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各省份,高考25个省

2024实行新高考的有21个省,是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等。

实行新高考主要的目的是促进高中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转型,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具有现代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更好地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持。

传统的高考只考核学生的文化成绩,而新高考则增加了对学生的多方面评价,如思想品德、文化素质、艺术素养等,能更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新高考注重发扬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倡导以高水平的文化素养为基础,注重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学术、艺术、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多元化需求。

新高考提倡综合方法,推进教育的思维、方法和理念改革,特别是引入激励机制、分类考试等教育改革措施,促进教育创新,适应社会需求。注重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为学生进入高校后的专业方向选择提供更广阔的格局和更充分的依据。同时,通过分类考试及时发现并培养学科专才,有利于长远规划国家的人才需求。

高考注意事项

1、充足的睡眠:高考前一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尽量不要过度疲劳,这样才能确保精神状态良好,面对考试时更加从容。

2、准备好考试用品:考试前要准备好各种考试用品,如2B铅笔、规划器、计算器等,不要轻信传言,避免带一些不必要的且有可能影响考试结果的道具。

3、注意饮食健康:高考前几天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过于油腻、难以消化的食品,有选择地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考试当天不要太饥饿或太饱,以免影响考试的精力和状态。

4、熟悉考点环境:考试前要提前熟悉考点环境,了解考试时间、考场位置、考场布局等,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

5、合理安排时间:考试当天要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分配时间给各个科目,避免过于浪费或过于急迫,提高答题效率。

6、保持冷静:考试时,面对卷面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或过于紧张,要有信心、有耐心、有信念,积极思考,认真审题,理性答题。

7、注意考场纪律:考试期间一定要遵守考场纪律,不得交头接耳或作弊,不得使用手机或其他通讯工具和电子产品,违纪行为将影响考试成绩。

8、保持安全:考试期间要注意人身安全,避免出现危险和意外事故,提前做好安全准备和应对方案。

新高考地区有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

1、新高考选科组合:

相比传统高考的文理分科,新高考选科组合更加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倾向自主选择。目前实行的新高考选科模式分为:3+3模式和3+1+2模式,其中有23个省市实行“3+1+2”模式。

3+1+2模式:“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

3+3模式:第一个“3”指的是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科;后者“3”指从高考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

2、新高考成绩计算方法:

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3门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

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按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3、等级转换计分方法: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每科原始成绩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依然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也就是说,不存在0分,什么也不写,至少能得30分。

转换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各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依照转换公式,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赋分成绩。转换基数为实际参加该科目选择考的人数。

高考考前注意事项:

1、熟悉考场周围交通。

熟悉考场前,应先了解住址附近到考点有哪些公交车、轻轨、地铁线路以及班次时间,并选择可以在固定时间内到达考点附近的交通工具。同时,要预留充足的时间,以防其他意外情况造成的延误。

2、算好赴考时间。

熟悉考场时,一定要从家里/高考住的酒店出发,也就是说沿着赴考路线走一遍。算一算,从家到考场需要多长时间。

3、核对信息找准座位。

各考点候考区都有考场分布示意图,考生在“踩点”时,应认真对照准考证与考场及座位信息是否一致,特别应注意参考科类对应的楼栋和考场号。

4、熟悉考场环境。

不同的学校,课桌椅的高度、摆放等会有所不同,找到自己的座位后,可以坐下来感受一下,提前适应,心里才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