实的镜头拍摄了高三生活的点滴,为我们表现出了一种高三学生真实的生活情景。自从恢复了高考制度,人们对于高考的关注程度也逐年增加,俗话说:“自古华山一条道”,很多人都认为高考时候通向成功的唯一的途径,这无形中就给孩子们在心灵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给他们增加了一层心理上的压力,以高三为主题,深刻的反映出了真实的高三生活,集中表现了高三的历程。? 纪录片《高三》采用的是单线结构,以时间的推移为主要线索,叙述了从高三入学军训,班会,课堂,甚至是家长会,班主任会议等事件。使中心更加明确,更加真实,甚至还添加了一部分的访谈,扩展了片子的表现力,无形中给片子带来了一种节奏因素,更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收视需要。
? 影片的内部节奏缓慢,镜头的剪辑也处理的很慢,同时镜头的运动幅度也不大,于此同时,本片在细节方面也处理的非常好,成功的为我们塑造了一群为了高考拼搏奋斗的学子和一位认真负责,尽职尽责的班主任王锦春老师的形象,用语言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了不同学生在高考的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问题及他们内心不同的感受,通过王锦春老师和同学们的谈话,以及王老师叫学生起床这一细节体现了老师对工作的认真和负责。王老师关心每一位同学,尽量为他们解决学习以及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而且还陪同学一起参加高考,并且在考前鼓励同学们勇往直前不要害怕,这些细节的刻画为我们清楚的展现了一位老师对学生的关怀。
? 纪录片《高三》爱音乐方面也是比较突出的,在中间用了一段女生清唱的歌曲,展现了高三生活对未来的向往,调整了片子的整体速度,也给观众一种形象性,影片还采用了一些长镜头,真实的为我们展现 了高三的生活,影片大多采用声画结合的方式来为我们展现中心内容,有一种客观的,真实的感受,在某种程度上也容易吸引观众的眼光。
? 影片中王锦春老师引用了汪国真的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这句话仿佛也是送给每个人的,在人生中我们有成千上万个远方,也许在通往远方途中的我们选择了放弃,短暂的放弃并不等于永久的放弃,只要我们目标坚定,目光长远,给世界留下坚定的背影,我们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 也许,你已经经历过了高考,也许你正在经历高考,也许你是高考中的成功者,也许你并不成功,这一切都会过去,高考并不代表着永远,也不会否定你的以后,但是无论现实怎样,都要勇往直前,迎接生活的挑战。
该视频叫《高三》
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的摄影记者、制片人周浩同志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跟踪拍摄王老师及其所担任班主任的高三(7)班,制作完成的纪录片《高三》已于2005年11月27日11:10分在央视新闻频道“纪事”栏目播出。……
在此可以下载
王锦春同志主要先进事迹
在边远的武平山城,有这样一个人:
他一直相信人生总会与谁有某种机缘。
他执着认为青春总应该做点什么,好让平淡如水的生活有一点激动与喝彩,好让如梭的岁月在无声地流逝之后,总还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回忆与记念。
他后来终于知道,那个与他有着某种机缘的是“学生”,而那份执着是“教育”。
他,就是武平一中的青年教师王锦春。
王锦春,男,1967年6月生,福建武平县万安乡小密村人,1989年7月毕业于福建师大中文系,同年8月分配至武平一中任教,现为武平一中高级教师。
记得正是那个昭示着希望与收获的金秋八月,王锦春成了武平一中的一名教师。看着这里盼望长大却又稚气未脱的学生,看着这里强手如林的教师,他有些心虚。
学校领导是理解年轻人的,知道年轻人需要鼓励,更需要磨炼。学校为此制订了一套“帮带”青年教师的措施,而青年教师必须在三年内成才——这既是厚望也是压力啊。然而王老师的心却平静了下来,他坚信这里就是他耕耘的热土。只要辛苦劳作,蜜蜂是会飞来的,他的桃李会是满园的。
(一)
“给我重一点的担子吧,我要尽快成长”。
初上岗位,学校按惯例只安排他担任高一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当他知道学校的工作安排后,年轻的甘于重压的心跳动开了:“那么多的老教师除了担任两个班的学科教学任务外,都还担任了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我这二十刚出头的后生怎能如此安逸?况且身为人民教师,教学和德育工作同等重要,我除了教学还得做些德育工作,这样才能让自己尽快成熟。不行,我得找校长去!”
校长听了他的请求后,笑着说:“年轻人,我们给你多一点的时间,让你先在教学上成熟起来吧,以后的担子有你挑的。”
“不,”王老师语气坚定地说,“重压之下才能充实。给我重一点的担子吧,我要尽快成长。”
于是,这一学年王老师成了高一(6)班的班主任,并担任高一(5)(6)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
(二)
“对学生的真爱需要用真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
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王老师手记
王老师有一点特别,每一届的毕业典礼上,他都很少说话。他说,无需言语——学生们知道他这时会想些什么,“祝愿”、“希望”是多余的,他知道学生不会辜负他的期望。在过去的许许多多日子里,他都是透明的,他的喜怒哀乐,他的高尚、浅薄,在学生面前从不隐瞒掩饰,他从不在学生面前给自己头上画上一道神圣的光环。王老师深深知道,“为人师表”决不是正襟危坐,没有喜怒,没有哀乐,没有人之常情;“教书育人”也决不是做好好先生,而应有爱有恨,既爱浪子回头,也恨铁不成钢。
王老师在做班主任过程中,曾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由于来自穷乡僻壤,父母又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使他养成了一种自卑、孤僻的性格,看不起父母,也不与城里的同学来往。王老师在详细了解了情况后,找了一个合适的时间,对他动情地说:“我曾经与你同病相怜,我读高中时家境与你相似,父母生了十个孩子,家里没有更多的收入来源,总是穷,我们都是苦孩子出身。我最难忘的是高一时有一次上体育课的情形。那个下午上体育课,是期末测试匀体向上项目,刚好那天我的裤子屁股上的一块补丁的线脱落了,而老师又要我第一个测试,我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毅然地上了。虽然那块补丁在北风中被吹得不停地抖动,但我的心里却很坦然,因为我深深知道,贫穷不是我们的过错,也不是父母的过错,我们和父母都无法选择出身,但我们有权选择奋斗;贫穷改变不了亲情,相反,亲情可以使我们更加‘富有’。这种‘富有’是我们一生快乐的源泉。”王老师的话说完后他非常激动。此后,他的自卑、孤僻的性格有了很大改变。
“真诚、热情、原则、谅解”是他做班主任的法宝。记得九0年,他参加全县的作文教学评优活动,由于板书不合理,时间掌握不好而落选,当他把落选的消息自责地第一个告诉学生,学生们先是静寂尔后掌声雷动时,他感动得热泪盈眶;记得九五年,他的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因一些误解没被评上三好学生时,他只是用热情的双臂将他紧紧抱住;记得九八年,他的一个姓石的学生因为偷了班里同学大米,他是如何的怒目圆睁、声色俱厉,而当这个学生知错认错,他又是如何地一趟趟往学校政教处跑,求领导们手下留情,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
一桩桩一件件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他对学生的是真爱,而学生回报他的是真情。请看一位学生在毕业多年后给他信中的一句话:“不再相见,并不意味着分离;不通音讯,并不意味着忘记。”
(三)
自己开恳的,即便是一寸,
也是最宽广的土地。
自己播种的,哪怕是一粒,
也是最诱人的果实。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王老师的心也常常躁动不安。然而他却强迫自己静下心来,钻进陋室,习惯性地凝视书桌上架着的座右铭:“吃苦是良图,作苦事,用苦心,费苦劲,苦劲终成乐境;偷闲非善策,说闲话,好闲游,做闲事,闲人就是废人。”然后坐在书桌旁,或是看书学习,或是整理资料、抄写卡片,或是备课改作,或是总结经验。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仅有“一桶水”是不够的,必须有“长流水”才能满足学生需要,才能跟上日新月异的知识信息的更新。他深知,要做一名好老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他爱读小说、散文,更是以“吃”书的精神攻读教育教学论著、杂志、报纸。几年来,他“吃”掉了《年龄和教育心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合作教育学》、《成功教育论》,选读了各种报刊上的优秀论文。就像蜜蜂采蜜那样博采众长,就像蜘蛛一样精心结网,他以教学理论为经,以各门知识为纬,编织了一个“知识之网”。
仅有知识是不行的,关键是如何把自己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上,把课上得既扎实又生动。王老师当然深知这一点。为此,把课上得既扎实又生动便成了王老师的另一追求。他说:“在舞场上,我缺少一份自信,只有在课堂上,我才可以挺胸昂首,信心十足,伴着教材的内容,把我的知识、思想、感情倾注给一双双渴求的眼睛。他们总是眼睛闪亮地报以我纯真的微笑。为了自己的那份‘信心’和学生的这份‘微笑’,笨拙的我丝豪不敢取巧,只有付出多出常人几倍的时间去思考,去尝试……”
王老师永远记得他给学生上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的情形。上课后,王老师面对一双双渴求真知的眼睛,深情地说:“秋,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吟诵的对象。欧阳修笔下的秋是萧瑟凄凉的象征,峻青笔下是丰收的象征,而对于我们来说,秋是什么象征呢?仅仅是成熟的象征吗?当清晨起床时,秋风袭面,给你一些凉意,你是否意识到秋正在迎接严冬的考验?朱熹说,‘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姜育恒说,‘春天还在等候/秋叶无声飘过’,而另一位诗人也说,‘我们站在春的岸边/正谈论着遥远的秋/而秋水/此时已淹没了我们的足背’。秋是否也是人生易逝的慨叹?今天,我们要学的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又是怎样的一番滋味呢?”如此一段形象生动却又深情并茂的导语,迅速引起了学生共鸣式的思考,把学生带入理性笼罩的氛围之中。在这种深沉的情感基调下,学生的主体性取得了极大限度的诱导,学生不由自主地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情感修养,而且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老师就是那样的老老实实,那样地辛苦跋涉。功夫不负有心人,王老师的语文课上得既扎实又生动,深得学生的喜爱。98年5月份,学校“梁野文学社”的海报上竟然出现“我校著名青年教师王锦春”如此的字眼,足见王老师在学校的知名度和学生对他的喜爱程度。
(四)
“如果没有事业,生命有何意义?我要工作!”
只要是武平一中人,甚至是武平教育界人士,没有谁不知道王老师的病史,没有谁不说他是个“工作狂”。
94年9月8日,教师节前夕,对于王老师所担任语文科教学的高三(1)(2)班的学生来说是个灰色的日子:他们所喜爱的王老师突然被送进了医院的重病室,经医生诊断为急性重症肝炎。这一消息使他的学生个个黯然神伤,心急如焚。其实他们不知道,早在暑期补习期间,王老师就已得了肝炎,但他舍不得放下自己的工作,舍不得丢下心爱的学生,隐瞒了病情,仍然坚持为同学们上好每一堂课。拖着疲乏的身体,强露出如春的笑容,因为怕传染给学生,还要避免与学生接触,这一情景让学生回想起就动容、自责。
请让我们来看看医院重病室的那幕动人的情景:
三十多位学生手捧着鲜花,眼含着泪水静静地围在一张病床前,床上躺着的是他们的全身腊黄、疲乏无力的王老师。静穆,静穆,接着是低声的啜泣,然后终于有人高声地哭了起来,这哭声让在场的医护人员也动容。就在这时,他们的王老师睁开了微闭的眼,当他看清周围的是他心爱的学生时,脸上突然露出了让人看了都心酸的笑容。他吃力地张开嘴,缓缓地说出了下面的几句话:
“怎么,你们这是来看望我,还是来向我的遗体告别?别哭,别哭,我的病不碍事,两个月后我又会站在你们的讲台上。”……
王老师绝对没有食言,两个月后,他果真又站在了高三(1)(2)班的讲台上。迎接他的是讲台上鲜艳怒放、祝愿老师永远快乐健康的康乃馨。
然而学生的美好祝愿毕竟只是祝愿而已。王老师出院时医生曾告诫过他:肝病患者忌酒、忌熬夜、忌劳累。王老师可以做到滴酒不沾,但他的工作热情却不能让他做到不熬夜、不劳累过度。他的做护士的妻子曾经为此哭过多少次,劝过多少次:“你不要命了,你再这样下去,可真就要没命了!有你在,我有丈夫,孩子就有爸爸,我们才有个完整快乐的家呀……”王老师的眼圈红了。他坐在沙发上,无限深情地对妻子说:“生命是有限的,而事业是无限的。我怎能以区区生命使自己碌碌无为呢?”听完丈夫的话,柔情知心的妻子还能说些什么呢?她所能做的,只是从医院不断买回肌苷、护肝片等保肝药片,尽量内内外外地操持家务,以减少丈夫的外在劳动压力。
病是无情的。王老师的肝病多次反复,他曾于95年8月、96年1月、98年5月多次住院,成为老病号。而每次病情稍有稳定,他都坚持出院,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谁也拦不住。
校领导是最理解王老师的。每次王老师住院,他们去看望他时,都坚决表示要他休息半年,但每次王老师都婉言相拒:“肝病没有根治的可能,除了心情。如果你们不让我上课,我的心情不好,病情照样反复。再说,如果没有事业,生命有何意义?我要工作!”
面对这样一个“工作狂”,谁还能有别的办法?
(五)
“只要生命没有停止,总会有新的嫩芽从枝上发出”
“世间自有公道,付出终有回报。”武平一中记住了他,各级政府记住了他。在十七年的虽不算短,但也不算长的时间里,王老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十七年时间有十五年担任毕业班教学、班主任工作。
——在连续十五年所担任的武平一中高三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中,所教班级的语文高考平均分、单科上线率均居全县、全市前茅。其中92年高考,方三文同学的语文单科成绩为100分(当时是120分制),居地区前茅,该同学的文考总分居当年全省文科第二;95年高考所任班级平均分居地区第三;98届王颖彦高考语文796分,99届李龙莲785分,2000届肖菊香799分,均居武平县高考单科成绩第一,居龙岩市前茅;2002年高考所任高三(6)班语文科平均分107.8分,其中120分以上6人,居全市前茅;2003年高考所任高三(6)班语文科平均分97.5分,其中100分以上28人,居全市前茅……
——自94年起,连续12年担任高三毕业班班主任工作,所任班主任的班级高考成绩显著,涌现了方三文、王颖彦、李龙莲、李配珍、刘子伟、兰发富、罗燕芳等一批在当年高考中总分名列省、市、县全茅的学生。尤其是2003届高三(6)班(文科班)高考高分人数,上本(一)和本(二)人数均居全市前茅,其中有两人600分以上,上北大录取线人数3人。该班在武平一中历史上创下本科(文科)上线人数49人的记录,为此荣获2003年福建省中等学校“先进班集体”称号。
——教研教改成绩显著。所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多年来均获校论文年度考核一等奖。其中《记叙文写作中立意构思的“杨朔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曾在中学一级教师职称评定中被评为“较高水平”。《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在“福建省第一届中学语文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中获二等奖;《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展示与学生的情感滋养》获“福建省语文学会论文评选”一等奖,并收入《福建省中学语文骨干教师论坛》;《宏观驾驭,微观管理》在龙岩市第四届普通中学开放周“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上荣获一等奖。
——多次受到校、县、市、省的表彰:94年为学校先进工作者;96、98年为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98年教师节获“首届中国银行闽西奖教金”;99年5月份获校、县“中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9年12月被龙岩市教委评为“龙岩市中学优秀青年教师”;2000年获“武平一中首届敬业爱岗好园丁标兵”称号;2001年获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合格证书;2003年为武平县“教书育人先进个人”;2002、2003、2005年三次获武平县“武平一中奖教基金”;2005年获省“优秀班主任”称号。
——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的摄影记者、制片人周浩同志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跟踪拍摄王老师及其所担任班主任的高三(7)班,制作完成的纪录片《高三》已于2005年11月27日11:10分在央视新闻频道“纪事”栏目播出。……
“风雨飘摇心深处,多少往事,悠悠难追忆”,而岁月的脚步总是匆匆。面对未来还有不知多少的飘摇风雨、坎坷险阻,王老师,你超负荷的心是怎样想的呢?
——此去人生,我们都将一步步走向衰老,但我不相信只有衰老。
“古老的大街依然会有高楼竞出,苍翠的竹野依然会有春笋竞出。生命只要没有停止,总会有新的嫩芽从枝上发出。”
在大型纪录片《高三》中,结合现时高中实景和王锦春老师生动的教学方法,无不让人感慨非常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