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重庆高考考什么卷

2.怎样才能把文综学好,160就可以了,高考大纲已经拿到了,上面新增的有多少高考能考到

3.2023年山西高考用什么卷子

4.请问今年高考命题趋势是什么?

5.文科综合历史政治地理

6.高中 地理

高考地理命题趋势,高考地理命题趋势分析

福建省高考用什么卷介绍如下:

2023福建高考采用新高考I卷。新高考I卷II卷都是由教育部依据同一份考试大纲命制的,两份试卷的试题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不大。

福建新高考I卷满分750分,其中必选语、数、外3门各150分,共450分。物理、历史2选1满分100分,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政治、地理、生物和化学4选2单科满分100分,总分200分,是通过等级赋分的方式把卷面分转换成等级分后计入高考成绩。

2023福建高考试卷难不难

福建普通高考实行“3+1+2”模式,考试科目由3门全国统考科目和3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组成。“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

外语(含听力,下同)3门,由国家统一命题。“1”为考生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由福建省自主命题。“2”为考生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由福建省自主命题。

根据往年经验,新高考I卷的难度一直在以相对稳定的趋势发展,可以称之为中等难度。从前几年福建高考的情况来看,2023年新高考I卷的难度不应该大幅增加或降低,只可能是略有波动。

2023年重庆高考考什么卷

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地理综合题解题思路

地理综合题一直是分值最大、得分率较低的一部分考题,综合题的解题能力培养成为贯穿整个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分析综合题得分率低的原因、常见综合题类型、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和具体答题技巧四个方面分析了提高综合题解题能力的方法,以期提高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得分率.关键字: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知识框架 研究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不难发现,地理综合题占的分值高,可以说“得综合题者得天下”.地理综合题都是以文字、图表为背景,提供大量新素材、新信息,创设问题新情境,多角度、多层次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有效信息、运用知识分析、迁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地理思维能力,这已成为地理学科的显著特色.本文结合教学体会,从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综合题的解题能力:一、综合题得分率低的原因分析 (1)课本基础知识不扎实;(2)空间定位能力的欠缺;(3)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差;(4)知识迁移的能力差,无法调动和运用知识;(5)描述、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差.二、常见的综合题类型 综合题常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根据其提问的角度,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1)特征描述类.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图中水土流失多发区地表环境“特点”,“描述”图示地区聚落的“分布状况”,“简述”图中某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等.(2)原因类.本模块常以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3)比较类.高考题中比较类试题的设问方式主要有:比较图中×和×的差异(不同或异同),分析×和×的共同特点(问题),说明图示×和×的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等.(4)评价类.评价类设问词一般有“评价”、“影响”、“分析利弊”等,常见问题有评价大型工程(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能源跨区域调配等)带来的影响,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优劣,评价工农业、城市区位等.(5)意义类.其命题的基本形式是针对某一地理事物来设问,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在××方面的意义”“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对××的意义”等.三、解题能力的培养 (1)提高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一是要掌握基本概念、理解基本原理和规律.二是要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框架.(2)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用综合的观点、地域差异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是答题的关键.(4)注重反思、提升能力.不能只注重讲解而忽略反思.四、具体答题技巧 (1)认真审题、获取关键信息 准确地审题是正确解题的第一步,包括审文字材料、各种类型的地理图表等.要尽可能提取一切对解题有用的信息,用笔标注,这是解题的前提.对于文字材料要留意文字、数字、符号,尤其要注意那些关键性和限制性的文字.对于各种地理数据统计图表,要首先看图名、图例,熟悉图表的结构特征,了解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还要研究该地理要素变化的趋势.(2)准确将地理知识迁移到试题中 准确审题后,解题的关键是要完成知识的顺利迁移应用.要能够灵活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储备,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成功“对接”来解答试题.实现题干与问题的结合,最好能把知识框架先默在草稿纸上,再进行分析利用.(3)注重答案文字的锤炼、组织 一是要注意逻辑性就是将已知条件和所问问题,即事物的前因后果组成一条“知识链”,各知识点环环紧扣;“知识链”的起点是情景中的已知条件,终点是指向问题.二是要注意全面性,在确定了答题的方向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确保答案全面、完整.三是要注意准确性,要求语言精练专业,用地理语言回答问题,不说废话,不离题.四是要注意书写的规范性,条理清晰,层序分明.

怎样才能把文综学好,160就可以了,高考大纲已经拿到了,上面新增的有多少高考能考到

2023年重庆高考考什么卷介绍如下:

2023重庆高考是新高考全国二卷。重庆采取3+1+2新高考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采用新高考全国二卷;1为物理/历史二选一,2为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四选二,后3门均为本市自命题。

重庆市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统一高考)实行“3+1+2”模式。“3”指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下同)3科;“1”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1科;“2”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再选科目2科。

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中,物理、历史为首选科目,考生只能且必须选择其中1科报考;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科为再选科目,考生只能且必须选择其中2科报考。

2023重庆高考试卷难度如何

重庆高考区域排名16,属于困难模式。重庆高考是个难关,北京、上海、天津、其他三个直辖市,不仅在重庆,也显示出很强的高考优势。 重庆高考整体录取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总体来看,2022年重庆高考新两卷难度较低,不少考生表示答题快捷,在题型和结构、表现形式和风格等方面,基本延续了近年来的特点。

试卷的难度单从试卷本身来说,这关系到每个人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擅长的题型,也关系到个人的临场感,所有考生的现场状态非常重要。从近10年高考试题难度来看,总体难度呈下降趋势。 今年的疫情和高考试题难度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难度系数上升,高考录取分数线必然下降; 相反,高考录取分数线必然上升。

2023年山西高考用什么卷子

文综

政治——必考内容与“生活”有关

解读人:陕西师大附中特级教师李鸿

命题趋势

命题遵循新课程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规定的范围,还包括年度间重要时事政治以及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选修内容暂时没有列入。试题只涉及本学科教学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分值为100分。

复习要点

《经济生活》部分要关注的重点知识有:供给与需求、影响价格的因素、消费、发展生产的意义、劳动与就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利息利率与本金、效率与公平、财政的作用、税收、市场秩序、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政治生活》部分要关注的重点知识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问题、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政府的职能和职责、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我国的民族与宗教、处理国际关系的因素、世界多极化发展、我国外交政策。《文化生活》部分要关注的重点知识有: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问题、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生活与哲学》部分要关注的重点知识有:哲学与时代精神、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尊重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备考建议

考生在备考中要注意:

第一,紧扣考试大纲的要求,对考点的把握不加深、不增难,在理解和弄懂上下工夫。

第二,要关注社会生活问题,将热点问题生活化。这是新课标新教材的新要求,也是新高考与老高考的最大不同。四个必修必考内容全是与“生活”有关的知识,讲的都是生活中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因此,考生在复习中要善于将考点与生活现象紧密联系起来,关注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中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现象。

第三,考试说明在“题型示例”中提供了8道“示例题”,它体现了今年命题的方向和思路,包含了许多重要的考试信息,是最准确、最权威的资料。考生们要认真“解剖”、分析这些题目,从中领会和理解新高考的命题方式、审题思路和答案要点。

历史——命题题材跨越教科书和考纲

解读人:陕西省西安中学高级教师徐赐成

命题趋势

鉴于今年陕西是新课程高考的第一年,根据试题命制的一般规律,今年高考试题的难度与往年相比,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在局部难度上可能会有调整。比如为了实现“稳中求变”的命题要求,II卷难度可能会与往年持平或降低,I卷的难度则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也是由试卷本身结构决定的,而这种提高又主要会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新角度和新史观”来实现。

另外,由于陕西目前采用了三种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命题自然不能依据教科书,而是依据《考试大纲》。具体的知识点不会从教科书出发,或者仅仅有一部分是从教科书出发。命题的题材一定会跨越教科书和考纲。试题的呈现方式也将有变化,如选择题,将不会再针对某一题干出三至五道的一组选择题,而是将相关知识综合到一起,出一道综合性的选择题,由此可见,选择题难度增大。

复习要点

结合考纲要求,在后期复习中选准思考和认识问题的视角很重要。比如,对政治史的复习,要把握政治制度的历史影响,不同政体中政府机构的职能作用、相互关系和运作方式,政治事件与政治制度沿革间的关系等;对中外关系和国际关系的复习,则应侧重揭示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的危害性、近代中外战争和中国的屈辱外交、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中外关系;在经济史和社会生活史内容方面,要着眼于专题经济现象的发展过程和阶段特征、不同经济现象间的关系(如 2007年广东卷第30题)、经济与社会变革的关系等;在思想史方面应注重思想史发展进程和线索、特定时期思想特征及其意义、不同思想内容的联系和比较; 在科技史部分要关注的是中国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方的问题、中外交往与学习西方科技的关系问题、科技发展的原因和意义问题;对文学艺术部分要把握文艺现象的风格及其特点、文艺现象的时代特征及其社会原因、文艺形式的史料功能和社会功能。

选考内容建议采取两手对策,一是把与必考内容联系密切的部分与必考内容整合复习,二是择其要者重点突破。

备考建议

第一,通史历史线索要了然于心。课改后“模块+专题”的知识呈现方式,使得所有考生的通史线索熟悉相对不强,在一轮复习强化了通史线索的基础上,后期复习中要保持和提升,不能放松。要把简要的通史线索置于身边随时翻阅。

第二,专题发展线索要心知肚明。对于重要专题的基本知识、基本特征、理解与认识要熟练掌握,并且要随时关注相关的最新试题和材料。

第三,史料阅读能力要快速提升。阅读能力是文科基本能力;对历史学科而言,史料阅读能力是重要能力;从文综历史试题和历年考试情况看,史料阅读能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掌握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徐赐成认为以上三点是所有文科考生要重视的。

地理——无图不成题

解读人:西安高新一中高级教师袁霞

命题趋势

试题命制只涉及单学科的考查,不再涉及跨学科综合,并增加了部分选修模块内容的考查。命题仍会以能力立意为主导,以新情景材料为素材,以区域地理为切入点,对地理基本原理、规律、技能、方法、情感价值观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进行考查。

复习要点

自然地理:地球与地图;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值线。

人文地理:农业;工业;人口和城市;交通;区域经济与资源开发。

区域地理: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重要的地理事物分布、特点、成因;重要的交通要道;区域定位;区域环境问题;区域发展;产业转移与资源调配。

选修地理:旅游;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

备考建议

提取信息和语言表述能力方面的考查是历年考生失分最多的地方。袁霞建议后期复习中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真题、模拟题进行一定的限时训练,提高自己的审题能力、读图判断能力、文字概括能力、推理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试题几乎是无图不成题,各种图表、图像承载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它们是高考命题的切入点。考前要认真过好地图关,强化地图空间定位训练,逐步练到手中无图、心中有图。

高考更加贴近生活、追求真实。复习中要结合新闻热点,以问题为出发点联系考点,理论联系实际,完善知识培养思维。例如:“云南干旱”、“海地和智利地震”等事例,可以链接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结合“哥本哈根会议”联系全球气候变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利用等知识综合复习。本报记者杨文花曹运静

请问今年高考命题趋势是什么?

2023年山西高考用什么卷子:

2023山西高考试卷用全国乙卷考试。由教育部命题,采用语数外+文综/理综模式。语文、数学、外语各科目卷面满分150分,总分450分,按原始分计入总分;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卷面满分300分,按原始分计入总分,共750分。

2023山西高考启用的是全国乙卷试题,实行“3+文综/理综”传统高考模式。

山西省高考实行“3+X”科目设置。“3”指语文、数学(分文、理科)、外语。X指“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

山西文史类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文)、外语、文科综合(含政治、历史、地理)。

山西理工类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理)、外语、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生物)。

知识拓展:

1、2023山西高考乙卷难不难?

山西高考乙卷的难度一直在以一个相对稳定的趋势在发展,可以称的上是难度适中。从近十年的高考乙卷难度来看,总体上难度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所以2023年山西高考乙卷难度应该是与2022年保持稳定,基本上试卷难度系数去年相当。

2023年山西高考乙卷的难度应该不会有大幅度的提升或是下降,只可能是小幅度的摆动,但是相信在结构上会作出一些调整和变化。

总的来说,2023年山西高考乙卷难度可能不会走高,但是至少和2022基本持平,所以,不要寄希望于高考变简单,还是让自己变强大才是正确的途径。

2、高考考全国乙卷的省份有哪些?:

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共12个,其中全国乙卷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文科综合历史政治地理

[转]名师指点06年高考英语命题趋势

1、听力主要测试点:对话或独白的主要内容;对话发生的地点;人物身份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数字;事件发生的原因。

2、阅读理解主要分成四类:A、社会文化类文章的命题趋势:以中西文化差异作为选材的重点,如礼仪、语言、生活习惯、世界观、价值观等,题材涉及社会、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的内容。一般一篇文章一个主题,以议论文、记叙文居多。B、逸闻趣事类文章的命题趋势:幽默故事是其主要内容,选材多来源于日常生活,给人似曾相识之感,但随着故事的发展、展开、结束,又出人意外。特点是文章简短,描述一个片断;命题多考查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进行合理的推断。C、史地常识类文章的命题趋势:选材来源于英语国家的主要名胜或历史事件,历史年代;命题以细节题为主,有一定主观推断题;涉及一定的地理常识或历史知识。D、人物传记类文章的命题趋势:以名人生平或逸事为主,体裁一般是记叙文,包含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写作手法多采用时间、空间或逻辑线索贯穿文章始终。命题以细节为主,推理为辅。

3、完形填空:高考完形填空所选短文多为夹叙夹议的小故事,篇幅稳定,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4、短文改错:近年的短文改错题有以下趋势:A、体裁多样,且都是高中生们所熟悉的内容,均是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相关的话题。B、语言易懂,篇章结构难易适中,无生僻语言现象、无超纲词汇。平均每篇短文约9个句子、总词汇量平均110个词。C、错误设置均为高中生学习中常犯的基本语言应用错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D、试题设置的考点角度灵活、测试层次多、涵盖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其中习惯搭配句法结构、逻辑推理等错误所占比重有所增大。

[复习策略]

高考复习,提倡精练精选那些设计严密、具有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的练习题,限时完成,保证质量。学生通过练习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分辨能力,增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尤其要掌握解题技巧。

1、听力:解答时要保持良好心态、学会预测话题、合理分配注意力、学会果断放弃。

2、作文:要想在

高考作文中取得高分,做到“内容充实,要点全面;语言丰富,文字优美:行文连贯,过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注意内容要点的识别与表达;词汇;句型结构;上下文的衔接。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不妨按如下顺序进行:确定写作中心;围绕中心,列出写作提纲;根据字数多少,扩展成篇。要写够100个词语,以避免由于字数不够引起的扣分。另外,一定要牢记使用连接词。

3、阅读理解:要求阅读的速度要快,理解的准确度要高,两者缺一不可。

A、社会文化类文章:从近年的高考题看,阅读内容的社会实用性越来越强,更重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阅读材料会更多地涉及社会化背景知识。因此,要通过阅读更多地涉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更多地了解并丰富自己的知识。

B、逸闻趣事类文章:应特别注意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思想的描写,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若是叙述性的文章,要读懂起因、经过、结果。若是故事性文章应渎懂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C、史地常识类文章:史地常识类文章多以细节题为主,着重考查理解文中具体信息的能力。例如:排序题、图文转换题、数字换算题、表格理解题、代词指代题等。

D、人物传记类文章:准确理解细节是做好这类题的关键。首先,从问题中找到关键词,然后在文中迅速找细节,找到后再把这一部分内容仔细阅读,认真比较选项和文中细节的区别,最后,在正确理解细节的前提下,确定最佳答案。

4、完形填空:解题时应注意以下技巧:细读首句,品味尾句;浏览全文,捕捉信息:先易后难,逐步完形:前后照应,左右逢源:复读全文,慎重调整,

5、短文改错:解题时考生要运用从“篇章着手,了解大意”,到“逐句分析,依行查错”.再到“复读全文、检查核对”三步走的策略。也就是说.考生应在对全文略读的基础上,在文章中心思想的指导下,对短文进行逐句研究。若一时发现不了错误.不要揪住不放而耽搁太多的时间。可以在全文改完以后再回过头来进行难点突破。

高中 地理

高考文综政治,历史,地理选择题各多少分

高考文综政治,历史,地理选择题,地理11题,政治历史12题,每题4分,所以高考文综政治,历史,地理选择题分别为44分、48分、48分,共140分。

文科综合简称“文综”。指的是在高考中政治、历史、地理三大科。

(一)内容比例

地理、历史、政治三科的分值比例为1:1:1。

(二)题型、题量及分值

题型 题量(题) 分值(分)

选择题 35, 140 ;综合题 4 ,160

(三)试卷难度设置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三种试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四)关于试卷结构的说明

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综合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题型中的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怎么学习文综啊?

文综是一个比较强的综合性学科。

历史课上听老师的教学内容,要小心。历史是开门的主题是肉,一定要把握好每一个细节,从而快速和简单易学的历史大二结束前写在历史书上的东西,最好记牢。

政治这门学科是比较抽象的,而是要善于把握的重点和难点,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的答案和适度。因此,政治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地理学科,我们必须先了解,如果你映射非常熟悉,那么我敢肯定,你的地理70是没有问题的,其次是类的严重性分为重要的老师,这句话应该有印象。 总之,你要学习的是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文科综合和丰富的阅读积累。

累是刚刚开始的阶段。是不是了,这是不可能活到。

地理,政治,历史在文综中是不是各占100分

一些基本概念一定要背得扎实。平时多看看新闻,建议是背书、中国地理还好些,要注意对知识点的把握。背知识点的同时还要注意理解,举一反三,多看教科书嗯 以前地理最多 历史居中 政治最少 现在平均了

文科如何学好是个大课题呀 我是文科毕业(比较特殊的是我是理科转文科的) 简单说点经验吧

地理是文综合里最难的一科,有“小物理”之称!没有什么别的窍门。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走的,自然地理比较难,建议就是多做题,融汇贯通。特别要注意的是历史上一些事件的时间、地点与人物要记牢,“万变不离其宗”。另外就是地理无图不成题,多多看看地图吧!

政治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尤其是哲学那段!

历史比较有意思,也很有帮助,人文地理、世界地理

怎样可以学好文综

较出名的河流(在地理上有较大影响的河流,相对应的原因是什么。然后要学会分析主观题给你的材料,不用花太多笔墨,也不说要死记硬背,理解就可以了,这样比较直观。

历史

我以前历史课的时候,有次老师赶课。

其次,分析总结讲过的农牧业,农牧业分别。

政治

政治首先是背那些原理,有了原理才有点,才能开始分析,在脑内让多种地图叠加,形成一个相对完备的地图的体系,气候,风带首先是地理吧,给你一些这地区的自然条件然后让你分析的题)

最后。

所以有的笔记就不用全记,重要的是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说来惭愧,要明白为什么这个地方会有这样的人文景观,过程大致了解(如果是一些重要的会议,比如什么分界线啊,灌溉等)矿产主要分布等等。然后做题时再开始阐述。

不是所有题都需要分析地很多。有的题型主要是看原理,结果,以及意义。(主要是应对那种给你个虚拟地区,那些什么计算公式是必须得记住的。。其实到最后,那笔记也没怎么看过。,然后说材料中的哪句话怎么怎么地说明了这个原理。简单地写,知道高考我也没有背下一个具体的时间只是知道大致的一个时间顺序而已)发生的原因,导火索,人物或组织,地点,工业,种植业特色地区的特点,要知道它的内容和必须记住其中具有影响力的部分),让我们手也没停过地做了一节课的笔记,关于地球方面的,然后是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实在想象不出来可以把自己身边的立体的东西当地球来比比划划,一句一句地看,一句一句地分析,看是不是有原理可以材料中的例子相联系,用铅笔在材料上按顺序标上,简单地写出响应的原理,感觉手都要断掉了。,但最好还是自己琢磨一套适合自己。其次总结主观题的题型,什么题型应该怎么答,需要总结成一种条框。以后遇到同类的题可以举一反三。

地理首先是要熟悉地图,各种地图。

270天,时间还是有的~加油哦~如果自己在总结归纳是遇到困难可以请教老师或比较会归纳的同学,能在短时间里记住东西的归纳方法,包括板块,地形(山脉)

高考文综如何提分最快最有效

你好,我是教生物的,别的学科我不太专业,我去请教了我们学校复习班的各科组长,他们给出这样的建议,希望对你有用!```````````````````````````````````````````````对于数学1,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抓住课上时间。

2,依纲(考纲)靠本(课本)。3,把练习、试卷归一下类,看是选择题不行还是填空题不行,还是大题不行。

4,考前复习要对重点知识、重点的高频考点进行专栏复习。函数,导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都是高考常考和必考的重难点。

```````````````````````````````````````````````英语:狠抓基础,为提升能力奠定基础。看课外读物:收集地道英语 美文,听英文广播,歌曲都是提高英语很好的方式。

严格跟老师走,不要另起炉灶。除了温顾重难点,多做模拟训练。

认真剖析历年重难点,结合自身水平,看哪些方面薄弱,重点复习。单词一定要背会。

对于阅读理解:1.背单词词懂阅读还不懂原因:语法知识的理解不到位2.加强长句的分析和练习3.做阅读掐表计时。4.不要永远做高考题,掌握热点问题。

对于听力:1.多做模拟题,掌握说话人速度。先看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2.看日常口语书,积累口语表达,记录在本上。3.调整心态,把每次做题都当做考试。

对于完形填空1.首先选项中的生词一定要背.2.完形一般设空是固定搭配、短语、动词要联系上下文、用语法也可以排除.完型部分确实很难,平时的积累很重要。对于作文:改变句子的开头方式,不要一味地都是主语开头,接着是谓语、宾语,最后再加一个状语。

可以把状语置于句首,或用分词做状语等。在整篇文章中,避免只使用一两个句式,要灵活运用诸如倒装句、强调句、主从复合句、分词状语等整体上说:学习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思想和思考,把东西变成自己的。

用脑袋做题,不用体力做题用心做题,积极思考。精做,多思考。

```````````````````````````````````````````````语文:对于阅读题:1.找线索,理思路,明确文章主旨,把握全文结构层次。2.分析词语,明确感情,挖掘隐含信息。

3.抓开头,重结尾,寻找关键语句。4.品语言,悟句意,分析写作手法。

诗歌鉴赏第一,要了解作者和背景;第二,善于利用注释解决疑难;只要给了注释,一定是有用。第三,看清题目的导语,把握答题的方向很重要。

不能问东答西,看清导语,理解题意,把握答题的方向很重要。第四,要善于调遣已有的文学鉴赏知识,就是平时积累。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很重要,必须对题目吃透吃准。 作文命题的一个趋势,就是要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发挥个人特长。

关注社会热点。 整体来说:1.明确自我的薄弱点。

2.听课很重要,理清老师的思路,把握老师思维的脉络和思维发展的过程。3.能从课上牵动课下的活动。

跟老师交流完剩下的时间要去欣赏与感受。达到一个消化理解的过程。

```````````````````````````````````````````````对于历史:1.夯实基础知识的根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2.专题复习,也就是围绕某一个问题纵向归纳并深层次分析。

3.突破习惯思维的定势,教材并非“绝对权威”,需要突破某些方面的思维定势。4.深化教材的重点知识。

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起因、性质、特点、实质、意义和历史概念的内涵,要深力发展,力求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表述。 ```````````````````````````````````````````````对于地理:基础知识查漏补缺很重要。

做一些比较新颖的题,仔细做仔细看,对地理图像的重视。第一轮 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所有一切发展的前提,那么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到区域地理这样一个从头到尾的知识点的覆盖的复习这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你要把知识点掌握的非常的牢固。

第二轮 针对命题的特点,比如说能力立意,比如说新情境下解决新的问题,这个时候要努力的去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解题的水平。```````````````````````````````````````````````对于政治:1.归纳错题2.看一些重大的新闻,比如说看看新闻联播也是个调剂,看看国内、国际重大的时事,参与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

高考最后的重点事实上是社会的这个热点加上学习的基础知识重合点,就是社会的热点给我们所学的课本重合的部分就是考试的重点. 3,重视对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对重点知识的整合和重组,真正做到融合贯通,注重政治概念的敏锐性。 4,在分值上,重点提高第Ⅱ卷(非选择题)的得分率。

在知识层面上,重点掌握好能体现政治学科思想和反映高考本质要求(选拔性)的重点知识。在能力上,重点提高解题的四项基本能力能力--获取 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怎样学好政治地理历史啊?我的文综总是上不了200分,不论我怎么读 -

政治: 1、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的内驱力,是探索与创新的源头。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整体把握,理清课本内容层次: 把繁杂、冗长的知识一层一层地进行梳理,犹如剥洋葱一样,将所学的知识梳理出层次,然后从整体上把握这些知识层次。将其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这就是所谓的“先放后收”。

3、简要概括,把课本由厚变薄: 这要求学生建立在整体把握课本的基础上,领会其精神实质。可先对一节或一段内容进行归纳,用一两句话,一两个字概括。

随着学习归纳能力的提高,逐步发展为对一课,一章的概括。 4、抓住线索,清晰知识的发展脉络: 如果知识是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珍珠串起来的那根线。

学生要去发现所学知识的线索,抓住了线索就抓住了所学知识的脉络。在自学中要注意“三大问题”,即先讲是什么,后讲为什么或重要性,最后讲怎么样。

5、划出关键词,突出知识核心结点: 线索是学习内容的“网”,关键词则是这张网中的“结点”。在知识学习中,要求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将知识高度压缩在认知结构中,再应用时依据线索,快速检索出关键词,由此引出自己所学的知识。

6、写读书笔记,进一步内化所学知识: 学生自学完一节或一课后,写出自己的读后感,体会,或者对课本进行评述,如果能长此以往,坚持下去那就真正达到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学生的理论水平及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较大提高。 地理: 作为一门学科,学法上有着与其他学科许多共同点。

如:科学的学习态度;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等;同时还有它独特的学法。其实我们一直强调的就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思维方法。

一、地理学习的灵魂——地图的利用 1、学会分类地图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景观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地理等值线图等。 2、学会读图①先读图的主题②看清图例③注意细节④联系实际 3、学会变图①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②图文转换 4、学会用图①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②用图记忆 中国地理:可看这几方面的地图,即: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气温、降水量)、中国水系图、中国资源图(森林、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等)、中国农作物分布图、中国工业分布图、中国人口、民族、城市、商业中心图、中国交通图、中国自然保护区图等。

逐一看图、记图,甚至画图,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就掌握了。 学习世界地理: 1、要在十条线上下功夫(五条经线、五条纬线)。

2、找出十条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3、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十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说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问一个为什么?这样你会发现你开始“脑”中有“图”,“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

二、地理学习的支柱——教材的理解 1、依纲据本,掌握地理原理、规律 ①先将书读厚:在书上作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点 ②再将书读薄: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 2、利用课本,学会举一反三 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3、利用课本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如: 区域地理(大洲或国家):位置、范围、人口、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工农业、交通、城市。

相信经过努力,同学们一定会喜爱地理并学好地理的。 历史: 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

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复习时关键是要反复地看书,在反复中提高。

书才是最根本的。离开书本谈能力是不现实的。

在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想想在一个历史事件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能够说明什么历史道理,也可进行历史事件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例如,某两场政变或两种政策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说明了什么。

分析异同点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版块去想。经常这样思考,对不同的历史现象,就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它们的实质,无论碰到什么题都能迎刃而解。

这是读书时要注意的问题。书本绝不仅仅是读过即可的,光记住一些时间、地点、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后的东西。

相信你不久就会发现,历史是越读越有味的。

三、怎样利用经纬网定方向

1.根据两地纬度判断南北方向

若两地都是北纬,纬度数值大的地点位置偏北,数值小的地点位置偏南;若两地都是南纬,纬度数值小的地点位置偏北,数值大的地点位置偏南;若两地中的一地为北纬,另一地为南纬,则北纬的地点位置偏北,南纬的地点位置偏南。北极点四周皆为正南方向,南极点四周都是正北方向。

2.根据两地的经度判断东西方向

若两地都是东经度,经度数值大的地点偏东,经度数值小的地点偏西;若两地都是西经度,则经度数值小的地点偏东,经度数值大的地点偏西;若一地为东经度,另一地为西经度,则把两地的经度数值相加,如果他们的和小于l 80。,那么东经度的地点偏东,西经度的地点偏西.如果两地的经度和大于1 80°,那么西经度的地点偏东,东经度的地点偏西。 四、怎样利用经纬网量算距离

首先明确,地球为近似球体。所有经线均为半圆,其长度约为赤道的一半,故可得出同一经线上纬度差1。经线长约为ll 1 km;所有纬线均为圆,且长度向两极递减,与赤道关系可表示为L纬=L赤?cosa(a为地理纬度).故可推得任一纬线圈上,经度差1°.其长约为11 l?cosα km。

1.若A、B两点经度相同,则只要算出两点之间的纬度差,再用纬度差乘以11 1 km即可。

2.若A、B两点纬度相同,A、B两点间距离约为1l l?θcosαkm,其中θ为A、B两点间经度差.,α为A、B两点的地理纬度。

3.若A、B两点经度不同,纬度也不同,计算两需要进行模糊估算。一是可以先假设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二是可以先算出比例进而算出两点间距离。

注意 (1)60°纬线的长度相当于赤道长度的一半。(2)纬度数相同的纬线其长度相同。

五、地球上任意任意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球面上两点(不在同一条经线上)间的最短距离为球面上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具体掌握以下两种情况,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1.若两地经度和等于1 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程经过两点,具体又分为三种情况。

(1)同位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过取点后,再向南。(如上图中的图I)

(2)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如上图中的图Ⅱ)

(3)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讨论,要看过北极点的为劣弧还是过南极点的为劣弧,确定后再讨论。如果过北极点为劣弧.则先向正北,后向正南;反之则先向正南,后向正北。-

2.两地经度和小于1 80。,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具体又可分为两种。

(1)A地位于B地的东方,从A到B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上。 (如上图中的图Ⅲ)

(2)A地位于B地的西方,从A到B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讨论,方法同上。(如上图中的图Ⅳ)

(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人,在地球上的任何地点,始终不改变方向,沿着经线向南或向北走,最终会到达南极点或北极点。但过极点后,再向前走,就改变方向了,因而沿着经线不改变方向往前走最终是不能回到出发点,这是因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且纬线是一个整圆。

例2.从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

C.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简析:如果将地球近似看着正球体,过地表两点和地心的平面与地表的交线为一正圆,该圆被地表这两点一一般分为优弧和劣弧,其中劣弧为这两点间的最短跳距离,因此,当这两点位于赤道或同一条经线(圈)上时,这两点的最短距离为赤道或该经线(圈)被这两点分割的劣弧长度。答案:D

例3不考虑海陆、地形、冰雪等条件,有人从极点附近(包括极点)某地出发,依次向正北走5千米,正东走35千米,正南走5千米正好回到原地。从极点上空看,向东走时可能

A.逆时针走了<180?的圆弧 B.逆时针走了>180?的圆弧

C.顺时针走了<360?的圆弧 D.顺时针走了>360?的圆弧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绘出南极点或北极点附近行走路线图1-1-10,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从题意分析可知,此人可能位于北极、或南极点附近,向北走5千米,逆时针沿周长为35千米的纬线一周,又向南走5千米,正好回到原地,也就是顺或逆时针走了360?的圆弧,但不符合题意。此人也可能位于南极点,向正北走5千米,若认为半径是5千米,沿纬线顺时针走360?的圆孤约是31.4千米(圆的周长是2лr,即2×3.14×5=31.4)。

答案D

(2)利用经纬网全球定位。熟悉表1、表2、表3。

表1 重要纬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

重要纬线 地理意义 穿越地区

赤道(0°) 南北半球分界线,纬度划分的起点 非洲中部、印尼、南美北部

北回归线(23°26?N) 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北非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我国华南地区、墨西哥高原

南回归线(23°26?S) 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 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中部(智利、阿根廷、巴西南部)

北极圈(66°34?N) 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 欧洲北部(挪威、瑞典、俄罗斯北部)、阿拉斯加半岛、加拿大、格陵兰岛南部

南极圈(66°34?S) 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 南极大陆外围(威尔克斯地、南极半岛)

30°N 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 非洲北部、西亚、印度北部、我国长江流域、墨西哥北部、美国南部

30°S 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 南非、澳大利亚南部、智利、阿根廷北部、巴西南部

60°N 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 北欧、俄罗斯中部、阿拉斯加半岛南部、加拿大中部

60°S 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 横穿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部、德雷克海峡

90°N 北极点 位于北冰洋

90°S 南极点 位于南极大陆

表2 重要经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

重要经线 地理意义 穿越地区

本初子午线(0°) 东西经度划分的起点 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法国、西班牙、非洲西部

180° 大致与日界线重合 俄罗斯楚科奇半岛、太平洋、大洋州东部群岛

20°W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西为西半球,以东为东半球 格陵兰岛东侧、冰岛、大西洋

160°E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东部、太平洋、大洋州东部群岛

120°E 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北京时间的参照经线 俄罗斯中西伯利亚高原东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印尼、澳大利亚西部

表3 七大洲和重要国家陆地的经纬度范围和位置特征

大洲或国家 纬度范围 经度范围 位置特征

亚洲大陆 1°17?N—77°43?N 26°03?E—169°40?W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通过,跨南、北和东、西半球,及北半球低、中、高纬度带

欧洲大陆 36°00?N—71°08?N 9°31?W—66°10?E 跨东、西半球(冰岛),北半球中高纬度带

非洲大陆 34°51?S—37°21?N 17°33?W—51°24?E 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穿越,跨南、北半球,以热带为主

北美大陆 7°12?N—71°59?N 168°05?W—55°41?W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越,跨东、西半球(格陵兰岛),北半球低、中、高纬度带

南美大陆 53°54?S—12°28?N 81°20?W—34°46?W 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越,赤道大致过亚马孙河口,热带面积广阔

大洋州 47°S—30°N 110°E—130°W 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越,跨南、北和东、西半球,同时存在两个日期

南极洲 62°S以南 跨360°经度 南极圈经过南极大陆外围,长城站(66°13?S,58°58?W),中山站(69°22?S,76°22?E)

中国 4°N(南部大陆21°N)—54°N 74°E—135°E 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地处中、低纬度地带的东半球

印度 8°N—33°N 72°E—97°E 北回归线穿越中部,大范围地处低纬度地带的东半球

日本(四大岛) 31°N—46°N 130°E—145°30?E 地处太平洋西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群岛国家

德国 48°30?N—55°N 6°E—15°E 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东半球和欧洲大陆的十字路口上

俄罗斯 43°N—78°N 28°E—170°W 北极圈穿越北部,地跨东、西半球和欧亚两洲的欧洲国家,位于中、高纬度地带

美国(本土) 25°N—49°N 125°W—73°W 大范围位于中纬度的西半球,有海外州夏威夷州(北回归线穿过)和阿拉斯加州(北极圈穿过)

巴西 34°S—5°30?N 74°W—42°W 南回归线穿越南部,大范围属低纬度,热带雨林最广

埃及 21°30?N—31°30?N 25°E—35°E 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大范围是低纬度的热带沙漠

澳大利亚 41°S—10°30?S 113°E—153°30?E 南回归线穿越中部,位于中、低纬度的东半球,独占一块大陆

(二)时区与日界线

1、时区

(1)时区的划分:全球按经度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将东西经度各为7.5°度的范围作为零时区(也叫中时区),然后每隔15°为一个时区。零时区以东的时区为东时区,分为东一区——东十一区;零时区以西的时区,分为西一区——西十一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7.5个经度,即各为半个时区,故将两者合为一个完整的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全球其分为24个时区。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零时向东,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向西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西十二区比东十二区在时间上少24小时。

(2)区时: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时刻叫区时。区时也叫标准时,每一时都用该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这种时间成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较晚。如:当东八区是12点时,东十区是14点;西二区是2点。即东八区比西二区早10个小时,比东十区晚2个小时。

(3)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①求时区:(某地的经度+7.5°)÷15°所得的整数商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或某地经度÷15°所得的商若大于7.5,商进1,若小于7.5,商不变,商为该地所在的时区

②求时区差:若两地都在同一侧时区,即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减,所得的差即为时区差;若两地不在同一侧时区,即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加,所得的和即为时区差。简言之:同侧时区相减、异侧时相加。

③求区时:在时差上,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若已知区时的地点在东,所求地点在西,则用已知区时减去两地的时区差;若已知区时节的地点在西,所求地点在东,则用已知区时加上两地是时区差,即东加西减。所以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比较西的时区区时要早,简言之:时刻上是东早西晚。

2、地方时

(1)概念: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东早西晚。

(2)地方时的判读: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点;与其相对的经线,地方时为0(或24)点。在赤道上,与晨线相交的经线其地方时为6点,与其相对的经线(昏线)的地方时为18点。赤道上日出时刻是6点、日落时刻是18点。其它纬度地区,与晨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出时刻,与昏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落时刻。

(3)地方时的计算

a.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

已知地方时±差×4分钟/每度=所求地方时

注意事项:

b. 已知某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

已知经度±两地的时差数×1°/4分钟或÷15°/小时=某地经度

注意事项:

时区和区时

3、北京时间:我国通用的标准时,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我国领土辽阔。东西跨了62个经度,分属五个时区(东五区——东九区)。但现在全国(除新疆采用东六区的区时,称乌鲁木齐时间外)都采用“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比北京(116°19′E)的地方时早约15分钟。

4、日界线:①国际日期变更线(人文日界线)---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在华盛顿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②自然日界线---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子夜)所在的经线。

性质:①更日性---只要地方时所在经线和时区中央经线过这两条日界线,都要更换日期。在钟点上,人文日界线两侧是相同的;在时间上,自然日界线两侧是连续;②运动性---人文日界线相对地球而言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来说则是运动的(随地球一起自西向东);自然日界线相对于地球而言是运动的(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向西移动),相对于太阳而言则是静止的;③转折性---为了照顾人文日界线附近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方便,人文日界线不完全按180度经线定位,而是在有些地方成折线,而自然日界线与地球上的经线平行④意义---人文日界线是地球上新一天的起点和终点;自然日界线是当地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5、日期分界线的确定与应用

(1)日期分界线

日期分界线是地球上两个日期——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一般来说,地球上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上人为规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即180°经线。实际上,为了不使横跨日界线的国家“一国两日”,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起见,国际日期变更线和180°经线并不完全重合,而是稍有弯曲,在三个地方偏离了180°经线。 另一条就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这两条日期分界线都是地球上两个不同日期的分界线,但有一定的区别:

180°经线 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相同点 都是地球上两个不同日期的分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是地球上日期更替的开始。

不同点 人为日界线(人为规定的) 自然日界线(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

经度固定不变的 经度不固定,可以是地球上任何一条经线

钟点不固定,从0点到24点 钟点固定,只能是0点

东侧日期晚一天,西侧日期早一天

西侧是新日,东侧是旧日 东侧日期早一天,西侧日期晚一天

东侧是新日,西侧是旧日

(2)日期分界线的确定

①180°经线的确定。

日界线西侧

日界线东侧

时区

经度

时刻

日期

日期变更

自转方向

在有图的试题中可以根据图上的经度(东经度自西向东由小到大,西经度自西向东由大到小)或者经线两侧的日期(180°经线东侧日期晚一天,西侧日期早一天)进行推断。

在无图的试题中可以采用图解法。一般采用绘制极点俯视图的方法,也可以绘制侧视展开图。在图上先确定180°经线(可以任意绘制,但一旦确定,其它的经度就要以此为准),然后根据解题的需要确定其它的经线。 ②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的确定。

确定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必须借助题干或者图中提供的信息。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Ⅰ、夜半球中间的经线就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Ⅱ、昼半球中间的经线是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此经线相对的一条经线就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Ⅲ、根据晨线与赤道相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或者其它已知经线(或时区)的地方时(或区时)进行推算。

6、时间题的计算

(1)某个日期占全球范围。方法:一是确定哪一条经线是0时刻;二是利用地图判断东西方向;三是根据时间的计算方法,计算地方时。

①当0时经线在东经范围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少一半,前(旧)一日占大一半。

②当0时经线和0度经线重合时新的一天和前(旧)所占范围相同,各占一半。

③0时经线在西经范围时,新的一天占全球一大半,前(旧)一天占全球的一小半。

④0时经线和180度经线重合时全球都是在同一个日期。

要求画出四幅极视图来表示上面四种情况:

例6图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读图1-1-13回答:

(1)NA的经度为 ;NB的经度为 。

(2)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 日 时。

解析本题有一定的难度,解题时应认真审题,抓住所给条件展开分析:

(1)N表示北极点,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2)NA和NB是日期分界线,其中一条是180 ?经线,另一条为0时(或24时) 经线。如果NA是180?经线,则其西侧为东十二区,比东侧(西十二时区)日期要早一天,而图中NA的西侧为3月21日,比东侧3月22日要晚一天,所以NA不是180?经线而是0时经线,NB则是180?经线。NB(180?经线)往西120?是东经60?E;

(3)第2小题求北京时间,要明确实际是求东八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它与NA之间经度差为60?,即时差为4小时,且又位于NA的东面,所以北京时间是3月22日4时。

(2)日照图。

①根据两极地区的日照情况判断日期或直射点的纬度北极附近出现极昼,则直射点一定在北半球,如果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则直射点在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直射向北每移动1度,则极昼的范围向南扩展1度,直射移至最北的北回归线时,极昼向南移动的范围也达到最大,即北极圈,也就是说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与极昼(极夜)对应的地理纬度是互余的

②晨线与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时间的计算首先从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入手

③白天的中央经线为太阳直射点经线,地方时为12时据此确定直射点经度或判断时间;夜晚的中央经线为0时,也是自然日界线的位置,据此可以判断新旧日期所占的范围

(3)时间与经度的计算模式---求某地的时间或经度,需要确定一条经线的经度和时间,如右图:在四个量中,往往要确定三个量是已知的,即根据每15度相差1 小时或每1度相差4分钟可求出任一个(知三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