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用洛必法则解决高考参数恒成立问题

2.机器人首度挑战高考数学卷结果怎么样?

3.浅谈高三数学复习中如何回归教材

怎么用洛必法则解决高考参数恒成立问题

高考数学试卷合集-高考数学试题库

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逐步做到科学化 、 规范化 , 坚持了稳中求改 、 稳 中创新的原则 , 充分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 的作用 ,既重视考查 中学数学基础知 识的掌握程度 , 又注重考查进入高校继续学习 的潜能。 为此 , 高考数学试题常与大学数学知 识有机接轨 , 以高等数学为背景 的命题形式成为了热点。 例如导数应用问题是许多省市的高考试卷的压轴题 , 并且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是这类重点 考查的题型。 这类题 目容易 让学生想到用 分离参数法 , 一部分题用 这种 方法很奏效 , 另 一部分题在高中范围 内用分离参数的方法却 不能顺利解决 , 高中阶段解决它 只有华山一条路——分类讨 论 和假 设反 证 的方 法 。

参考文献: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机器人首度挑战高考数学卷结果怎么样?

又一款人工智能来了。成都高新区一科技公司研发的一款人工智能系统AI-MATHS将作为“数学高考机器人”,将挑战6月7日的2017高考数学卷。

此款高考机器人是依托清华大学大数据、人工智能、自然语言识别等前沿技术研发的一款以自动解题技术为核心的人工智能系统,其研发团队来自成都高新区一家本土人工智能研发公司。

6月2日,该研发团队的相关人士李先生告诉澎湃新闻,7日下午高考数学科目完成后,“高考机器人”将单独在一个关闭外部网络的房间内,由专业公证人员监考,输入试卷电子版试卷来“读题”,通过内部服务器的计算,显示出答案。挑战当天,AI-MATHS将在2小时内同时作答多份高考试题,之后由教师批改答卷。

AI-MATHS是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又称“超脑计划”)牵头研制的机器人,已研究4年多。清华大学苏州研究院大数据中心主任林辉担任该科技公司的CEO。他介绍,公司核心团队参与并主导了国家863课题《基于大数据的类人智能关键技术与系统》中的子课题《初等数学问题求解关键技术及系统》(即数学高考机器人)。

高考机器人AI-MATHS诞生于2014年。2016年5月,其研发团队宣布AI-MATHS将参加2017年高考。

2017年2月,仅靠100套试题、1.2万道题的训练量,AI-MATHS取得了高考数学模拟卷93分的成绩,超过2016年四川高考文科数学的平均分,通过了中期评测。

为训练答题速度,团队加大了题量,目前AI-MATHS已有500套试题的积累。

不过,人工智能虽然在运算、推理、存贮等方面都具备超强的能力,但突破在于具备了自我深度学习、自我优化能力。林辉介绍,AI-MATHS是通过综合逻辑推理平台来解题,而非学习储存题库。“它可以学习小学到高中的7000多个考点,运算量可达2的800次方。”

近1年多来,研发团队在复杂逻辑推理、直觉观察推理、计算机算法、深度学习上,对这款高考机器人进行深入攻关,但目前仍有一些bug需要不断改进,比如,AI-MATHS欠缺对常识的理解能力,“读不懂题目就只能猜”。

而此次公开挑战高考数学卷,是高考机器人系统首次面向公众的一次展示。

浅谈高三数学复习中如何回归教材

新课标改革已经好几年了,这几年高考数学卷的试题很多都源于教材改编,这说明数学复习工作必须做好回归课本的工作。学生在数学复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倾向就是脱离课本,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高三数学复习中如何“回归课本”?如何有效地发挥课本中例、习题的功能?如何从课本知识中提取出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每位高三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文科学生数学基础差,要学生复习好数学,只有找准适用文科学生的复习方法,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应用可能性,而且用思维方面所起的作用来了解数学。在高考一轮复习中往往以资料过关代替了教材过关,致使多数学生不会活用教材,不能举一反三,翻开教材好像什么都懂,动手做题时却没了思路。我认为这是高考复习指导中的一大误区。其实,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是历年高考试题的真实写照。高考万变不离其宗,依纲扣本,其中的“宗”和“本”指的都是课本。课本的试题大多都蕴涵着丰富、深刻的背景。实践证明,以课本为素材组织高考复习,不仅不会影响高考成绩,而且是提高成绩非常有效的途径。在这几年教学实践中,我作了一些尝试,现就谈谈具体做法。

一、将教材内容与历年高考真题对照,引导学生回归教材

通过对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内容、思想方法等进行归纳、整理,建立起知识体系,让学生明白高考考什么,这样提高针对性,减少盲目性。数学高考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既全面又突出重点,注重学科内在特点和知识的综合。分析高考试题不难发现,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几乎年年必考,有的已经成为高考常规题,构成高考试题的主体。那么作为老师,先认知教材,这个认知教材不是机械的罗列概念、公式、定理等,梳理一是要着眼于查漏补缺,把教材的重点、学生的弱点作为复习要点。二是着眼于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不但增加知识库的存储量,还要增强知识链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应该通过知识库,使得数学知识结网,浑然一体,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具备从全局上驾驭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明确了这些才能在备课中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才能有效地开展复习,做到让学生“即见树木,又见森林”。有许多高三学生认为高考题与教材关系不大,喜欢做课外资料。每到这时,在复习每章教学内容前,我就把近几年的高考题与本章教材相近的原始题进行对照,旨在启发、引导学生相信教材是高考试题的基本来源,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大多数试题都是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组合、加工和发展的,激发学生重读教材、回归整理的兴趣。

二、注意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呈现考点,引导学生回归教材

教材上的例题、习题都是几代专家多次筛选的精品,具有一定的基础性、针对性、示范性和研究性,教师结合考纲,结合学生实际,剔除过难,过偏的题,同时适当地拓宽教材,教师应精心设计和挖掘课本例题编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的例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从学生熟悉的课本例题、习题入手,通过拓展与变式,引入对新问题的探究,调动思考的积极性,提高复习效率

现在,高考复习资料五花八门,学生无所适从,不少学生在复习中埋头苦练,拼命做题,往往是事倍功半,我觉得必要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要搞题海战术。复习时要更多地注重“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和“多题归一”,更多地注重抓题目核心,提炼反映数学本质的东西。努力争取达到做一题,得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收获。通过对课本例题的变式练习和拓展引申,使学生参与探究中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分析具体方法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通过对具体方法进行再加工来提炼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以资料中知识交汇题型与教材中公式、思想方法对照,引导学生回归教材

我们说高考数学复习要回归教材,并不是说拘泥于教材,不要资料,而是如何把资料和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能把资料里的典型题在教材中找到对应的数学思想、计算公式和解题方法,让学生相信,只有扎实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才能解决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回归教材。

总之,课本是几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指导性、规范性。复习时回归教材,就是抓住教材基本点引出高考数学制高点,注重例题、习题所具有的普遍性知识、思维方式与方法,既能深挖例题、习题的示范作用又能熟练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式、方法,更能轻松解决某一类问题。教师应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感悟教材的编写意图,积极开发课本的潜在功能,创设问题链情景,探索问题的引申、推广、拓展、变通,开展高考复习中的研究性学习。这不仅能使学生跳出“题海”,又能巩固基础知识,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深化数学的本质内涵,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平时教学中要用好课本,到了高三复习阶段,也要以课本为主,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