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说高考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异同

2.科举难还是高考难

3.古代的科举类似现代的高考,但你真的以为科举比高考简单吗?

4.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状元和我们今天的高考状元有什么区别呢?

5.古代的科举和我们现在的高考究竟哪一个难度更大一些?

比较科举与高考的异同,比较科举与高考

1、考试内容不同

b科举制考的是儒家治国齐家平天下的韬略经纶,后期明清八股文考的是四书五经。高考考的是近代的社科知识。

2、考试出口不同

科举制直接为统治阶级提供人才,农民直接成为士大夫;高考是高校招生录取的入口考试,还要继续进行专业学习。

3、普及范围不同

古代虽然后来有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的转变,但是一定程度上,知识还是被上层阶级垄断的(所以说,知识就是力量)。随着1997年的扩招,高考的普及率很高,这点也推进了社会公平。

扩展资料

科举制度的评价

白居易:唯秉至公,以为取舍。?

唐宣宗:有司考试,只在至公。?

张萱:科举,天下之公;科举而私,何事为公?

李蔚然:科举亦有至善之处,则公平是也。

孙中山:科举制度“平民政治”,而且优过“民主政治”,是“极端平等政治”。

胡适:科举制度十分公正,是一个公正的制度。

张宝昆:科举制度是一种权力配置公开、公平、公正化的政治机制。

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说说高考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异同

高考和科举的本质一样吗如下:

1、古代的科举考试也被称为“选官”考试。

古代的学子们,大凡参加科考的,一般必须经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等程序。因其难度非常大,程序繁多,所以古代的科举考试也可以说成是“选官”考试,考生通过考试可以获得秀才、举人、进士等科举功名。

而现在的高考则不同,它是为普通高校招录新生而进行的考试,如果想要进入体制内,干出一番大事,还得参加公务员等考试,之后还得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求取个一官半职。

2、古代科举与高考的考试内容不同。

古代科举考试偏文学类,以经史文学为考试内容,明清以八股文为考试文体,考试内容也很多,比如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就包括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这些内容累计大约40多万字,而且都是枯燥乏味的文史资料。

3、录取率相差极大。

古代的科举科举考试,录取率极低。以1850年为例,在200万名参加院试的读书人中,只有3万名成为生员,只有1,500名从乡试中胜出成为举人,而在举人中最后只有300名可以通过殿试,而且这已经是录取进士特别多的年份了。

而目前我们国家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个别地区达到了90%以上。

科举难还是高考难

相同之处:

1.都是应试教育与选拔考试;

2.都是特定时期的产物;

3.都具有竞争性。

不同之处:

1.考试目的不同;

2.考试的内容不同;

3.通过考试后的社会地位不同;

4.报考条件不同;

5.面对的主体不同。

Ps:与其用科举制度与高考制度进行对比,不如用科举制度与国家公务员选拔考试制度进行对比更恰当。

转自知乎网友:慕容

古代的科举类似现代的高考,但你真的以为科举比高考简单吗?

古代的科举制比现在的高考难。

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隋朝以前采用的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制度导致出身寒门的普通人无法步入仕途,隋朝开始改为科举制,使得任何参加者都有成为官吏的机会。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逐渐僵化,被称为八股取士,后于20世纪清末初废除。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起自于隋朝,科举是由分科取士而得名,为隋朝以后各代选拔官吏的制度。两晋时,朝廷已对所举孝廉、秀才采取考试录用的方法。

殿试简介:

是科举制度最高级别的考试,又称御试,廷试,亲试。殿试试题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有时由读卷官预拟后径送皇帝圈定或由皇帝直接拟题。

殿试题一开始是策问,后来改为诗赋,到明清时,主要仍是策问。录取分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二甲的第一名称为“传胪”,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三甲的第一名称为“传胪”赐“同进士出身”称号。由于二甲第一名与三甲第一名名称相同,所以判断某人属于二甲还是三甲,就从赐予的称号为准。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状元和我们今天的高考状元有什么区别呢?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又一大创举,近代英美文官考试录用制度的灵感都来自科举。科举使来自寒门的有才之士可以有机会被公平公正的选入国家管理机构,改变自己的命运,为国家政权运转输送新鲜的血液。这跟如今社会,更多的人通过公平公正的高考,考上理想的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是非常相似的。但古代科举跟现在的高考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可以用天差地别来形容。

科举制度从隋炀帝设立进士科开始,一直到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科考史持续了1300多年,状元一共才出了600多个。平均每两年才出一个状元,这个难度是相当可怕的。不像高考,高考很多省份的题是不一样的,每个省都有自己的状元,省状元之间还没啥竞争。古时的状元考出来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工作,也就是说可以直接进入宰相班子给宰相当秘书,而现在的高考状元还只是为了进入一流名校进一步求学。

从考试流程上来说,科举制度要复杂的多,到了明朝时期,科举制基本上形成了4级考试制度,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一级比一级难。最难的殿试第1名才是状元。两者的难度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像范进50多岁中了举人,高兴得要发疯。要知道当时举人的录取率是100人中才录取3~4个人。高考一本大学的录取率也比这个要高很多。考进士的难度那就更高了,明朝276年历史,考中进士的人只有24,000多人,平均下来每年只录取90人,也就是全国前90名,现在清华每年在各个省的招收人数都不止这个数。

科举三年才轮一次,这次错过了,一等又是三年,人生有几个三年,而高考每年如期举行。科举考试的地位要远远高于现在的高考,只要科举考试通过了,你就是一个官员,即便当下没有职位,也可以拿到国家的俸禄,地位自然高人一等。高考就不一样了,只是为了进一步的深造学习的选拔性考试。

古代的科举和我们现在的高考究竟哪一个难度更大一些?

一、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状元比现在的高考状元要难考

古代科举考试是全国范围性的选取,那时的试卷题目,考试规则都是统一的。而现代中国的高考虽然也是全国范围性的考试,但是各省份的试卷并不一样,试卷难度也不一样,不同省份成绩无法做一个系统的比较。

而且古代的科举状元是全国第一,而现代的高考状元只是省份第一。就范围性而言,根部不是一个级别的。与一国的学生同时竞争,很明显比一个省份内的学生竞争更加激烈。

二、成名度不同

古代的状元、探花、榜眼都是考完试,确定名次之后,就可以当朝为官的,也就是说走上了官途,开始了工作,并且工作单位更是全国最好的单位。

而现代的高考仅仅只是跨出学习的第一步,高考之后才是真正的吸收知识,后面的大学、研究生、博士,都需要很长的一段路去走。可以说哪怕是考高状元,那他所掌握的知识也只能算是基础知识,真正的科技、技术知识才刚刚起步。

哪怕告状状元不上大学,直接进入社会,那工作也肯定不好找,更别谈进入官途,进入国家企业单位了。古代状元和现代高考状元之间的能力对比,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无论是从所掌握的知识,还是个人能力,高考状元在古代状元面前就是个婴儿般的学童。

当然由于不同时代的整体教育、科技不同,他们所掌握的知识肯定不能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这些也只是将他们的知识和地位放在所处的社会中进行比较的。

非要从古代的科举和现在的高考来比较的话,我觉得还是古代的科举制度难度更加的大。下面我从古代的科举制度和现在的高考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首先古代的科举制度,虽然也是一个重要的革新,是一个人才选举的重要方式。但是古代的科举制度,它并不是像高考这样,每一年都有而是三年才考一次。虽然古代科举制度对于很多人来说可以翻身,做一个朝廷的一个重要官职。但是很多人是有心而力不足,在古代,像现在我们这样的青年,是需要做很多很多事情的,也需要承担非常多的压力的。所以你要顶住这些压力去考试去参加科举是非常难的。

而且另从科举的考试范围和考试的难度来说。也相比于现在的高考,更加的考究一个人的思想领悟和对于四书五经等方面的掌握。而且像我们在所了解的那样,据科举是去京城统一的考试,而不像现在高考那样,每一个省份都可以去考试。还要跋山涉水,去参加一次考试,是很难的。而且古代的状元只有那么几个,除了状元之后就是榜眼,探花了。也并不是像现在这样,考了多少分之后就有很多的学校供你挑选。

另外高考来说,刚好也是,在人生中非常重要而且公平公正的一次考试。能够改变你的人生命运和方向。但是你的小学4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都会为你的高考做出准备和垫下基础。而且现在很多学生都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并没有考虑到除了学习以外要担心的事情,有那么就是不务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