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恢复40年是怎么回事?

2.“40后”追忆1963年高考:心态没现在这么紧张

3.西媒称40年中国高考制度依然公平:不问出身只看才华。你觉得出身重要还是才华重要?

高考恢复40年是怎么回事?

高考40年专题-高考40年作文

中国有着悠久的考试传统,从隋炀帝创立进士科,到清末改行新式教育,科举存在了1300多年。众所周知,科举为古代中国选拔官吏,带动阶层流动,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对于1905年废除科举,无论当时,还是后世,都被视为一种进步,甚至有西方学者论断,此举的意义犹在数年后的辛亥革命之上,是中国新旧时代的真正分野。

60多年后,中国又迎来一次考试制度的大变革——废止高考。1966年后的十一年,前四年不招一名大学生;后七年高校恢复招生,但不设文化考查,上大学的不再是高中生,而是大多只有初中、小学文化的。同样是废除考试,人们的评价和对废科举完全相反,确信这种推倒培养和选拔人才正常机制的做法,曾经将中国社会的发展引向歧路。“智育第一”“分数挂帅”被批判后,私下学习成为一种危险的活动。但总有一些工人和知青,敢于在放牛或喂猪的间隙,偷偷地读着借来的半本《牛虻》、只有十几页的“手抄本”《第二次握手》。他们愿意相信知识的价值,只是无法预知,承认知识价值的那一天,将在何时到来。这个信念,就是他们心中还未熄灭的蜡烛。

1977年10月,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中国,大显身手的机会终于来到。在复习时间只有一个多月的情况下,知青们白天工作,夜里点起煤油灯,拾起那些荒废已达十年的功课。没有经历过出身决定一切的岁月的青年一代,恐怕很难理解,一个凭自己能力博取未来的公平机会,有多么来之不易,又有多么让人喜出望外。那一年,本科和大专的录取率加在一起只有4.8%,那时没人怀疑“知识改变命运”,没有人相信“读书无用论”。确实,太多人的命运因那场高考变得完全不同。这些来自车间、田野、军队的青年人,走出大学后,作为亟须的建设人才,很快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77级考生身上留下最深的“”烙印,同时又代表着改革年代的光荣、梦想与成功,注定会有着无法替代的象征意义。时间过去了40年,高考制度还在,但早已没有当年那样理所当然、万众期待,从和高考配套的教育模式,到命题思路、招生办法,都累积了大量的质疑之声。高考改革势在必行,中国考试制度或许又到了大变的前夜。对于高考,我们早已不再万众期待。但我们应该回望那段历史,看看那时的人们是如何备考的,那届高考对个人及整个社会产生了怎样重大的影响。回顾的同时,我们或许还会发现,那时的经历对如今势在必行的高考改革不无警示意义。

中国高校招生制度在1949年后经历过几次大变。1952—1965年,实行的是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1966年“”爆发后,高校停止招生;1970年,北大、清华等学校进行“推荐制”试点;1972年,高校全面恢复招生,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招生原则,给予“具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优秀”推荐资格,至于应届高中生,或者进厂务工,或者下乡劳动,失去直接升学的机会。

直至1977年,恢复高考,积压十一年的历届中学生,才又一起走进考场。他们是名副其实的“老老少少”,“老三届”(1966、1967、1968年三届初高中)的毕业生,很多超过30岁,早已娶妻生子;而同场竞技的在校高中生,还不到20岁。甚至有的地方出现师生、父子、叔侄、兄弟同考,一起上大学……1977年有570万人参加考试,经过扩招,本科、大专总共招生27万人,录取率4.8%,是中国高考史上录取率最低的一届。同过去的“推荐制”相比,这次考生质量得到了保证,清华大学在黑龙江录取的7名新生,有5人数学考了100分;在广西录取14人,数学平均80分,物理85分。北京大学在福建录取的文、理科新生,最低分290分。高考选拔人才的功能终于开始恢复了,中国又有了真正的大学生。

“40后”追忆1963年高考:心态没现在这么紧张

1963年高考:“心态没有现在这么紧张”

张已文(化名),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西里社区,1940年出生,1963年参加高考,毕业于汇文中学。回忆起当时参加高考的情况,张大爷历历在目。

那时候高考,感觉就是正常的升学考试,只要分数够了,就能去上大学。不像现在,大家的心态也没有现在这么紧张。

大部分家里都很困难,家里孩子也多,都想尽量早点工作、挣钱,来补贴家用,并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高考,考上了就去上,考不上就算。高中毕业、初中毕业就工作的比较多。很多人选择初中毕业后考中专,中专只读3年,读完就可以直接参加工作了,能比较早挣钱。

我们那时候高考是全国统一试卷,统一录取分数线,各地也没有什么差别。高中时,学习也不是很累,早晨8点上课,下午3点半放学,中间有1个小时吃饭时间,晚上有2个小时晚自习。放假的时候,我们就回家帮家里干活,去菜园、山上干点活,回学校会捎上下个星期要吃的咸菜……

1977年高考: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李建成(化名),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东里小区,1948年出生,1977年参加高考,考上山东一所大学,现已退休,在小区看管车库。

1966年,我正读高二,“*”爆发,于是被迫放弃学业,上山下乡,插队入户,就再也没有机会拿起书本读书了。我们这一代人,那时候时时刻刻都盼着高考!

1977年高考改变了我的一生。10月中旬,家里人从广播里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立刻通知我,让我准备。有10年时间没看书了,计划招生的学校也有限,从恢复高考消息发布到开考,也就一个月左右时间准备。能考上吗?我心里挺犹豫。

当时高考出题范围,都是高中时学的知识,没有偏题现象。我报的文科,一共考了4门:语文、数学、政治和历史,2天考完。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我还觉得这个题目好,很有的写。

考完后,就在家等录取通知。院里200多户,有2人拿到通知了,我有点失望,准备回去干活了,可是第二天,我竟然也收到山东一所学校的录取通知,把家里人乐得不行,那年我们院里就考上我们仨。

2011年高考:“真想快点考完”

陈灵慧,山东临沂人,1992年生,刚刚踏上高考的考场,一切待定。但,高三这一年,她吃了不少苦头。

山东籍考生,压力比一般省的要大。今年高三,学校取消了体育课、音乐课及其他一切高考不考的科目,每天早晨5点20起床,5点40到教室,就一直坐到晚上10点半放学,中间吃饭的时间只有半小时。

每天面对的就是做不完的试卷、习题、作业,面前的书堆得都看不见前面同学的头,周六周日都照常上课。我每天坐在那,都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真想快点考完,再也不学习了!终于要高考了,坚持3天,就解放了。(人民网)

西媒称40年中国高考制度依然公平:不问出身只看才华。你觉得出身重要还是才华重要?

西媒称40年中国高考制度依然公平:不问出身只看才华。在我看来那肯定是才华重要的,才华才是一个人的财富,就算有再好的出身,木有一点能力,还是不行的。这可以看一下蜀帝刘禅,出身好吧,老子刘备打下的江山,可是刘禅不学无术,把蜀国最后葬送了。

在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才华固然是重要的,但是现在已经反其道而行之了,更多出身好的人,已经不在看重高考了,而是花钱出国镀金了,就算没有才华,也能硬生生地使自己变得高端起来,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

当我们工作努力拼命的时候,却得不到提拔的机会,反而那些不怎么样的人,才是平步青云,有些事情其实不用那么较真,不管他们的出身有多好,只要我们才华横溢,到哪里都能有饭吃的。